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血液里的姓氏秘密

2013年06月03日 | 阅读:573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不再仅仅是室内情景剧《武林外传》中吕秀才逼死姬无命的哲学问题了。在现实生活中,它已成为一个分子人类学的科学问题。只需要抽两毫升血,就能知道自己祖辈的历史——听起来很玄,但却是真的。复旦大学启动的“基因地理项目”可以借助人类生物技术来解读人类迁移图,还可还原历史的部分真相。

Y染色体信息 能理清血缘关系

郝东(化名)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只需要抽两毫升血,就能知道自己祖辈的历史”。这让他非常好奇,“我很想知道我的祖辈是谁以及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就自愿参加了这个项目试验。”

他去报名参加的试验源于8年前一个宏伟的项目。2005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式启动被誉为人类迁移图里程碑的“基因地理项目”,开始对全国进行DNA样本抽取和分析测试。

上海教委的官方网页称这是“计划在全球建立10个研究中心,采集、分析不同土著居民种群的10万个DNA样本,试图通过研究人体内的遗传标记来勾勒未知的人类遗传根源,将‘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一认知进一步细化”。用复旦大学教授卢大儒的话说,这个项目是“用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人类从非洲迁移到世界各地的详尽路线图”。

复旦大学人类学实验室的严实博士介绍,“人们的姓氏大多继承自父亲,通过Y染色体的基因组片段携带的信息就能理清历史中人与人的血缘关系。”

郝东,汉族,家在辽宁锦州。“家族里有没有闯关东的历史或其他迁徙史?”据复旦人类学实验室的样本库记录,汉族郝姓在东北应该不是本地姓氏。

基因分析可找出共同的祖先

姓氏最早在中国产生,其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主要来源于远古时代各种图腾和地名,“氏”为“姓”的分支,“姓”以别婚姻,“氏”以分贵贱。秦汉以后,姓氏合一,数量大增。据统计,目前中国有4100个不同姓氏。

被众人习以为常的姓氏,在中国通常是维系血缘的隐形纽带。姓氏在宏观上被用于分析群体遗传结构,但是姓氏又并不完全遵从父系遗传。收养、继养、入赘,甚至是避难、战争和政治因素直接改姓,都会让血统不那么的“纯洁”。

以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分子人类学对家族史给出了科学的佐证。“研究Y染色体主干的类型分布,就可以直接追溯家族的父系起源,甚至是民族的迁徙路径。”严实说。

两毫升的血液透露的秘密还不止这些。随着一代一代的繁衍,Y染色体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正是因为遗传基因突变的积累,使得人类父系遗传体系中,距离越远的个体的Y染色体差异也越大。

“通过检测出突变,我们能够分析出同一个祖先的不同支系是什么时候分开的,在哪个时期哪个人那里分开了。”严实介绍。换句话说,同一个家族的不同支系的后代是可以被区分开的,而通过后代的基因分析,也可找出其共同点,推出祖先的基因。

这就像是一棵人类基因的大树,现在的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片叶子,枝繁叶茂看似毫无联系,但是一些叶子长在这个枝杈上,另一些叶子长在别的枝杈上,分叉的时间不同,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关系就有近有远。不过,“无论远近,所有的叶子都将归于一个树杈或者是一根树干”。

解开历史谜团,寻找曹操后人

近年来被议论最多的曹操古墓,谜团一个接着一个:“七十二疑冢”是否存在?曹操后人被司马一族赶尽杀绝了吗?曹操身世是否如流言所说身出夏侯氏?历史的部分真相,终于可以借助人类生物技术来解读了。

“我们已经找到了曹操后人的DNA,也就是说以后找到所有的跟曹操有关系的墓,它的墓主人的身份都可以通过与这个DNA的比对证实真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昇如此说。这是分子人类学科首次携手历史学科解决历史问题。

全国姓曹的有770万,曹氏族谱有285件,还有很多散落人家的没有办法搜集。“我们挑选了八份比较靠谱的族谱,去搜集这八支族系的男性Y染色体的共同变异点。”结果有六支族系的男性Y染色体中多有共同的O2-M268类型样本。

这六支族系分布在不同地域,彼此也都不相识,但是他们的族谱上共同的祖宗都是曹操。“这六支族系祖先交会点在1800年-2000年前,这与曹操生活的年代是大致相当的。”韩昇说。找出共同的变异点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检测曹姓族群的血统是否纯正,更多的是,它提供了曹操的基因特点。

韩昇说,曹氏的DNA变异点与夏侯氏的并不相同,而曹氏也并没有被司马一族赶尽杀绝,反之还枝繁叶茂。不过,并非所有姓曹的人都与曹操有关系。比如,某村的曹姓宗族在验了DNA之后发现,大概每5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实际上并不姓曹。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