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母湛氏葬身传说

2014年03月22日 | 阅读:1197次 | 关键词: 湛氏
桂孝树
九江县是一座山水资源得天独厚的千年古城。青山有幸埋贤母,层峦叠翠放光华。陶母教子惜阴,截发延宾,送子“三土”,封坛退鲊成就了东晋大司马陶侃美名;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让一代抗金名将岳飞名留千古。她们深明大义,贤德善良,教子有方,被尊奉为母教典范。

  

陶母教子惜阴

   据传陶母湛氏(243—318),是东晋名将陶侃(陶渊明之曾祖)的母亲,也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以教子有方和宽厚待人称道于世。《晋书》载:“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初,侃父丹聘为妾,生侃。”侃父陶丹,曾任三国孙吴扬武将军,晋朝吞并孙吴统一天下,陶丹回到老家鄱阳郡今都昌县十里陶家冲过着平民生活。陶侃6岁,父亲陶丹过世,陶母湛氏挑起了养家糊口庭训课子的重担。湛氏家教严谨,《晋书·陶侃母湛氏》中记载的陶母“教子惜阴、截发延宾、缝袖题箴、限酒制约、送子‘三土、退鲊责儿”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晋怀帝永嘉元年(318)十月二十四日,陶母湛氏病故,终年75岁,陶侃丁忧离职,葬母守孝。史传晋陶侃母墓有多处:一是在都昌石壁山,唐皇甫湜舒元舆有碑记;二是在九江德化县白鹤乡鹤月湖畔的太和垅;三是在临江新淦里东百步,南唐徐锴有碑文。陶母生于新淦,或后人念之,为之作墓;四是在抚州临川县南四十里的抱冈山村,此与新淦相近;五是在饶州鄱阳城北三里荐福寺;六是在瑞昌甫乡兴良社。这六处陶母墓到底哪处为真呢?

   《晋书》本传云侃始居鄱阳,后迁浔阳,宜在德化白鹤乡。“陶侃在《归国辞位表》中说:‘臣父母旧葬,今在浔阳’。清修《江西通志》卷一百十:‘陶侃母墓在府西白鹤乡。侃择地葬母,遇异人云:前有牛眠地可葬。’言毕,化鹤去。侃行里许,果见牛眠于此。因葬之。”

   德化县条云:“鹤门洞在县西四十二里,今接瑞昌界”。《清一统志》有:陶侃墓,在德化县西白鹤乡。相传陶侃葬母于此,有异人化鹤而去,而鹤问湖以此而名。世人皆知鹤问湖,却很少知道鹤门洞一说。位与瑞昌和四华村、紫荆村交界的“天井窝龙洞”,当地人称“四华龙洞”或“石门岭龙洞”,有可能就是昔日传说的“鹤门洞”。据悉,离洞不远的山上有一座千年的古墓,1978年古墓被人盗过。据说当时出土的女尸很完整,口中所含的夜明珠被盗墓者取走。当时是瑞昌市的公安人员到盗墓现场勘察的。听以前在四华林场工作的刘师傅讲,当时他距盗墓现场不远,那天天还下着雨,很多人员都去围观,墓中值钱物品被盗墓人取走,留下的古尸和墓碑被当时瑞昌市的公安人员取走。现在古尸和墓碑在何处,要查证当时参与人员才可得知。

   可惜的是这座古墓一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2005年当地发生地震,而古墓正处在地震中心附近被震坏,现在想找其踪迹需当地老人指点才能找到。

   北宋乐史所撰写的《太平寰宇记》在载录陶渊明的本传,里居之外,还将陶渊明的高祖母湛太夫人,曾祖侃及姻亲周访录入。德化县条云:鹤门洞在县西四十二里,今接瑞昌界陶侃母湛氏葬地九江德化县白鹤乡鹤月湖畔的太和垅。《庐山志》卷二,德化县条下引《舆地纪胜》云:鹤问湖,在德化县西四十二里(引注:方志里程不一)。《晋书·周访传》亦印证上述细节: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汙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也许正是侃母所葬地好,才有了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陶侃,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山水田园诗人鼻祖陶渊明。也有了流传千古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流唱的桃花源世界。

   《陶氏宗谱》也有类似记载。谱云:丹公葬鹤问湖仙居乡兴良社,再东三里牛冈嘴,湛母所葬之处。清同治《德化县志》收录了嘉庆年间谭昌槐(贡生)《雪霁鹤问湖泛舟访陶墓》诗。“断碣模糊雪半堆,牛眠长傍白云偎。终年古墓无人问,乘兴扁舟共客来。封鲊几曾盟白水,留客发尚委苍苔。剧读往事怀贤母,一路渔歌带月回。”可证在清嘉庆年间,鹤问湖畔的陶母墓,虽无古墓,但存断碣残碑。而藏于紫荆山水之间的古墓之说,虽然是个传说却也有典可依。

   陶母湛氏自年轻时,“徙家庐江之寻阳”,到葬于八里湖,一生都在九江传播着“母贤文化”。母范懿德,百世流芳,无怪乎世人尊称千古贤母。可九江县基本没陶氏后裔,马回岭的陶村也是从星子迁来的。史志有载以来,历数百年也无建墓立碑之举,所以都有墓址传说的鄱阳、都昌、新淦等地相关人士就质疑陶侃在浔阳鹤问湖牛眠岭鹤门洞的“问鹤葬母”之说。质问:若史志传说可信,为何没见九江人为陶母立碑建墓?

   如今九江县为弘扬人世间母爱主题,打造“中华贤母园”壮举,让身为九江县一员的我非常感动,既然多处甚传陶母墓之说,九江县又为何放着贤母葬身处不闻不问呢?希望早日启动“鹤门洞”的景点开发,更加完善中华贤母园,让惜时如金的处世哲理,先人后己品行、为官清廉美德在中华大地锦绣柴桑永远流长。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