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魏国(今陕西省咸阳市)成为朱姓族人的一主要居住地
朱姓族人战国时居住地
战国时,魏国(今陕西省咸阳市)成为朱姓族人的一主要居住地。有名的侠士朱亥就是魏国人。朱亥(生卒年不详),以屠为业。时值,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邯郸,魏国派遣晋鄙率军救赵。晋鄙畏惧秦兵,便留军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一带),逗留观望。魏公子无忌得侯嬴献计盗得兵符后,带侠士朱亥同行。到了魏营,晋鄙怀疑信陵君有诈,还是不肯发兵救赵。朱亥出其不意地从袖中抽出铁椎击杀晋鄙,夺得兵权,使信陵君顺利率军破秦师,遂解邯郸之围。著名诗人李白在《侠客行》中说:“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说的就是朱亥。如果认为朱亥只是个鲁莽的侠客那就错了,其实朱亥有勇有谋。据《东周列国志》载:赵王亲携牛酒劳军,向信陵君再拜曰:“赵国亡而复存,皆公子之力,自古贤人,未有如公子者也。"平原君负弩矢,为信陵君前驱,信陵君颇有自功之色。朱亥进曰:“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公子有德于人,公子不可不忘也。公子矫王命,夺晋鄙军以救赵,于赵虽有功,而于魏未为无罪。公子乃自以为功乎?”信陵君大惭曰:“无忌谨受教。”
西汉时,沛国是朱氏的郡望地。沛国朱氏分衍出三大支:鄢陵朱氏以朱濞为开宗始祖;朱濞随刘邦起兵反秦,成立下汗马功劳,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十二月被封为鄢陵侯(汉鄢陵侯国,今河南鄢陵县境),所以这一支朱氏被称为鄢陵朱氏。昌侯朱氏以朱濞的弟弟朱轸为开宗始祖;朱轸也是随刘邦起兵反秦的元老之一,在汉高祖五年被刘邦封为都昌侯,自此五代封侯,成为西汉时期最显贵的朱姓家族。邑侯朱氏以朱进为开宗始祖;朱进也是随刘邦起兵反秦,因战功任吕国丞相,汉高祖四年受封为中邑侯(汉中邑侯国在今河北沧县)。朱氏在沛国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人才辈出。朱诩为西汉大司马。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26岁的汉哀帝突然病死。十分得宠于汉哀帝的董贤与妻子双双自杀,为哀帝殉情。“贤所厚沛朱诩,自劾去大司马府,买棺衣服收贤尸葬之。”因此,朱诩得罪了王莽。“王莽闻之大怒,以他罪击杀诩。”(见《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五)汉元始三年(3年),沛国朱姓逐渐渡江南下。朱诩之子朱浮(公元前6-66年),字叔元,东汉沛国萧人(今浙江萧县)。初,朱浮从刘秀为大司马主簿,后改任偏将军初从世祖为大司马主薄,迁偏将军。刘秀即位后,以御史监察州郡官员,只要有人举报,都给予处理,出现官不安其位的现象。朱浮上书奏称:陛下听信监察官员的话,……不让三府查勘核对,就无法知道所奏是否属实,处理是否得当,容易造成冤假错案。刘秀把朱浮的奏疏交群臣共议,结果多数人赞同,从此吏治一清。后朱浮以破邯郸的战功升为大将军幽州牧守苏城,建武二年(26年)封舞阳侯。朱浮任幽州牧时重视人才,广揽州中名流给予任用。建武七年,朱浮以国学既兴宜广开博士之选,谏止刘秀在洛阳一地选博士的做法,刘秀采纳了他的意见。
