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世四节钺(督抚),五部十省八花翎

2013年06月04日 | 阅读:1055次 | 关键词:

解放前,连平县城颜检故居“宫保第”正厅两旁圆柱上,挂着一副笔法十分清秀的对联,其文曰:“一门三世四节钺(督抚),五部十省八花翎。”(节钺(yuè):指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节是指古代地方官授职时皇帝颁赐的旌节,钺是指皇帝颁赐的一种青铜制形如板斧而较大名叫斧钺的兵器,凡是不听将令者皆可斩杀,二者都象征着极大的权力。《礼记·王制》:“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斧)钺然后杀。”)
这副对联看似平平,但要详细解释,也颇为不易。
对联第一句“一门三世四节钺”,意思是:这一家人,三代当中,出了四个做过巡抚、总督的封疆大吏。他们分别是:第一代的颜希深,依次做过湖南巡抚、贵州巡抚、云南巡抚;第二代的颜希深之子颜检,做过河南巡抚、直隶总督、贵州巡抚、浙江巡抚、福建巡抚、漕运总督;第三代的颜希深之孙颜伯焘,做过陕西巡抚、云南巡抚、云贵总督、闽浙总督,及颜希深的另一个孙子颜以燠,做过河东河道总督(东河总督)。
对联第二句是“五部十省八花翎”。
先说“五部”。清代中央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而连平颜氏一门分别有人在除吏部之外的礼部、户部、工部、刑部和兵部等五个部担任过官职。具体是:颜检先后做过礼部员外郎、户部侍郎、工部侍郎;颜培瑚做过刑部给事中;颜希深、颜伯焘、颜以燠分别做过兵部侍郎、尚书等职。
再说“十省”。清朝把全国划分为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和实行盟、旗制度的内蒙古地区。清政府分别设立总督、将军、办事大臣等高级地方官管理这些省区。计有:直隶总督(辖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两江总督(辖江苏、江西、安徽三省),陕甘总督(辖陕西、甘肃两省),湖广总督(辖湖南、湖北两省),两广总督(辖广东、广西两省),云贵总督(辖云南、贵州两省),闽浙总督(辖福建、浙江两省),四川总督(辖四川一省),盛京将军(辖辽宁),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西藏办事大臣,西宁办事大臣。而颜氏一门曾有人在十八个省中的十个省做过封疆大吏。即:颜希深在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做过巡抚;颜检在河南、贵州、浙江、福建四省做过巡抚,而他一次护理两次实任的直隶总督(人称“三次督直”)则辖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颜伯焘在陕西、云南做过巡抚,而他做过的云贵总督又辖云南、贵州二省,闽浙总督则辖福建、浙江二省,将他们祖孙三代重复任职的省合并记作一省,则刚好是湖南、云南、贵州、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福建、陕西十省。
最后说说“八花翎”。清代时,朝廷用颁发花翎(也称赏戴花翎)来嘉奖官员。花翎插在官帽边缘,以示荣耀。花翎是用孔雀尾部的羽毛加工而成的。根据翎尾上似眼状的彩色斑纹的多寡,花翎又分三眼花翎、双眼花翎和花翎三种,没有“眼”的称为蓝翎。颜氏一门曾有八人得到过朝廷赏戴的花翎,共计八支。分别是:颜希深在四川西北高原金川前线时,以转运粮储有功,乾隆皇帝赏戴花翎;颜检在嘉庆七年(1802年)以兵部尚书衔任直隶总督,嘉庆皇帝赏戴花翎赐黄马褂,后又加太子少保衔;颜伯焘在道光七年(1827年)随朝廷大军征讨回疆,因转运粮草及兵马辎重有功,道光皇帝赏赐了花翎;颜培壿,翰林院待诏,诰赠中宪大夫,花翎道衔;颜培文,安徽铜陵、宣城、东流、怀宁、宿松等县知县,军功保举同知直隶州,钦加道衔,宁国府知府,赏戴花翎;颜培高,督粮道,二品顶戴,钦加按察使衔,云南候补道,赏戴花翎;颜培瑚,翰林院检讨,山西、陕西道监察御史,刑部给事中,淮安府知府,淮徐扬海兵备道,钦加按察使衔,赏戴花翎;颜钟俊,三品衔,浙江补用知府,署湖州、台州、定海厅同知,赏戴花翎。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