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庞好农教授趣谈“中外姓氏习俗与称谓文化”
外国语学院庞好农教授在宝山校区J101做了“趣谈中外姓氏习俗与称谓文化”的讲座,外国语学院、钱伟长学院、社区学院、通讯学院和美术学院等单位的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一开始,庞教授以趣味横生的笑话导入了讲座主题,激起了在座师生的强烈兴趣。讲座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提出了名字的重要性,指出名字具有表达愿望、张扬精神和象征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功能,并通过“郝楚芳”、“黄静”、“魏抗战”等例子进行论证。第二部分阐述了东西方取名的差异,详细分析了姓和名位置和构成的区别、中国古代的字和号产生的特点、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的名字特点以及人名与性别的关系等。第三部分进一步分析了英语国家的取名规律,阐释了西方人名与职业、环境、血统、地点等关系,揭示了英语国家取名的趣味性与历史性。第四部分探讨了中西方称谓文化的差异性,不同的场合决定了不同的称谓;对家人、亲戚、同事、官员、陌生人等的称谓在中西方文化中也存在着巨大差异;称谓不当可能会引起误解,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庞教授指出,称谓问题不容小觑,取名和称谓都体现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了解并掌握这些文化差异有利于消解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本次讲座让现场师生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了解中外姓氏的构成与意义以及称谓上的文化差异,有助于避免今后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误区,对提高我们的涉外交际能力和文化包容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