不久,渔阳太守彭宠起兵反汉。朱浮以他那犀利的言词,斐然的文采写下了《为幽州牧致彭宠书》;其中,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的警句,颇为后人传诵。但彭宠并没有听从朱浮的劝告,率军攻苏城;汲郡太守张丰也起兵反汉。朱浮兵败弃城。尚书令侯霸以“败乱幽州,构成宠罪,徒劳军师,不能死节,罪当伏诛”,弹劾朱俘。刘秀念及朱浮有才有功不忍加罪,把他降为执金吾,掌管京师治安,改封父城侯。建武二十年,朱浮升为大司空。建武二十二年,有人告朱浮“坐卖弄国恩”,被免职,三年后又被封为新息候。永平九年(66年),又有人无凭地告发朱浮。汉明帝大怒,将朱浮处死,但没有宣布他的罪状。朱浮的作品都见《后汉书》本传中,仅与彭龙一书,亦载于《文选》。萧县朱氏并没有因朱浮的无端屈死而败落。朱浮的儿子朱永为下邳太守。朱永的第九世孙朱尚为吏部尚书。朱尚的儿子朱质为司徒。朱质有2个儿子:长子朱禹为司隶校尉、青州刺史,受东汉的党锢之祸,株连被杀;其子孙被迫避难至丹阳(今属安徽)一带。因此,丹阳也成了朱氏的另一个重要郡望地;丹阳朱氏尊朱禹为其开基始祖。后来,朱姓与张﹑顾﹑陆姓并称江南四大姓。次子朱卓生朱翻;朱翻为陕西扶风太守。朱翻的儿子朱越为上洛太守。朱卓的后裔由于入仕原因,扩迁到今陕西河南、湖北等省境内发展繁衍。
西汉武帝年间(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吴郡朱氏逐渐走向兴旺发达。吴郡朱氏的朱买臣(?-公元前115),字翁子,原是一个靠卖柴为生的穷汉,但他勤奋好学,在同乡严助的推荐下给汉武帝说《春秋》、《楚词》,后拜为中大夫。当时东越屡叛,朱买臣以为发兵可以平定;武帝遂任命他为会稽太守。他与横海将军韩说共击破东越有功,徵召入京为主爵都尉。后来,朱姓成了吴郡的望族,他们以“吴郡”为堂号。
东汉时,江南的会稽也是朱姓族人的一个重要聚住地,任过兰陵令、交趾太守的朱隽就是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朱隽,字公伟,东汉时期的名将,功封为都亭侯,再迁谏议大夫。东汉末年,朱隽率军讨伐黄巾战功卓著,加封为西乡侯,再迁镇贼中郎将,后历任河内太守、城门校尉、河南尹等职。董卓受诛后,朱隽被推为太师。后李撅、郭汜作乱,相互攻杀,朝廷大乱。朱隽被扣为人质,忧愤而死。朱隽的儿子朱皓也官至豫章太守。
至东汉末,朱姓已形成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四大望族:吴郡朱氏、沛国朱氏、南阳朱氏、平陵朱氏。
魏晋时期,原居北方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的朱姓族人逐渐向南迁移。东晋时,有朱玮自河南南阳徙居南康(今属江西)。据《朱氏族谱》載: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朱玮任南康郡刺史﹐自河南南阳徙居南康(今属江西),传7世至朱宽,于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由南康徙居吉安府(今江西吉安),又传12世到朱继贤,于唐代任徽州府正堂,立基婺源(今属江西)。朱继贤的第十一世孙就是著名的理学鼻祖朱熹。
唐至五代十国,朱姓族人在安徽、广东、湖南、福建等地区广为传播,出现了永城朱氏、昌平朱氏这样的名门旺族。唐代,安徽毫州永城朱氏门庭显赫。据永城《朱氏家谱》载:其开基始祖为朱贤正,官至金吾卫上将军;第二世为朱学礼;第三世为朱日泰。朱日泰有4个儿子,长子朱玉渊由进士第官任四川监察御史,居河南毫州,其后裔分迁漳潭、蓝田港,沪沙、岳州、桐坪、车坝、坪头、南渡、石湖、龙须、宁川以及楚通山等地。四兄弟中数朱仁轨、朱敬则兄弟最为显赫。朱仁轨,字德容,官任太子洗马。朱仁轨承续家族考义传统,在他二弟朱敬则官居宰相后,便辞官归隐,回家奉养父母。他常教诲族中弟子说:“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般。”他去世后,被宰相魏知古等人私谥为“孝友先生”。
