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源村明清建筑融为一体
俞源村明、清建筑融为一体,组成了错落有致、相互协调的古建筑群落。
经初步统计,俞源村共计52幢结构完整的古民居建筑,民居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分成上宅、下宅、前宅三大群,大部分建于清代,占地约34000平方米。三个古建筑群分布清楚,布局合理。俞源的古建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寺庙宗祠、文化建筑、商业建筑各种类型一应俱全,充分表明这是一个发育程度相当成熟的村落。
从总体上来分析,它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步演变的。明初建筑较为简朴,甚至没有走廊,雕饰也很简单,柱础也为宋式柱础,如前宅的厅下楼、李家厅、俞涞故居等。明代中后期,建筑就有较大的改进,雕饰出现,而且有很高的造型能力,但与清朝建筑相比,就显得粗犷而简朴。清朝中后期的建筑则在构造上有非常大的改进,出现了上万春堂、下万春堂、精深楼、六峰堂等大中型住宅。平面上从一进演化为二进、三进,而且天井宽阔,厅堂宏大,防火防水设施也极为讲究,艺术上绘画、雕刻都非常精美。
从总体布局看,俞源的民居主要围绕由东向西的一条溪流顺势而建,便于充分利用水源。大多数建筑都朝向南部的梦山,既满足了精神寄托又可充分利用阳光。建筑高大宽畅,天井开阔,使民居内受光充足,通风良好。建筑的选材也很精美,天井、道路的材料多用就地取材的鹅卵石,图案优美,做工考究。贯穿东西的七星塘、七星井是极周到的防火设施,而且寄寓了消灾祈福的人文精神。如此等等,使村落的布局、建筑的结构既与环境相协调,又利于人类居住,这是“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应用的完美范例。
从三大区域来看,上宅群保存了裕后堂、上万春堂、下万春堂等大型住宅,它们和其他几幢中小型住宅如高座楼、精深楼、七星楼等连成一片,均为明末和清初建筑,个体现状较好,类型多,质量好,雕饰水平也较高。
上万春堂为俞从歧建造于清乾隆元年(1736),因俞从歧是当地书法家,上万春堂又称(书法厅),西偏南。主体建筑由两个相向相连的三合院组成,中轴线上排列门厅、院墙、正屋,两侧及后侧建有附屋,占地面积1531平方米。上万春堂建筑体量较大,造作讲究,雕刻精美,与裕后堂、下万春堂有着承前启后的家族关系,是俞源村社会发展历史的产物,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第一进三合院的门厅面宽三间,进深八檩,檩前三后四,后檐牛腿托挑檐檩,明间前单步对后双步,月梁两端刻鱼鳃纹,次间用五柱,中柱落地;各檩间施鸱鱼形单步梁,檩两端托以花拱,蝴蝶木固定檩子。第二进三合院正屋宽为七间,进深七檩五柱,底层前檐通廊两尽端设边门与附屋相连。前后进三合院之间的院落之间设院墙,中开大门,墙檐下有长长的壁书题记。前后进两侧厢房为六间二弄,并各设楼梯,厢房底层前檐为前后进相通连的廊子;前院厢房前檐施牛腿。天井地面石板铺筑。硬山两坡顶,五花山墙。主体建筑南北两侧附屋共7座,面向主体建筑相向而建,都有各自的小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
裕后堂屋后的高座楼,为清乾隆末年俞立酬所建,是一个小四合院,七间正屋,入口门厅为三开间,第二层无斗拱。屋前石子铺地,构成美丽图案,其中有太极图两个。据传石子是到附近的溪滩精心挑选,每粒都经毛竹筒套过,所以大小十分匀称,有“五斤石子十五里溪”之说。此屋大门外照墙上的水墨画,其人物山水均有较高艺术水平。
精深楼,清道光二十五年俞新芝所建。此屋有九重门,层层设门是为了防盗,屋前配有花园、藏花厅。天井用二层石板铺就,石板从东南西北任何方向向中间数均为九层,这在中国传统理念中是一个神奇的圣数。地袱也全用精致石板构成,就连安放在天井两边的花台亦用条石制成。整栋屋的石雕、砖雕、木雕的做工都相当精细,木雕尤为突出。雕工细腻,技法圆熟,而且内容独特,有白菜、扁豆、丝瓜等蔬菜瓜果,也有白兔、小狗、蟋蟀、蜜蜂等动物昆虫,显示出主人效法自然、热爱田园山水的人文精神。
