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的迁徙与分布三

2013年05月18日 | 阅读:2074次 | 关键词:

南阳衍邑杜周迁居茂陵

《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说:杜赫的儿子较多,有一子叫杜秉,任秦朝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市)太守。昭襄王时封于南阳衍邑的杜赫后裔,在秦朝末年的有杜得臣、杜秉。杜得臣随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征战有功,被任为中郎将。汉高祖建都长安(今西安市未央区)后,封杜得臣为棘阳侯,家居南阳(今属河南省),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病逝,子孙失载。杜秉有子杜札,汉文帝至汉景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任南阳太守。杜札有子杜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1—前87),以“豪族”被迁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北)

《汉书•杜周传》记载:“杜周,南阳杜衍人也。”他自幼生长在太守家,受到父亲杜札的良好教育,知书达礼,尤其熟悉刑律和执法。父亲去世后,执法严厉的义纵任南阳郡太守,聘杜周为府吏,颇有才华,得到义纵欣赏。之后,义纵向廷尉张汤推荐杜周之才,被召人长安任廷尉府吏,其家也由杜衍迁居茂陵(今陕西兴平市)

边疆的少数民族首领反叛,攻城掠地,抢夺财产和人口,汉武帝震怒,斥边将和官府弹压不力。廷尉张汤派杜周出使边疆,核办此事。他到差后,以法重办不全力弹压叛乱的官吏和军将,斩首示众,将吏惧而死战,击败少数民族首领,维护了疆域的安定,守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汉武帝的表扬,升任御史中丞。张汤去世后,汉武帝拜杜周为廷尉,深得信任。他执法严酷,网罗罪名,兴大狱,将二千石俸禄以上的官员相继正法百余人,郡国狱中的监犯多达十余万,引起朝野恼怒,时人称其为“酷吏”。汉武帝为平民愤,不得不外貌上治罪于杜周,撤职其廷尉职。但不久,汉武帝又任命杜周为执金吾,•并将大臣桑弘羊和卫皇后的“巫蛊”(以木刻武帝像,咒其早死,系奸人诬告)案交其核办。杜周为讨武帝欢心,正法被诬告的理财大臣桑弘羊、皇后卫子夫,株连杀死数百人,又逼皇太子自杀于今河南灵宝,朝野人闻“杜周”二字就小心翼翼。年老昏庸的汉武帝明知皇后、’太子是含冤而死,却还下诏说杜周是“尽力而无私心”,加官为御史医生,又赏赐玉帛,致使其“家资累巨万”。不久,汉武帝又封杜周的宗子延寿、二子延考为官。汉昭帝时期(公元前86—前74),杜周病逝,赐葬于平陵(今兴平市北)。其宗子、二子居住在茂陵,去世后亦葬于平陵父亲杜周墓旁,子孙失载。至东汉初,他们的后裔有杜保,被汉光武帝任命为越骑校尉,豪侠仗义,爱打行侠仗义,后为仇家所害。他的后代传至东汉末时有杜廪,官至中郎将。汉献帝兴平元年(194),他随凉州将军马腾攻董卓部将李催,兵败后被杀于槐里(今陕西兴平市)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