朱敬则(635-709年),字少连,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武则天称制后,广开密告之门,一些奸人乘机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朱敬则进谏,武则天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不久,检校左庶子魏元忠因恒国公张易之的陷害被判处死刑,朝内的大臣都因惧怕张易之的权势而不敢谏阻,唯有朱敬则挺身而出向武则天劝阻说:“元忠对朝廷忠心耿耿,对他所加的罪名没有事实,如果杀了他,会使天下的人失望。”武则天从谏,赦免了魏元忠。后来,朱敬则官至同凤阁驾台平章事,但因他的性情直爽,触犯时政,被贬为郑州刺史。朱敬则为官清廉,辞官归故里时两袖清风,景龙三年(709年)卒,著有《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书。朱敬则的儿子朱光迪,为灵州别驾。朱光迪有3个儿子:长子朱守滔为济阳令,次子朱守同为当阳县令,后来朱守同与弟弟朱守合同奉礼部。朱守滔的裔孙朱穆为马步军总管,迁居金陵。唐末年,朱敬则的第七世孙户部尚书朱光启避黄巢之乱举家从河南永城迁徙入闽,居福州,为最早的一支朱姓入闽始祖。朱光启的长子朱玑在福州抗击黄巢叛军有功,被任命为古田令,后迁入莆田黄石琳井(莆田支系);南宋时,朱光启第十二世孙、宋宰相朱悼晚年隐居琅岐龙台。
唐乾符年间(874-879年),“爵位近于三台”的殿中丞朱师古因避黄巢起义战乱带领四个儿子由姑苏(今苏州)迁来歙篁墩。据《婺源茶院朱氏世谱》载:朱师古因躲避黄巢战乱,举家从苏州洗马桥迁徒篁墩(这时已改名为黄墩)。朱师古成了新安朱氏的开基始祖,以“河南”为堂号。朱师古的长子朱玉到歙篁墩后不久又反回金陵,居句容县朱家巷;其后裔迁居泗州。朱师古的次子朱瑰,天佑三年(905年)前后受歙州刺史陶雅之命领兵三千镇戍婺源,为新县制置(改旧县为清化镇),巡辖婺源、德兴、浮梁、祁门四县;其后裔繁衍于婺源一带,朱瑰被尊称为“茶院府君”,也就是婺源朱氏的谱祖。朱师古的第三子朱璋,也迁居婺源,事迹不详。朱师古的第四子朱革,乾符年间任宣县观察使副将,后拒黄巢于南陵,受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亭英侯。朱革戎马一生,终年90多岁,居休宁首村,为歙州朱姓开基始祖。歙州朱姓也是一个大族,朱革5个儿子:朱春、朱满、朱园、朱林、朱秀分为五房。据《通志氏族略》载:“朱氏有沛国﹑丹阳﹑永城﹑吴郡﹑钱塘﹑义阳﹑太康﹑丹徒﹑河南之九族,显于汉唐之间。”可见,汉唐时,朱氏已遍及浙江、江苏、河南、安徽、河北等地。
唐末,又有两支朱敬则的后裔迁徙至福建:朱敬则第六代裔孙。
在唐末,郡雄并立的时代,朱氏族人建立了两个小王朝:即唐德宗时(780-805年),昌平人朱妣在长安建立秦国,年号训应天,后又改国号为汉,二年之国和唐末时,砀山人朱溫在汴梁创建后梁王朝;后梁历两代三王共17年。
北宋初年,江西婺源朱氏始祖朱魁的后裔从婺源迁居福建侯官二坊(今福州市);北宋后期,传至第七世孙朱良从侯官迁居罗源同乐乡黄重里厚富。
建炎二年(1128年),婺源朱氏朱继贤的第十世孙朱松任福建尤溪县尉,任满后寄居该县水南郑安道馆舍。建炎四年,朱熹在尤溪出生。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在他71年的生涯中,9年为官,其余时间著书立说、讲学论道,其著作多达70余部460多卷,主要有《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通监纲目》等;创办书院27所,门生达数千人,为理学的鼻祖。据明代万历年间的木刻孤本《紫阳朱氏建安谱》(朱熹家谱)载,该谱以茶院府君为婺源支一世祖,以八世韦斋公朱松为入闽始祖。朱熹别号紫阳,故其嫡系苗裔采用“紫阳”为堂号。朱熹之孙朱銓回还庐陵(今江西吉安)。南宋末年,朱铨的第五世孙朱章甫为避乱徙居吉安府安福县(今属江西),后又迁至广东兴宁宁中乡竹丝湖立业,成为朱氏兴宁竹丝派一世祖。元代,朱章甫的第三子朱泗徙居罗浮(今广西东兴各族自治县东)徐田;其后裔分衍于今广西、广东的许多地方。
