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乐氏通谱》文化篇

2013年07月23日 | 阅读:3770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乐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天南地北,海洋宇宙,无不蕴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无不闪烁着璀灿的文化珠玉。自人类诞生以来,即使文字还未出现,甚至语言尚未形成,实质上的文化就已经存在。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进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现象也随之而迅速发展。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延越来越大,形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不要说诗词歌赋,礼乐声色,花草虫鱼,雕刻建筑……就是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哪一项不折射出文化的光环?什么酒文化、菜文化、茶文化,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姓氏文化,考古文化……名目繁多,简直无法统计,若是要给“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并对其现象进行归类,恐怕连那些文学大师,文化巨匠都会深感棘手。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文化”定义。而不同的定义则有200多种。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我们研究某种文化,只能就我们所目及的视野,依据一定的目标去发掘研究,若要一味地求全求美,其实是很难办到的。

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与中华文化相伴相行,同步发展。如果说我们中华文化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姓氏文化只能算是这瀚海中的一股清流,而我们乐氏文化又只能算是这股清流中的一片浪花。而就是这么一片美丽的浪花,我们要将她的点点滴滴理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也几乎是难之又难的。因为我们乐氏文化与姓氏文化及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盘根错节的。同样涵盖了文化的各门各类,表现出各式各样,是发掘不尽的宝藏。

文化是人创造的,尤其是姓氏文化。我们不能因为乐氏文化丰富、复杂、深奥就束手无策,不去研究。相反,我们要勇于创新,通过创造文化的人,透过纷繁多彩的文化现象,认识其本质,了解其渊源,剖析其特征,捧出其优秀成果,传承发展优秀文化。使我们乐氏族人成为具有爱国爱家,敬宗睦族,懂孝知义之美德的好公民。

一、精英文化

我们乐氏自春秋时期宋国公子衎(字乐父)立姓至今,已有二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古时“乐氏是一个神气十足的姓氏。早在周元王七年(公元前469年),宋国形成了‘六卿三族’共听政的局面。六卿中就有乐茂为司城,乐朱鉏为大司寇两位乐氏人,三族即‘皇、灵、乐’三族”。可见,乐氏文化自古以来就灿烂辉煌。如果有人要问“乐氏古代最著名的人物是谁?恐怕不少人会脱口而出:乐毅公。不错。乐毅公的文韬武略业绩在《列国》、《史记》、《国策》等史书上都有记载。很多人都知道,乐毅公被燕昭王封为亚卿,拜上将军佩相国印后率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兵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因武功昭著被燕昭王封于昌国,号昌国君。昭王过后,燕惠王即位,中了齐国田单的反间计,乐毅公只好奔往赵国,被赵王封为望诸君。后来,由于燕惠王信任的骑劫被齐国的田单击败,齐国收回了以前的失地。燕惠王后悔失去了乐毅,便派人请乐毅回燕。乐毅写了《报燕惠王书》给燕王,委婉地拒绝了燕王的邀请,又没得罪于燕王。所以燕王又封乐毅的儿子乐闲袭昌国君,乐毅可以在燕、赵两国自由往来,成为两国都尊重的客卿。可见乐毅公在军事上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主帅,在言辞上是位胸藏万卷的大儒,是一位“交绝不出恶声的君子之人。”他的业绩、言行都是我乐氏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他的形象是我们乐氏文韬武略的化身。他凭自己的智慧,为我们乐氏族众在中华文化史上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在古代,记叙、颂扬乐氏武功业绩的文字很多。《百家姓辞典》中就有关于乐羊“子羹”的故事。生动地勾画出一代名将的忠勇刚毅,果敢从容。由于乐羊伐中山有功,被魏文侯封于灵寿,号灵寿君。乐乘、乐闲都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们叱咤风云,攻城略地,为所在国的稳定安宁、拓疆辟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创造了不朽的武功文化,《史记》、《左传》等都有记载。

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乐进因讨伐董卓、袁绍以及后来的刘备、孙权,屡建奇功,被曹操先封为折冲将军,后升为右将军,谥号威侯。其子乐綝,孙乐肇均代代袭封,并发扬光大,又各自建有新功。

