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家谱在常现身
杜姓姐弟俩抱谱来常
日前,记者接到来自上海的陌生电话,对方名叫杜建,家中祖祖辈辈珍藏了一部唐代“诗圣”杜甫的家谱,近日经过上海图书馆专业人员查寻,确定国内仅存两部,相当珍稀,他们希望通过《常州日报》告知家乡父老,并希望同胞宗亲合力传续《杜氏宗谱》。
几天后,杜建、杜萍姐弟俩带着用厚纸层层包着的《杜氏宗谱》如约而至。姐弟俩说,他们想方设法征得病重父亲的同意,才敢把家谱拿到常州来,并答应父亲当日天黑前一定“完璧归沪”。
我们小心翼翼打开家谱,只见封面上赫然写着“杜氏宗谱”四个大字,翻开第一卷,扉页的桃红底色依然鲜亮,上印“黄帝纪元辛亥重修 杜氏宗谱 振德堂藏本”字样。卷二“像赞”的第一幅画像即是“唐工部尚书子美(杜甫字子美)公遗像”。后有唐代大诗人李白为杜甫撰写的《赞曰》:“博览群书 诗歌涵浑 敷陈时律 切精深世 号诗史 自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这部成书于1911年间的家谱,共12卷,垒起来有十几公分高,整套家谱用两块木板夹护着,年久尘封,脆弱泛黄的书页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从序言、名人传、家训家规到始迁祖世系图,家谱中详细记载了杜姓起源和迁徙至江苏常州后的繁衍情况。在第十二卷“慈渎桥四房分世表”中,姐弟俩的爷爷杜叙昌的名字就写在第十八世的那栏中。 沪上鉴定家蔡国声看了杜甫像后,认为其刻本与墨模都是徽派风格,融民间徽刻与明代书画家陈老莲的线条艺术特点。从杜公的服饰来看,具有鲜明的明清服饰特点,而不像是唐代服饰,说明重续家谱留下了当时时代的服饰影子。书中字体全部为宋版本,是1911年刻本的一个特点。老屋房梁珍藏杜氏家谱
杜萍和杜建年龄四十岁上下,年纪不大,在上海从事普通的工作,姐姐杜萍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行车工,弟弟杜建在公交公司工作。记者有些疑惑:如今的年轻人很少有对传统和家族文化如此恭敬和热心的,听了他们的讲述,方知是父辈言传身教的结果。
辛亥年续修这部家谱时,他们的爷爷杜叙昌只有1岁,这部家谱在杜叙昌手里保存了近百年。杜家有一个家规:“不许轻易翻阅老祖宗传下来的书”。正是这个“不许翻”家规,保全了杜氏家谱。杜建依稀记得自己12岁那年,第一次在常州老家的阁楼上翻出这套书。它被整齐有序地安放在一个装了许多旧钱币的小箱子里,翻阅之下才知道是家谱,在其中竟看到了诗圣杜甫的像,心中隐隐有一种自豪。爷爷发现后,严厉训斥了他,并再次重申不许任何人动这套古书。几十年里,这部家谱高高地吊在老屋的房梁上,再也没有人动过。文革中,奶奶把这部家谱用稻草捆扎着藏在草堆里躲过了劫难。后来,杜萍、杜建跟着父母亲离开老家横林迁居上海。
直到1991年,杜建、杜萍的父亲杜焕荣突发心脏病,病情危重之际,把姐弟俩叫到床边,交待了一项“特殊任务”:“常州老家横林镇东马庄旧屋的梁上有一个纸包,你们把它带到上海来,我想看看。”姐弟俩赶到乡下,在叔叔家梁上果然看到了神秘的纸包。叔叔说什么也不肯把纸包拿下来,闻听老兄在沪已重病染身,这才勉强同意,“要是你们爷爷在世的话,这东西谁都不许碰!”
杜焕荣在病榻上如获至宝,翻开家谱一页页研读。一个多月以后,他把家谱重又郑重其事地封存好,并没有让姐弟俩翻阅的意思。2005年,《解放日报》记者在采访时偶尔发现杜焕荣夹在书里的一张纸条:“唐代杜子美即是杜甫也。1991年阅。”
拒绝日商“别墅换家谱”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解放日报》和《劳动报》的记者获知了杜氏宗谱的信息,上门采访了杜氏姐弟,并进行了整版篇幅的详细报道。《解放日报》社负责人建议杜家人重修这部百年家谱,届时报社文史资料室希望收藏杜家新谱。中国家谱收藏最权威的机构——上海图书馆得知消息后也与杜家联络,希望重修家谱后能够收藏一部。该馆现有30多部杜氏家谱,唯独没有振德堂《杜氏家谱》,专业馆员查找了家谱专业网站,获悉河北大学馆藏有一部相同的,而且是最近发现的,说明它们是国内迄今发现仅有的两部。
最近,一位在南通做生意的日本商人一番周折后找到杜家姐弟,他说自己是中国家谱的收藏爱好者,非常希望收藏这部稀有家谱,愿意以浦东一幢别墅为代价换取。杜家姐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们说:“我们绝不能为了钱出卖祖先。”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得知这部家谱的信息后,建议他们以50万元底价进行拍卖,也遭到了姐弟俩的断然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