南宋时,婺州府义乌县溪西(今义乌市佛堂镇溪西村)朱氏渐渐兴旺发达。相传溪西朱氏开基始祖为朱野塘,因避难迁居至乌伤,以做豆腐为生。朱野塘有四子十八孙。为了让子孙们能独自创业,朱野塘鼓励18个孙子处出谋生,最终繁衍形成后世所称的“朱姓十八派”。朱野塘的曾孙朱可兴,迁居溪西。至九代,溪西朱氏出了一个大才子——朱质。朱质,字仲文,少年时拜理学家吕祖谦弟子叶邽为师。南宋绍熙四年(1193),朱质中进士,参加殿试被钦点为榜眼,历侍左郎官、右正言、左司谏兼侍讲。宋理宗曾御赞:“卿貌而古,卿德而丰,事上抚下,以仁以忠。噫斯人也,媲美乎伊周之风。” 朱质为人刚正秉直,能文善武,力主抗金。触怒韩?腚校 沟魅挝 乒芾窭帧⒘昵拗钍碌母敝凹刺 K律偾洹⒓嫒ɡ舨孔笫汤伞<味ㄔ ?1208年),宋金和议成立,朱质反对,被撤职罢官。宝庆元年(1225年),朱质回到家乡,抑郁而终,著《易说举要》、《奏议持文杂稿》。
南宋末,沛国朱氏的一支迁徙至广东。据广东台山《朱氏家谱》记载:“朱氏发源于徐州沛县。后流来州碭山。及后又流于句容。由句容流楚,一移于凤阳府;一移于福建建宁。”元兵入侵时,宋王室被逼迫南迁至江南临安(杭州),后又从临安败走广东省的新会市崖门。大批宋时臣民随之迁至广东各地。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进士、大理寺评事朱文焕勤王护驾入粤,开基广东朱氏一族。据广东清远市上下岳《朱氏族谱》载:“(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伯颜陷临安,入寇上北狩。益王即位福州,檄诏诸路勤王。公投袂奋兴,招募义兵,亲率入口。旋护驾南来,驻跸于广州。祥兴改元,移驻崖山。公奉召督师,拒元于北江。贼众我寡,失利殉国。子继贤从征,乘夜负尸潜奔葬于清远横石里……”朱文焕的后裔流入广东台山。但是,关于朱文焕入粤也有另一种说法。据广东朱洞等地《朱氏族谱》载:“文焕公于朝廷弹劾权臣失败,被贬岭南。迨至兰玉(人龙)、兰茂(人虎)、兰瑞(人凤),兄弟三人,兰玉居长,职司贡举,居南雄沙水村。因遭胡妃酿祸,诰行摈斥,分散连枝,徉狂就道。天启其迁,越岭而南,望古岗城而至。慎龟不协,再至长沙,犹未满怀,终至朱洞。”
约于南宋末年至元初,朱熹的第七世孙、江西芦陵参佐铨公的后裔朱章甫从江西入粤,在嘉应州以儒学立业。后其子孙经多处流徙,于清朝乾隆年间流入广东台山,分居于四九和三合两个地带。迨至咸丰六年(1856年),五邑地区爆发土客相斗,这两个地区的客家朱氏再流徙至本市东南临南海的赤溪半岛居住。(见广东赤溪《朱氏族谱》)
约在元初,福建莆田县朱姓族人迁居广东。福建莆田的朱梓,字承信、号苍使,赐进士第,官任六安知事,继升潮州刺史,举家迁居潮州。朱梓年老后回归福建,病逝于莆田,葬于莆田涵江市。他立有遗诗一首:“始祖源流固始县,由来福建创莆田;有明翔集潮丰惠,昆玉鼎居长发祥。”他有3个儿子都落籍广东:长子朱仕全,号君作,居惠州海丰县(今陆河县)吉康都东坑;次子朱仕通,号君玉,居潮州潮阳县溪尾;第三子朱仕泰,号君载,居潮州惠来县巨镇。所以,广东潮(潮阳)、丰(今海丰、陆河、陆丰)、惠(惠来)三县朱氏都尊朱梓为朱姓入粤开基始祖。因此,《北溪近宗族谱序》载:“溯我朱氏之近宗族谱也,朱氏始于陆终之后,曹扶封于邾遂以为姓焉,世居邾城郡沛国,厥后居于金陵宁国府旌德县吴夏郡镇南卫太平乡紫阳冈,复迁福建之考亭爰处莆田之青草塘涵头市,其流传蕃衍远不及述念。自考亭之八传字承信公号苍使者,杰起莆田,登进士第,初授六安知事,继升潮州刺吏,公英明精监,遍阅名山大川,见此境山明水秀,仁里乡俗卜异日定有杰士沸出其间,遂以携家入粤,卜筑于斯,我朱氏之居粤始自承信也。”现广东樟林东社的朱姓大都来自福建莆田;其宗祠楹联云:“系衍婺源支分莆岭,澜观粤水秀毓莲峰。”