到了晋朝,乐氏在南阳逐渐成为望族,许多人都是因为有武功而拓展了生存空间,发迹发达的。乐广的长子乐凯成为大司马王掾参骠军事,三子乐谟任征虏将军(《晋书·乐广传》)。乐广家族为乐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乐氏文化丰富了更多的内涵。唐代,乐朋龟曾任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著有《纶阁集》、《太平广记》等著作。晚唐的乐定鲁,有文武之才,任山南节度之经略官,善于审时度势,慷慨陈辞,被人称为“诸葛亮”(《浙江史稿》),仁规公也是弃文从戎,参与剿灭刘文而获越王赞赏,升任浙东节度使,镇国将军,加紫金光禄大夫的。他“公正廉明,不肥无私”,深得民心。是爱民的模范,是护国的英雄。唐末的乐仁燧,为维护唐朝政权,受命与同仁一起围攻建州、福州,“闽主均降,占有闽南”,被封为威武大将军,镇守福州,其长子乐济袭父职仍守福州,以后便在福建开基居住。历代乐氏名将,以自己的忠勇机智,创造性地继承、发扬了我氏的武功文化,使乐氏日益名震华夏。

假若说唐代以前,乐氏文化主要是表现在“武功”方面的话,那么宋元及以后的文化,则主要表现为“文治”。

说到“文治”首先会想到的是江西宜黄的乐史公和湖南宁远的雷发公。

北宋的两朝进士乐史公是一位名震遐迩为君王治国理政的大家。乐史这位大宋三朝老臣,曾冒天下之大不韪警示皇帝:国家统一后,做皇上的应考虑长久太平,要仿效圣贤,加强自身修养。太平要持久,皇帝的权力不在于天下寰宇,而要从“人主修身”开始。他是冒着可能诛九族的巨大风险来斗胆向皇上建言的啊!其言“千秋彪炳,谁不仰止!”他一生官职虽不算很大,但对皇帝忠心耿耿。做官45年来,除了忙于政务,还勤于著述,为皇上治国提供方略。著有《江南登科记》、《唐孝弟录》、《太平寰宇记》、《杨太真外传》、《绿珠记》等地理、文学著作948卷。平均每年写21.07卷。如按每个字半厘米长计算,他所写的文字,串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涉及的文化门类极为广泛。有地理、历史、人物、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舞蹈、伦理、建筑、神话等十多类。正如王安石所赞“文辞博赡,材器恢弘。”尤其是《太平寰宇记》“除却地理外,又编入姓氏、人物、风俗数门,因人物又说及官爵及诗词杂事”,改变了我国地方志只记沿革地理,轻视经济文化的风习,为后世各类方志确立史、地、文并重的内容形式,提供了范例。其模式为后来方志所沿用,对后世方志著述影响十分深远。为当时皇帝的统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原材料。他的《慈竹诗》通过对慈竹品质的赞颂,劝告人们像慈竹那样互相友爱,长慈幼孝,和谐生活,同时暗示统治者要善待臣民,实现长治久安。此诗传到朝廷,宋真宗读后,大为嘉叹,为诗四章答之。其中一首云:堂前慈竹绿阴阴,堂下儿孙孝弟心;和气一门仁道尽,传家何用满赢金。对乐史的观点大加赞赏。其实《慈竹诗》的深意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其积极意义。由于乐史公正直、勤奋、文武超群,齐家有方,出现了祖孙三代六进士,同朝为政,匡扶大宋政权的荣极一时的佳话。可见,我们祖先那种为国理政尽心尽责,为民和顺至诚至力的精神是何等感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怎能不感动我们,激励我们去认真发掘,深入研究,发扬光大呢?