下万春堂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俞从岐次子俞林檀所建。平面形式与上万春堂相同,后进院加挡雨板,入口门前有一对旗杆石。民国30年,俞林檀第六代孙俞经受画兰花远近闻名,故称此厅为画家厅。 (下转第7版)
(上接第4版)下宅群以六峰堂为典型代表,除此之外,还有桂花厅等一批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住宅,村口的俞氏宗祠为明清建筑。
六峰堂坐北朝南,因其面对六峰而复名,又因其后有六峰书馆,又名“声远堂”。由主体建筑、附屋、书馆等组成,门前有照壁,壁前为下宅坛(小广场)。六峰堂建筑规模宏大,造作精良,用材考究,雕刻精美,为俞源村古建筑群中的经典建筑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主体建筑由大厅、堂楼、两侧厢楼组成。二进堂楼及两厢由俞天惠建于明末,一进大厅及两厢则由其子俞继昌建于清康熙年间。院墙作四柱三间三楼式,壁面磨砖,花砖垒脊,明间正脊饰吻兽,雕刻华美,门内两侧有旗杆石一对。大厅面宽三间,进深九檩,前后檐施牛腿托挑檐檩,明间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分心用五柱,施月梁,檩间用鸱鱼形单步梁,前檐檩下瑞禽、鱼龙等深浮雕图案极为精美;明间后檐金柱间施排门六扇,次间后檐施花格窗六扇。堂楼为楼上厅,面宽七间,进深七檩,明间前后单步用四柱,底层有五柱,底层前檐廊。厢楼建于明代,面宽七间一弄,进深七檩五柱,前檐施牛腿,底层前檐廊。硬山两坡顶,五花山墙。主体建筑东、西两侧及北侧连有附屋,其与主体建筑之间有骑楼相连通。书馆位于主体建筑北侧,由两个三合院相连而成,均为两层结构。
这一家前后出过两位拔贡,所以大门内外各有一对旗杆石。大门外的一对旗杆石是俞继昌考取拔贡的标志。大门内两侧的一对旗杆石,样式与外面相同,只是形体略小,这是俞继昌玄孙考取拔贡所立。因为长辈立在前,所以玄孙的旗杆石只能放在大门之内,而且形体略小,以体现长幼尊卑的封建儒学思想。
佑启堂(原名桂花厅),为明朝嘉靖后期俞涞第七代孙俞昱建所建。后进有正屋五间,左右各有一个楼梯弄,楼上设香火堂。此房派清雍正前后出了个拔贡俞文焕,康熙末年被宣平知事于树范聘为塾师,于树范之子于敏中于乾隆二年中状元后,亲笔手书“佑启堂”匾额,以赠恩师俞文焕。现存雍正年间宣平知事胡必奇撰文,处州教授周雯书写字画一帧。
俞氏宗祠,这是俞姓家族祭拜祖先等重大活动的公共场所。据家谱记载,为明隆庆元年(1567年) 开工,六年后竣工。俞氏宗祠位于俞源村西部,坐北朝南,面向上宅溪,明代至清代建筑,1949年前曾办过学校,1954年被用作国家粮站,1998年收回归村集体所有。中轴线上自南往北排列门厅、戏台、中厅、寝堂,两侧廊庑、厢房和附屋,占地面积2753平方米。各进台基依次抬高。祠前原有照壁无存,门前立旗杆石四对,大门左右置抱鼓石一对。
俞氏宗祠体量恢宏,院落敞朗,民国《宣平县志》中有“处州十县第一祠”之谓,其戏台亦被称作“八婺第一台”,建筑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门厅民国时经修建,面宽五间,二层,南面设排门,前、后檐施牛腿。戏台平面方形,歇山顶,柱内外两圈用八柱。中厅建于明代,面宽五间,进深九檩,明间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分心用五柱,柱头卷杀,月梁两端刻短鱼鳃纹,檩下托以单拱替木,前、后檐柱头和阑额出斗拱两跳,柱础明、次间用鼓形下垫古镜,梢间用礩形,建筑用材粗大。寝堂面宽五间,进深九檩,檩前五后三,前檐施覆水椽作八檩前双后单步,明、次间用四柱,梢间用五柱,施月梁。前、后天井两侧设廊庑共六间,抬梁式构架。门厅、中厅、寝堂两侧各有庑屋或附屋若干间。马头墙,硬山两坡顶。