明代,由于朱元璋登上帝位。安徽凤阳朱氏一跃成为帝王家的至尊地位。凤阳朱氏原籍于金陵句容朱家巷(即今江苏句容县境)。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人,自幼出家于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投奔郭子兴反元,并娶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为妻。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后,小明王韩林儿诏封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同年九月,郭天叙、张天佑战死,郭子兴部将尽归朱元璋。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立称为吴王,建百司官属。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朱元璋为帝后,大封诸子为王,26个儿子中23个皇子分别封王,发派全国各地。凤阳朱氏也就四溢全国。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南京宁国府人朱少弟调任文海冠带千户指挥使,奉令兴建广海卫城防倭。后来,朱少弟回南京,留下其子朱鹤侣承父职为世袭冠带千户指挥使。朱鹤侣举家居广东广海城的朱家巷;现乐家村,东荣里等村落的朱氏皆是朱鹤侣的后裔。
从明代始,朱姓族人陆续移居台湾,进而又陆续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明永历十八年(1420年),以宁靖王朱术桂为首的大批朱氏皇族随郑成功父子入台开垦,分居于淡水港、北投、竹南、竹北、彭佳屿、恒春等地。朱姓,在台湾是个较有影响的姓氏。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朱一贵率领领领农民起义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称“大明重兴元帅”。起义军发展到30多万人,攻占全台湾。朱一贵原籍福建长泰,明亡之后迁居台湾台南县罗汉门的。后清军渡海围剿下,朱一贵作战失利,被俘就义。朱一贵反清复明的事迹至今在台湾还广为流传。嘉庆十二年(1907年),泉州朱姓族人入台,初居基隆。现台湾朱姓约有12万余人,分布于台北、高雄、新竹等地。明朝灭亡后,朱姓王室后裔也纷纷逃难于海外,美国、朝鲜、南韩、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有朱姓人口逾百万人。
朱姓的源流变迁,其族中有一首诗云:“沛国源流太祖宗,砀山移楚到句容。流来楚水分支派,望出吴山寄迹踪。直上南京居凤阳,又转徽州婺源中;继承祖业兴邦国,乔迁福建振文风。朱氏后裔遍天下,福建江西入广东,再沿西江入桂境,粤桂朱氏多同宗;立谱铭记真纪源,世代裔孙颂宗功。”朱姓的主要郡望地有:“吴郡、沛郡、河南郡、凤阳郡、丹阳郡、太康郡、钱塘郡等;重要堂号有:“沛国”、 “凤阳”“紫阳”等。至今,朱姓后裔已遍及全各地,人口有数千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5%;在中国姓氏人口排列中,为第14位。其中,以江苏省朱姓人口最多,占该省姓氏人口的首位;其次是云南省,朱姓人口在该省姓氏人口中列第4位。
朱氏入闽(福建)与定居
唐宋朱氏入闽分支说