南宋雷发公著名的“廷对八策”万余言,“条达抒畅,深切时弊”。“观其策,其志之正,气之完,学之粹概可见哉。”宋理宗称“才学出众,见识非凡”,赐特科状元,授秘书省馆职。“八策”为宋理宗治国理政,选拔人才,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同时阐述了选人用人的具体措施和科学方法。其见解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遗憾的是,雷发公的主张虽好,且得到了皇帝的赞许,但却未予实施。当时又正值元兵大起,雷发公见不能舒展大志,便愤而辞官,归居山林间,以诗文自遣。写下了《乌乌歌》等诗作160多首,还写有大量文稿。“其诗雄浑、清新、奇古,出乎芜陋而脱夫凡鄙;其文英迈之气,正大之清,往往见于言表。其所抱负不克不试,而经伦匡济之术亦自可见。”有人作雷发公像赞云:欲达道耶,紫霞玉琯,终身遨遊;欲求志耶,玉堂金马,首夺状头。人将谓其不巢不由,不伊不周,而不知先生进亦忧,退亦忧,是程朱之亚,亦韩范之俦。可见雷发公为了治国救民是何等费尽心机,他的为人品格何其高尚!他的诗辞章句是我乐氏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由于他正直无私,文风卓著,一家五代出现了八进士一状元的辉煌。

据不完全的统计,我氏在宋代有进士近百人,他们为了宋王朝的治国理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大众文化

我氏古代的文化现象主要集中表现在著名人物或官宦的言行著述及史料中。尽管普通百姓同样在创造文化、发展文化,但却少有记载,甚至被人遗忘。但宋代开始,这种情况就在不断的变化。逐步出现了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发展的趋势。时至今日,虽然“精英文化”仍占重要地位,但“大众文化”却更加在蓬勃发展。

宋代以来,统治阶级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共御外患,大力推行儒教,崇尚程朱理学,提倡尊祖敬宗,宣扬孝道文化。适此大潮,各地修编族谱的活动便日益盛行。各地的族谱中,不仅记载了本氏族名家显宦的业绩状况,而且越来越多地记载了普通百姓的孝义节烈,文学成果。谱牒内容不仅只记世系图表,更多地记载了序跋铭志,诰勅封赠,族规家法,诗词歌赋,绣像赞传,祭祀典仪……文化元素丰富多彩。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本族谱,就是一个家族文化成果的集中展示。

修谱时,大量的普通人可直接参与,谱成之后又可让大量的普通人阅读、议论。客观上动摇了“精英文化”独霸天下的局面,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更何况谱中记载了大量普通人中典型的人和事。

(一)、宋末元初的乐大成(江西泰和人)两次应试不第,便居家治诗作文,躬行孝道,“元初兵乱时,以孝感寇,救下老母”,被族人传为佳话。著有《白泉诗文集》留于后世。元代的乐良(浙江定海人)少有大志,研读《春秋》,作文数千言挥毫立就。见元政紊乱,归隐大小浃之间,偕从弟读书,以山水自娱,后来的几个进士(陈韶、张信等)都是他的学生,留有《乐良遗稿》传于后世。清代乐显扬(祖籍浙江宁波)告别游方郎中生涯,创办了“同仁堂药室”,后其子乐凤鸣将“同仁堂”迁到北京大栅栏路,改名“同仁堂药铺”。所制丸散,享誉全国,得到清廷的表彰赞助。成为我国医药文化的一块瑰宝。元代乐大原(赣东北人)大节居家,见浙东大水“原发巨船往广东购米,平价卖给灾民,亦用米换书。既赈济灾民,又得藏书千卷”。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文化的普及与交流。明朝的乐纯,沙县人。“廪生,工书画,善诗能文,博通经史”,著有《雪庵清史》、《红雨楼集》等书。乐文解也是福建沙县未做过官的人,却著有《一沙诗集》二卷,《文集》四卷。

(二)、进入清代,尤其是近代以来,我们乐氏的文化就更发达,更普及,更大众化了。表现于各个行业,各个门类,真可谓百花齐放,光彩夺目。

A、军政界人才辈出,文气盎然。

武汉市黄陂区的乐太华,任原广东省副省长。浙江宁波的乐嘉陵,1936年出生,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解决了我国大型运载火箭气动设计等多项重要工程问题,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100多篇。新中国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乐少华,由中国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委到北方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政委。先后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红星功勋荣誉和朝鲜国家二级国旗勋章。湖北的乐平坤,1949年出生,空军上校。从航校学员逐渐成长为国家一级飞行员,某航空师副参谋长。湖北的乐军,1916年生,参加过长征,由战士成长为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四川乐以琴(1914—1937)抗日烈士,国民政府空军的“四大金刚”之一,参加南京保卫战,在空中与日机展开激战,击落日机四架,壮烈牺牲。他们的军旅生涯,他们的成长过程,他们的赫赫战功,就是一串串军旅文化的珍珠。

