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子明:书法家文化素养缺失浅论

2013年04月08日 | 阅读:696次 | 关键词:

   纵观历代著名书法家,皆是诗书兼善,为文锦绣,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之辈。因此其流以传世之作也多为其自撰诗文。如天下三大行书,尽为自书诗文的合璧之作(虽《兰亭序》存在一定讹传之争议)。而横揽当今书法家,则多不免有抄书匠之虞。而真正的书法家,则多具有其敏锐的艺术触角与丰厚的艺术理论外,还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力。当下书法家要与古人正一席之地,要补的不仅仅是笔墨功夫,而更为至要的则是文学素养。读书养气,古人早已提出。读书少是当今书法家的一个重大缺失,多数书家仅以挥毫为事,且忙于应酬,而无暇坐下来精心读书,以致胸中空旷,无得以文学滋润,因此笔下无书卷之气,故而浮躁之气横生,作品多不耐看,不经看。加之精品意识淡薄,很难产生佳作。

  中国书协曾提出书法家读书年活动,提倡书法家读书,但稍显过于形式,书法家并非在一年中读书即可提高、改变,也仅是扩大阅读面而已,而读书则如临帖一样,需要贯穿书法家的一生,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右军书法晚乃善”,书法家知识与阅历的积累,正是书法家修养日益提高的过程。读书更可增进书法家的识见,有助于增加书法家的文学内涵。

  近来,书法展览活动频繁,好多书法家应付不暇,如果精品意识稍差,则更会有展览佳作匮乏的现象。我曾在一些高规格的作品展或作品集中上看到过不少的落字甚至落句现象,落字古人亦有,但多巧妙补出,今之书者连落掉一句,竟不自知,不见款中补出,可见当代有些书法家的创作态度是何等不严谨的。更有甚至者,一幅竟写错数字,此已不是其马虎所致了,而是其文学修养的极大欠缺了。里程之里,写作“裡”“裏”者、钟之“锺”、“鐘”不分者,枚不胜数。不通文字之学,不谙音韵之律,则贻笑大方。

  诗词修养是书法家应该具备的应有素质,当代书法家于此则更显缺失明显。多抄录古人之作,犹自出错。而自撰诗文,又多不明格律,“任笔为体”,信口拈来,于诗词一道差谬甚巨。写为作品,更令观者所不齿。句子不通,音韵不谐,不忍卒读,更难以谈得上诗情画意了。

  书法创作“青年靠才气,中年靠功力,老年凭学养。”此言当不谬。更足让后来者引为座右。

  书法家的理论缺失,任何一门艺术创作,都须其理论为支撑,以其艺术思想为指导。书法更不例外,而当今书法家多不顾及书法理论,与创作思考,只自将精力投入于创作之中,其结果如无头苍蝇,不知前路之所往。更难站在历史时空的坐标上寻找自己的位置,把握自己的创作方向。因此也就很容易在茫茫的书海中迷失方向。书法理论则正是书法海洋上的一擎灯塔,引导书法创作的大方向。而我们不要求每位书法家都成为书法理论家,但我们希望广大书法家能够学习研究书法理论,关注书法批评,提高自己鉴赏水平,进而创作出更好更有价值的佳作。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