唐末入闽,朱敬则的第七世孙户部尚书朱光启避黄巢之乱举家从河南永城迁徙入闽,居福州,为最早的一支朱姓入闽始祖。朱光启的长子朱玑在福州抗击黄巢叛军有功,被任命为古田令,后迁入莆田黄石琳井(莆田支系);南宋时,朱光启第十二世孙、宋宰相朱悼晚年隐居琅岐龙台。
朱敬则第六代裔孙朱澥从河南南阳避地侯官,后迁居仙游党田;其第八代孙朱王丑迁居莆田黄石石阜。朱敬则第七代裔孙朱玖从河南固始入闽,居永泰毗坑(即永阳玉尺)。
宋代入闽,北宋初年,江西婺源朱氏始祖朱魁的后裔从婺源迁居福建侯官二坊(今福州市);北宋后期,传至第七世孙朱良从侯官迁居罗源同乐乡黄重里厚富。江西婺源人朱瑰的八世孙朱松,字乔年,中进士,宋政和八年(1118)到福建政和县任官,后又调任尤溪尉,为朱氏入闽始祖,子朱熹为朱氏建安始祖。
朱氏闽省宗支分派地方纪要
由皖宦闽始祖松公居尤溪。举子名熹乳名沈郎。当初之迁,时系在建阳县群玉乡三桂里。后莅任尤溪县尉。所以携眷祝氏夫人,赁于郑家寓舍。时在宋建炎四年也。熹公举三子。长塾公字受之。次野(音)公字文之。三在功字敬之。其后五六传或六七传,散处旁邑者不一,其他如鑑公迁建瓯。浚公与至智公迁建阳。野(音)公迁安徽。至廷公迁尤溪。熹公之裔也。第八世长曰一才仍在尤溪鹏程(原名团厝)。才公乳名二才,与子崇公因元末遭世乱,于元至正二十六年迁闽清葛陂,俗称朱厝村。其第三才与子明公迁永泰长庆又永泰文漈。其四才在尤溪四十九都黄沙坪。其五才迁沙县西门外。新福、新禄两公迁闽清九都三甲,正文公迁闽清十四都古洋。此皆松公衍绪。散处于各州郡而彰彰可考也。按永泰长庆梅楼,纯为三才公派。三才生五子,长曰明公,二曰清公,迁歧洋村,三曰海公,迁闽侯洋歧。四曰静公,迁莆田黄石。五曰宝公,迁文漈。明公生景选。选公生仲宣。宣公生五子,长曰隆,莆田龙桥。次曰松,仍居原地梅楼。三曰茂公,迁永泰大洋象鼻里村。四曰太公,下落不明。五曰祖公,迁闽清十四都古洋。分居各地,今子孙皆蕃衍。(选自文漈朱氏家谱》
莆阳朱氏源流考
朱姓的来源主要有三支,其一源于五帝之一颛顼帝的后裔。颛顼帝玄孙陆终,聚鬼方国君主之女为妻,生六子,第五子名安,赐姓曹。西周时期,周武王分封诸侯,将曹安的后代曹挟封于邾邑(今山东邹县东南26里邾城),人称邾挟。春秋时期,邾国被楚所灭,失国后的邾国子孙以封地为姓,即邾氏。后去掉阝旁,改邾为朱。其二,战国时期,宋国被齐、楚、魏三国所灭,宋国公族子弟中有一支改宋为朱。其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鲜卑族复姓渴浊浑氏和朱可浑氏两个复姓皆改为单姓朱氏。据《兴化府志》、县志以及各房族谱记载,莆阳朱氏源自颛顼帝的后裔。
颛顼传至唐宰相朱敬则已一百零七世。敬则相武后,唐代名臣,是莆阳朱姓各世系之共祖。他的子孙后裔于唐末至北宋年间先后有三支入闽,在福州、莆田、仙游、建阳等地定居开族。一支是朱敬则的六世孙朱澥(唐太和戊申进士,仕于昭宗光化天复年间,累官工部侍郎曾任袁州司马)。因唐末中原纷扰,率族众从河南南阳入闽,先居侯官(今福州),后迁仙邑香山里党田乡(今仙游县赖店镇玉墩村附近)。现玉墩村大池后有“始祖唐袁州司马朱公土贲。” 澥之孙“王丑”(音“ niǔ ”即“鈕”,古文鈕从玉——说文解字)登天佑乙丑科明经进士,授浙右监司,都官郎中。因朱温妄杀朝官的“白马驿变”(公元905年),愤而辞官。以后经人推荐来莆,住石阜仓守。他喜欢石阜山水,就在仓库附近盖房,自仙游党田迁居石阜(今黄石镇东北四脚亭至道美一带)。朱鈕这支朱姓就称为“石阜系”。
一支是朱敬则的七世孙、户部尚书朱光启。他于唐乾符六年初(公元879年),率子玑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乾符六年三月,黄巢逼近福州,闽帅郑镒知玑忠勇,辟为防御团练使。玑出家资招集智勇,分屯要害,巢军莫敢近,郡赖以安。未几,升任古田令。广明元年,黄巢攻入长安,士大夫皆以乱世不乐仕进。玑至莆,看到莆田水南(今黄石镇)山明水秀,就在黄石镇井埔村定居。配萧氏,敕封恭人。今井埔村有“唐古田令朱公祠”一座及其夫人萧氏墓碑一块,文曰:“唐古田令朱公妣敕封恭人萧氏墓。”据谱载,玑在所居亲凿水口一口,水质清沏,其淋如珠,故称“琳井”。所以后世称这支朱姓为“琳井朱”或“古田朱”。