江西东乡的乐正,既是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又是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深圳社科院院长,深圳市委副秘书长。深入研究深圳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情况。亲自主编《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为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尤其是《来自改革前沿的报告》就深圳“十五”规化课题实施的五年间作了精当的概述和分析,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深圳市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深圳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

浙江舟山的乐益民,杭州大学政治系毕业后任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党组书记。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公民的人身权利和社会保障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丰富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文化内涵。

湖北阳新的乐庸德是原阳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享受正县级待遇。获高级政工师和社会科学副研究员职称。退休后深入研究乐氏文化,被推选为中华乐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通谱》编委会副主任,是一位很有文采的政界人士。他的《名闻遐迩的枫杨庄》以清新的笔调,形象的语言,优美的韵律,盛赞枫杨庄的美丽、典雅和古朴,颂扬了枫杨庄人的才华、勤勉和殷实。他还有大量诗作,入选《乐诗三百首》的有20首。他的书法也非常出色,《中华乐氏三千年》封面书名的手迹,书法何其俊俏!既有柔的外形,更有刚的内力。读他的文,品他的诗,看他的字,简直是一种享受。

江西临川的乐惠芳曾任抚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市消防支队党委书记。退休后积极研究乐氏文化,组织赣东北乐氏族谱的编修,亲自撰稿,亲自写序,大力弘扬了乐氏文化。

军政界人士的报告讲话、诗文论著是我乐氏文化的朵朵奇葩,充满盎然的文采正气。

B、科研教育界人才济济,成果灿然。

湖南宁远的乐天宇生于1901年。1920年就读于北大。不仅是位早期革命家,还是一个痴心林科研究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热心办学的教育家。土地革命时期,任湖南宁远农民协会委员长,是农民运动领袖。抗日战争时期,痴心于林业科学研究,发现了“南泥湾”这块宝地,推介给党中央,使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掀起。写出了《陕甘宁盆地植物志》、《植物生态型学》等五部专著。晚年(1980年)用自己的五万元补发工资起家,硬是凭着抗大精神,依靠自力更生办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所民办高校——九嶷山文理学院,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大学毕业生。他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治学严谨,办校灵活,注重创新,崇尚节俭,成为名符其实的教育家。

广州中山大学的乐志强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出版了获奖的《德意志形态简明教程》等五部专著。还与人合著了《中国现代建设基础》、《社会主义辩证法概述》等著作九部。发表论文60多篇,计100多万字。退休后,重点研究姓氏文化,诗词书法,创作诗词上百首。曾主编粤赣《乐氏族谱》,现任中华乐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乐氏通谱》总编。对乐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发表了大量有指导意义的论文、讲话。为我氏文化研究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浙江的乐嗣炳(1901—1984)是中国现代汉浯先驱之一,中国民俗学奠基人。曾与沈雁冰等人研究民族语言学。21岁时,中华书局就出版了他的《国语概论》、《语言学大意》等六篇作品,抗战后任教于广西大学,专门研究民俗学,著有《民俗学是什么及今后研究方面》、《民俗学概论》等多部著作。是我乐氏现代文化研究的骄子,是我氏文化史上的骄傲。

浙江的乐嘉煌(1907—1950),是中国世界语的开拓者之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世界语书店,曾将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译成世界语向海外宣传。著有《世界语初级读本》、《世界语初级讲义》等书。

乐黛云,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比较文学学科的开创者。1931年出生于贵州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崇拜鲁迅,是个“反叛者”。“文革”后在美国的哈佛和加州的伯克利大学各访问研究一年,回国后在深圳大学、北京大学开创了比较文学学科。学生们评论说:“仿佛郭襄开创了峨眉派一样。”洪子诚教授说她做的是“有生命热度的学术”。她认为孔子总结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中国从古代流传到现在的一个文化的根。主张“我们的最大利益是世界文化的和谐共处,多元共生。而不是用一种文化去征服和覆盖其他文化。”认为“人活着要对别人有好处”,始终认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必须是连在一起的。