在中国传统理念中,宗祠是一族所望。我国历来较重祖先,故一般都把祠堂选在一村之中的最佳地段。俞氏宗祠从总体布局看,位于中水口,来自清风岭由南向北的溪流和经过村里的东溪汇合于祠堂前,而且一水清澈,一水稍混。民谚说“黄龙杂青龙,代代出财神”,此寄寓着对俞氏后代人丁兴旺、财源茂盛的祈求。这也符合《水龙经》由“乙字水”水流吉形,所谓“乙字水影身,家出大朝臣”之格。
前宅群的建筑密度较大,保存质量相对较差,这些建筑大多为俞涞以及俞涞之子俞善卫的女婿李彦兴的后代分别建造。其中有些年代较久远,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李氏宗祠为清朝遗存。
贻燕堂又称李家厅,二进一井,额枋有雕花,气魄不凡,天井较窄,第二进面宽五开间,二层楼,为明代建筑。厅边附家训阁(又名培英书屋),有屋七间,读书房窗格木拼花中四角雕有“读圣贤书”正楷字。养老堂房门前板壁雕有小匾,刻着“养轩斋”三字,距匾上三尺,左右二小圆内雕有“知”、“止”二字。厅边还有三座住宅连成一片,均为李嵩萃在清乾隆年间兴建或修建。
厅下楼,为清乾隆十年李嵩萃所建。有正屋五开间、厢房各两间,两层。正屋明次间保存有造型古朴之花窗,梁、额枋均有雕刻,厢房有花窗。李嵩萃建的最后一幢屋叫朝北屋。有正屋七开间,厢房一间加弄,鹅卵石铺地,山墙为卷棚式。该建筑花窗内容丰富,有琴棋书画,寿字、福字。楼上无雕饰,用竹编抹泥墙,为古代传统做法。
急公好义宅,明代建筑。第一进五开间,厢房各两间。第一层有花窗,倒龙牛腿,礩形柱础,门墙为牌楼式,第二进面宽三开间,两侧各有弄和两间厢房。
大屋,相传为敬三公俞汪建造,后被陶德义矿工起义者(明正统年间)烧毁。俞氏后代在原址上再行建造,仍称大屋,明代建筑。大屋面宽三间和两弄,厢房左右各一间,礩形柱础。
俞涞古宅,明代建筑,三合院式。正屋面宽五开间,两层,前檐廊回廊,左右各一间厢房,重檐,礩形柱础,二楼为抬梁式,装饰简单。下士街香火屋,明代建筑,三开间,无装饰,中间有六扇格扇门,倒龙牛腿,礩形柱础。
李氏宗祠为清代建筑,1949年前曾设小学到80年代中期,1995年设老年协会至今。建筑坐西朝东,由门厅、后厅、两侧庑厅组成,占地面积842平方米。门厅面宽五间,进深七檩,明间前后单步用四柱,前檐施牛腿,次、梢间分心用五柱,后檐设通廊,廊两端各开小门:大门设于明间前檐金柱间,后檐戏台无存。后厅台基高于门厅,面宽五间,进深十檩,檩前四后五,明、次间前单步后双步用五柱,檐柱施牛腿托挑檐檩。两侧庑厅面宽四间一弄,进深五檩四柱,前檐施牛腿。天井地面卵石铺筑。硬山两坡顶,五花山墙。
据传,从前宅过利涉桥的青塘山脚有七星塘及许多建筑,从族谱记载之方位推断,十二间静学斋即建于此地。如今这里已成一片粮田,经实地考察,田埂上仍留存有明朝的断砖残瓦。据此推论,这里与前宅连为一体,曾是俞氏祖先的最早居住地。皆山楼沿西山山势而建,规模宏伟壮观,曾为俞源八景中的“西山暮雨”一景。如今则早已灰飞烟灭,无处寻此遗迹旧踪。
俞源村的整体形态和各种类型的文物建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清、民国等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对于这一历史时期浙江社会发展史的研究和中国宗法制度下农业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来说,俞源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研究这一文化遗产,我们可以窥见这一地区明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演变规律。从这一点来说,俞源村完整形态以及众多的古建筑为我们提供了一批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