迁移福建三明情况、入明与定居
宋嘉定五年(1212年),朱炳(万一)出任宁化知县,举家迁居宁化。(见见广西溪吉大乡《朱氏族谱》)但台湾高雄朱氏族人认为朱炳为朱熹第六世孙,生于元代,于元延祐六年(1319年)任宁化令,居宁化;后传五世为朱十七郎迁居龙岩,为龙岩朱氏开基始祖。另一支朱姓是在明嘉靖年间,由朱兴隆从泰宁迁居宁化;下传第六世至朱必禄由建宁迁居宁化南田凹,其后裔迁至台湾。
北宋中叶,朱锷的第六子朱亮,原居豫章南昌府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后迁居福建泰宁朱口水茜(朱口街金坑),开基泰宁朱口朱氏一族。(见泰宁朱口水茜《朱氏族谱》)
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朱癸七由平和县九峰镇经漳州、龙岩、漳平到大陶洋奇河定居,是为小陶、洪田朱氏始祖。据永安小陶《沛国郡紫阳朱氏族谱》载,朱癸七郡望为吴郡,为朱松后裔。
宋末,原居江西省于都的朱旺禄从于都迁徙至建宁县的白眉(现朱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定居邑东梅田。建宁县大都朱姓尊朱旺禄为开基始祖;其后裔播迁全县各乡,以金溪、溪口、里心、黄埠为主要聚居地。
元代至元年间(1271-1294年),朱癸七的长子朱庆五迁居清流县;朱庆五的次子朱小八又从清流移居永安洪田、黄龙村,后迁热西。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朱癸七的次子朱庆七的第九世孙朱法旵移居沙县一都。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朱癸七的第三子朱庆九的第七世孙朱宗宁,由奇河移居永安县衙,后又于明嘉靖年间由大陶洋下枫窟迁沙县富口镇。朱宗宁之子朱元五移居永安洪田湍石村上埪。明嘉靖年间,朱庆九的第八世孙朱仲富、朱仲贵由永安大陶洋下枫窟迁徙沙县车头;朱仲政移居永安洪田镇黄焦(大科村)。(永安小陶《沛国郡紫阳朱氏族谱》)
明永乐二年(1404年),有一支朱姓从邵武迁入建宁屯田定居。明正德七年(1512年),原居宁都的朱丙郎之孙朱友诚迁居宁化余塘。据江西石城(小姑)《沛郡朱氏族谱》载:朱丙郎的先祖朱柏,原居安徽婺源,北宋天圣无年(1023年)为官入福建长汀,卒于任所,其子孙落籍当地。朱柏的季子朱贞生子为朱启,由汀州卜居宁都。传至明代时,朱启一支有裔孙朱丙郎、朱章郎。明正德十年,朱章郎的裔孙朱成崇迁居小姑,朱成凤、朱成辇迁居宁化兴善里鱼龙伍家坊。后来,这一支的子孙分衍浙江、四川、广西等地。
明嘉靖二年(1523年),泰宁朱思远的第三子朱隆作生意迁居宁化中沙,越十余年后又迁居宁化下沙窑上。据宁化中沙(下沙)《朱氏族谱》载:朱思远的先祖为唐代的朱敬则。传至朱伟一由永城迁居江西吉安。第二十五世孙即是朱思远,居泰宁。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朱春闱由玉叶坑(今三明岩前乡百叶坑村)移居贡川延爽罗家峰村。据永安贡川《沛国朱氏家谱》载,朱春闱为理学鼻祖朱熹之苗裔;其先祖由建阳考亭迁泰宁,后移居玉叶坑。
明代时,原居尤溪四十九都的朱九九迁居大田一保(今建爱),这一支朱氏郡望沛国。
明末时,永安朱氏朱宗宁的后裔朱品迁居明溪胡坊,后移居明溪盖洋。据明溪盖洋《沛国朱氏族谱》载:朱品的先祖为朱松,由江西婺源入闽,初居福建政和、尤溪一带,后定居建阳考亭。朱松后裔朱铚迁居上杭。朱铚有2个儿子:次子朱濂迁民福建和平;长子朱涛的儿子朱癸七迁居永安小陶。朱宗宁为朱癸七的第八世孙。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朱宗宁的儿子朱继文从永安迁居沙县。迁居明溪的朱品即为朱宗宁的第七世裔孙。(见明溪盖洋《沛国朱氏族谱》)