乐云,1964年生,1994年同济大学工学博士毕业留校任教后,曾赴德国留学。后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任同济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主任,兼上海科瑞建设项目管理公司董事长。

福建大田的乐庆霖。历任大田二中、五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98年被评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湖北大悟的乐敬,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理论刊物《素质教育论坛》编委。江西泰和的乐载兵,广州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首席管理顾问,MBA学位评委,企业管理博士。

四川的乐剑戈是眼科医学专家,所办的“深圳市科美医疗中心”在深圳颇有名气,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声望。湖北通山县的乐庸生教授是湖北科技大学的影像学权威,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且擅长书法,喜于诗词,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医学专家。乐兴祥教授的《膝关节外科》,乐美龙教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产卷》在各自的科研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湖南宁远畜牧兽医专家乐良荣,创新中西医结合疗法,治好了许多牛、马、犬方面的怪病,培育了赣州白猪、兴国飞鹅、宁都黄鸡等全国名优良禽畜,是国家科普先进个人,荣获农业部丰收二等奖、全国畜牧兽医学会60周年荣誉奖、获江西省科技进步、星火计划,科技兴赣等18项奖,发表在省及专业杂志以上的论文17篇,出版“江西民间常用兽医草药”等著作三部。

C、企业文化方兴未艾,风景嫣然。

广东龙川的乐兴煌生于1928年,与夫人赵惠民1994年创建广州市马可波罗有限公司。打造国际品牌,产品远销欧美、澳洲。其产品获“中国建筑装饰业十佳品牌”,企业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百佳红旗单位”。热心乐氏文化研究,历年来,携子女为当地乐氏文化的研究活动共捐款25.5万元。2012年元旦,其长子乐智华,儿媳霍瑞如为《中华乐氏通谱》捐资8万元。

深圳市科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乐志强,在自身业务繁忙的情况下,一直坚持自费无偿办中华乐氏网,至今已有九年之久,且越办越好。为我们乐氏的文化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为我们乐氏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无私奉献,功德可嘉,族人钦敬。

宁远的乐根成是湖南凯达集团董事长,湖南“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湖南十大突出贡献企业家”,任湖南工商联副主席,省政协常委。积极支持乐氏文化研究工作。

湖北孝感的乐子华,1961年生,任孝感市茶叶商会会长,创办了三家公司,资产过亿,致富不忘家族情,热心乐氏公益事业。经常提供场地或资助乐氏族人进行文化研究。

福建大田的乐正强,创办了大田盛发矿业有限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是福建著名企业家,任乐氏文化研究会福建分会会长。乐初座也是大田人。1967年出生,任厦门世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旗下六家公司。任乐氏文化研究会福建分会副会长。乐高旺,1969年生,年纪轻轻就于1997创办尤溪县梅恒矿业有限公司。他们个个腰缠万贯,人人热心公益,积极支持乐氏文化研究工作,出钱出力,在所不辞。

江西东乡的乐细娇,是江西东盛种猪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劳模,江西省人大代表。2009年获“新中国60年来江西60位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称号。

浙江慈溪的乐毅,1959年生,任浙江国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98年获“省优秀企业经营者”称号,2003年被评为“第三届省优秀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们,一个个创造了具有自己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理念和经营方式。还有大批乐氏骄子奋战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如林业、环保、气象、服务……是他们在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助推乐氏文化更加大众化,蔚然形成了一道新的靓丽风景。

D、文学艺术异彩纷呈,新秀斐然。

浙江宁波的乐炳成,1944年生,农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业余创作至今,已有200多万字付梓,且获奖多多。散文《萦怀野菊花》获浙江文学大赛一等奖,论文《宁波葛洪研究》入选“国际文化学术研究会”论文集,小戏《割肉还娘》入围“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并改编成戏曲电视剧在央视播放。主编出版了《岩乡风韵》等几十部文史曲艺集。系国家文艺家协会会员,获“中华农民文艺家终身成就奖”,被浙江省授予“浙江省首批优秀农民文艺人才”,传载《中国专家人才库》。

