杜氏家族名人杜甫与洛阳的缘分

2013年06月26日 | 阅读:2788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相信杜甫应该大家都十分的熟悉了,杜甫是著名的诗人,由于幼年的父母双亡,杜甫一直寄养在洛阳的姑母家中,由于杜甫的才能,7岁开始写诗,到了十四五岁在洛阳已经是小有名气了,当时人们称赞他的赋可与汉代大赋家杨雄相媲美。

根据历史学家徐金星说,由于杜甫在洛阳生活多年,因此,他一直视洛阳为自己的家乡。在这些年里,洛阳秀丽的山水美景也赋予杜甫更多诗人的灵气,同时,河洛文化也熏陶、培养了他的品格。

对于这段历史,杜甫在后期所作的《百忧集行》中,用“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等诗句记述了这段生活。

杜甫曾游览龙门石窟,夜间留宿时,写下《游龙门奉先寺》一诗:“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虽然杜甫并非佛教徒,然下笔深得禅理。

公元741年,杜甫在游历江南和今山东、河北南部等地后返回洛阳,并在偃师县城西北的首阳山下,挖了几孔土窑住了下来,这就是后来其在诗中经常提到的“尸乡土室”。杜甫在土室落成之后,写了一篇《祭远祖当阳君文》(当阳君即指杜预),在列举了杜预的功绩后,写道:“小子筑室,首阳山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说明杜甫对杜预的敬仰之情。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