清顺治六年(1649年),永安贡川朱氏的朱光聪迁居永安大湖益溪定居。1953、1971年,又有朱启森、朱启财分别迁居三明忠村、眉山。(永安贡川《沛国朱氏家谱》)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8年),原居福建漳平的朱正九迁居大田丰田。(大田县丰田《朱氏族谱》)清初,朱必禄从邵武建宁场林乡迁居宁化龙上下里南山下。据宁化南山下《沛郡朱氏重修族谱》载:朱必禄的先祖为朱子受,原籍江南太平府当涂县宝塔畲,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迁居福建邵武建宁场林乡。朱必禄是朱子受的第六世孙。
北宋中叶,朱锷的第六子朱亮,原居豫章南昌府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后迁居福建泰宁朱口水茜(朱口街金坑),开基泰宁朱口朱氏一族。(见泰宁朱口水茜《朱氏族谱》)清顺治元年(1644年),永安小陶朱氏朱庆七的第九世孙朱法权的儿子朱成旺、朱成大、朱成器及侄子朱佛定、朱佛光5人迁居浙江龙泉八都。(见永安小陶《沛国朱氏族谱》)
清代时,宁化朱必禄的第五世孙朱肇曲、朱肇耕、朱肇养移导福建崇安;后又有其后裔迁居江西永丰。(宁化南山下《沛郡朱氏重修族谱》)
朱熹先祖及其韩国后裔
朱熹是我国古代爱国思想家和教育家,南宋初年曾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过化』泉州,与闽南关系密切,影响深远。
根据朱氏族谱记载,朱熹的始祖是黄帝之子颛顼,住今河南一带。春秋时,颛顼八世孙封于邾(即邹国,在今山东),以邾为姓。周平王四十年(公元前七二二年),楚国灭邾,子孙避祸,改为朱姓,迁居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后来子孙分衍各地,故朱姓堂号为『沛国堂』。
唐哀帝天祐年间(九○四-九○七年),朱熹十世祖朱瑰奉命领兵戍守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任镇将,『子孙因家焉』,朱瑰成为婺源朱姓开基祖。
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一一二三年),朱熹之父朱松任福建政和县县尉,因贫困,举家迁居政和,成为福建人。朱松还任过泉州府晋江县安海镇镇官,住过尤溪。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一一三○年),朱熹生于尤溪。
朱熹先祖从河南经山东、安徽、江西而福建,到朱熹时历时近二○○○年,衍传近百代。朱熹晚年定居与终老于建阳考亭,有三子四孙,成为考亭朱姓开基祖。宋宁宗薄缝六年(公元一二○○年)朱熹逝世后,子孙外迁到浙江、江苏、江西、广西、甘肃和新加坡、韩国等地,至今已衍传三十多代,成为数百万人的大家族。
宋宁宗嘉定十三年(公元一二二○年),朱熹玄孙朱潜考中文科翰林学士,授衔登士郎,任浙江乌程县县令,后迁居杭州。宋宁宗末年,国力衰微,金兵南侵,朝廷权臣力主投降。朱潜是爱国者,对此痛心疾首,遂于嘉定十七年(公元一二二四年)携带子女,门人和家谱,渡海定居于高丽全罗道锦城(今韩国新安)。为避金兵追捕,朱潜与其子女隐姓埋名,成为韩国新安朱姓开基祖。
如今,繁衍于韩国的朱熹子孙已有十多万人。他们继承与发扬朱熹爱国尊儒敬祖的遗风,成立新安朱氏中央宗亲会。近几年来,常有新安的朱熹后裔来建阳考亭故里寻根谒祖,加强宗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