宁波的乐秀良(1924年生)曾任江苏省新闻学会副会长,杂文学会会长。1979年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日记何罪》和《再谈日记何罪》两篇杂文,言辞犀利,针砭时弊,敢于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被誉为杂文史上的佳话。

乐美勤(1949年生)是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创作了大量的剧作。话剧《留守女士》名震中国剧坛。著名作家白桦说:“乐美勤就像一颗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在辽阔的天际熠熠生辉……”

浙江的文学艺术方面人才多,成就大。乐静宜,乐滢是世界游泳冠军;美术家乐小英出版了《乐小英儿童漫画集》等多部作品;乐翠英的工笔、彩绘多有精品,其《绿墨虾》获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特别奖;镇海的乐明侯是化妆大师,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化妆组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乐翠娣的剪纸,技艺精湛,栩栩如生……

江西金溪的乐树贤著有《绮园诗话》四卷。江西泰和的农民乐尚涛写的《三荣堂赞》感情真挚,盛赞当年季美公在三荣堂内题诗作画,著书授徒的执著精神。由于文化的普及,江西泰和禾溪乐氏清朝期间的登仕郎就达五十二人之多。

福建乐东卿的《武夷山行》、《泛舟西湖》,乐奏声的《水屋桥亭古樟》等诗即景生情,情景交融,堪称佳作。

安徽金寨的“浠川乐氏八景”文句清新,质朴无华,那细腻的描述,生动的写实,令读者如临其境。

四川芦山的乐近雄(1941年生)是著名的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世界文艺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摄影艺术创作三十多年,已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表或出版作品近7000件,其中获省、国家、国际奖36件。

广东深圳的乐汉宁,1961生于武汉,是著名的歌唱家、画家,现任陕西画院院士,深圳王羲之文化发展企业艺术总监。1995年获全国青年“盖通杯”歌手大赛二等奖。1996年获全国城市歌手大赛美声唱法第一名。2007年、2009年两度出版发行《乐汉宁美术作品集》。2008年、2010年在深圳多次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是乐氏不可多得的一位集音乐、美术、雕刻等艺术于一身的多才多艺的优秀文化人才。

广西的乐永杰对文学情有独钟,写下了大量的诸如《花乡放歌》的诗和小说《郁江茉莉香》等几十篇佳作。有的已发表在国家刊物上,现正在集结成《郁水东流》诗文集,预计近期出版。

湖南宁远的乐家茂,写诗二十多年,曾在《诗刊》、《扬子江诗刊》等多种刊物发表诗歌上百首,并有诗作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精选,出有诗集《爱的星辰》,2007年出版《乐家茂诗选》十册,是我氏不可多得的现代诗人。

湖北的文艺成果更加引人注目。那里不仅有一批文学艺术造诣颇深的文学带头人,而且孕育了大量的文学新秀。近年由乐殷炎、乐庸德、乐振河等先生精心组织筹备,并得到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乐时鸣先生,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政委乐道斌将军及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省诗词学会理事乐学注先生的大力支持,以乐俊先生为首主编出版的《乐诗三百首》就是最好的证明。该书收集了湖北乐氏126人的诗作300多首。作者中有党政军干部,也有普通知识分子,还有民营企业家。他们“为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而冲动,挥毫吟咏,无限激情倾泻笔端。或歌颂繁华盛世,或吟咏壮丽山河,或抒发人生壮志,或描绘田园风光,或酬唱联谊,或咏物抒情,格调高雅,情景交融;或雄浑,或典雅,或豪放,或婉约,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从他们的作品中,仿佛听到了时代发展的脚步声,看到了国际变幻的风云”。展现了乐氏家族的丰姿才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主编乐俊毕业于湖北师院中文系,任《大冶日报》编委兼《大冶乡音》主编。著有诗集《金盆集咏》、《花龄友声》和《乐俊诗文选》等,编辑诗文集20多本。是湖北诗词学会、楹联学会会员,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有20首诗入选《乐诗三百首》。

