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肖姓氏用字勿混

2013年05月29日 | 阅读:30103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萧”和“肖”是两个古已有之的姓氏,萧姓出现很早,据《元和姓纂》、《广韵》、《古今姓氏书辨证》等书记载,殷商贵族微子启本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文王封微子启于宋(今河南商丘南),是为宋国。春秋前期,其支系裔孙大心平叛有功,被封于萧(今安徽萧县西北),因以萧为氏。后世萧姓名人,有西汉开国丞相萧何、御史大夫萧望之,南朝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唐初做过宰相的萧瑀等等。萧姓分布甚广,人口众多,现为中国人数最多的50个姓之一。

肖姓则出现较晚,最早的人名见于汉代。萧和肖都是汉族的姓,但并不同源。汉族中的萧(xiāo)、肖(xiào)二姓,通过几部有关人名的工具书就可以作出一番比较:《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共收明、清两代进士5.1624万人,其中萧姓进士245人,肖姓进士无一人;《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共收辛亥革命前人名5.45万人,其中萧姓517人,肖姓无一人;《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共收公元1840年至今的人物1.0112万人,其中萧姓52人,肖姓无一人。

由此可见,大约从明、清以来直到现在,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社会人士中,萧姓人物占有相当的数量,而肖姓则微乎其微,甚至举不出一个具体的人名来。这种情况反映到词典中便是从明代的《字彙》、清代的《康熙字典》,直到民国时期的 《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和《国语辞典》,它们在“萧”字条下全都收列了“姓”的义项,而在“肖”字条下无一提及。“肖”作为姓氏用字的重新出现,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但它并不是古代去声“肖”姓的复活。

古代汉族萧、肖二姓属于两个不同的姓氏,绝对不能混淆。在现代人名中,除某些少数民族存在肖姓外,汉族已基本上只有萧姓而没有肖姓了。因此凡媒体及书稿中发现肖姓人名时,都必须查核其是否为萧姓之误。原姓确为“萧”者,应一律予以纠正,不能再以“肖”代“萧”。文稿的作者自己必须搞清究竟姓“萧”还是姓“肖”,不应模棱两可。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