《乐诗三百首》中不仅有乐时鸣、乐学注、乐本金、乐政和、乐元香、乐金庸等立意高远的作品,也不乏初出茅庐之新秀的佳作。如通山县乐望兰的“立志传经进学宫,教鞭指点启童蒙,虽然黑发年年白,桃李芬芳春意浓。”用词朴实,不事雕琢,直抒胸臆道出了自己虽有黑发变白的叹息,更有见到了桃李芬芳的喜悦。表现出教师乐于奉献的美好心灵。乐杏发的《家乡颂》,生动地颂扬了家乡农民既种“稻菽”又育“竹木”还烧“砖瓦”那种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创业精神。村民们把奋斗看作是一种无与伦比的雅兴。其格调之高雅,心胸之宽阔,乐观之境界,真是妙不可言。

湖北的音乐普及是其另一特色。乐鹏程,从小酷爱音乐,善于二胡、大提琴演奏。长期致力于民间歌曲的收集和音乐创作,主编出版了《通山民间歌曲》。促进了当代通山文化的发展和文艺繁荣。是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咸宁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通山县音乐家协会秘书长。乐小龙是湖北又一位音乐新星。他是《通山民间歌曲》的副主编,通山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老年合唱团副团长,半坡歌友会名誉会长。他们为湖北的音乐发展,音乐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晶莹的文化篇

乐氏文化是乐氏族人共同创造,由精英文化逐步向大众文化普及推广发展的姓氏文化。其正宗主流是修身、齐家、治国。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既有忠君爱国的雄才大略,又有寄情山水的细描工笔;既有倡建和谐社会的鸿篇巨著,又有劝人孝友睦族的至理铭言;既有各业各界的经验总结,也有衣食住行的戒律风俗。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一种以“仁、义、孝、悌”即“道”为核心的孝文化。集中体现了乐氏族人崇仁尚义,大智大勇,爱国惠民,尊祖睦族,乐于奉献的精神和美德。

这种精神和美德表现在我们乐氏从古至今的方方面面。而最能反映这种精神和美德的恐怕要算自古以来的“祠堂、墓葬、文学、艺术”等图文实物载体。于是,我们“文化篇”便想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典型内容来集中展示我们几千年来的文化成就。诚然,几千年的乐氏文化成就要想在有限的文化篇中全部再现,这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其实《通谱》和各地《族谱》才能真正代表我乐氏文化的全部结晶。)所以文化篇所选内容只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鳞半爪。意在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有所感悟,志在引出新发现,产生新灵感,创造新成果,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我们编辑文化篇将遵循经典性、代表性、传承性、广泛性、通俗性、趣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要注重经典性和代表性。

所选内容应尽量考虑到各支派的特色,体现广泛性。对开基较晚,文化发展较慢的地区,应尽量考虑有文稿入选。对于文化较发达,成果较多的地区,可能会出现有些质量上乘的作品未被采录的现象。我们乐氏族人历来高风亮节。谦恭礼让是我们的传统。宗亲们一定能冷静面对,积极支持。

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且一般老百姓难懂的学术论文,政治报告,工作经验,专业性行业的文化成果等一般不予登录。只以表格形式予以展示,以体现内容的通俗性。

我们推广的是大众文化。要尽量让大多数人喜欢看且看得懂,所以,对所选内容应充分考虑其趣味性、艺术性和通俗性。

我们修的是族谱。族谱中的文化必须有传承性和教育性,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对有悖于国家法令,方针政策,有损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文稿,即使其文辞优美也断不采用。

我们选录文稿的步骤是:先由各地推荐出当地较有价值的“文化篇目录”中规定的美文佳句、照片手迹,并注明选送序号交编纂组。然后由编纂组根据通谱中给定的篇幅空间,遵循上述原则,充分兼顾各地具体情况,初步拟定入选“文化篇”的文稿。对于预选内容的文字,一般不作改动(明显的错别字、错数字、错标点除外),确需改动的要与供稿方商议后改动。最后由主编、总编审定后选用。对于所选文稿的作者,不论其职位高低,学历深浅,一律一视同仁,排列不分先后。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