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文里的那些事儿 瑞安项氏望族俊贤多
会文里,是瑞安城区一条文化古巷,北接新街、县前,南连南堤街,地处老县城纵轴线上,东与屏星街、所坦街相邻,西与范大桥街、申明亭巷、水心街相通。集云山的水流经西河、午堤河入东濠河,一派水乡风光。而巷弄里诸多历史名人故居、宅第建筑形成了特有的人文景观,构筑了老县城的文化中心。
在会文里巷与南堤街,世代居住着项氏家族。其始祖为项道生,五代时期迁居瑞安县城,繁衍生息,作为瑞城名门望族之一,项氏文脉绵延,精英颇多,与瑞安许峰曹村曹氏、崇儒里陈氏家族鼎足而三,书香门第,学风兴盛。
科甲兴盛 进士辈出
从北宋崇宁五年(1106)项纯孝中进士,至明天顺六年(1462)项秉中中进士,宋明时期,项氏家族儒学传家,先后有11人登第中进士,此外还出了7名贡生。进士、贡生虽是封建科举时代的产物,但它也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家族文化兴盛的表现,一个县城古代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标记。
项氏历代代表性科甲人物中,首先可说的是清嘉庆《瑞安县志》有传的项公泽。项公泽(1201-1270),字德润,小时聪颖,九岁中神童科,声誉县城。南宋绍定五年(1232)进士,知昆山县,兴教育人,积俸资置学田,以充廪膳,为文镌石志之。转尚书省检阅,迁国子监丞兼国子博士,出知台州、安吉州、潮州,俱有政声。官至中奉大夫、吏部郎中。晚年归里,仁爱至义,置田庄以救济族内穷困者和社会贫民,积厚荫德,奉敕建立“会文坊”于午堤桥北巷口,清初奉命迁建瑞安县城东门,易名为“奕世流芳”,会文里巷名由此而来,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项氏代表性进士有项旻。项旻(1430-1485),字崇仁,性聪敏,为文有奇气,读书谈天下事,磊落激昂,为同辈所钦佩。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任福建建阳知县,以廉介自励,敬礼先贤,修筑学舍,表彰节孝,建造义冢,政平讼简,使得民风大有转变,颇有政绩,离任之日,民众夹道相送,还图其肖像以祀。晚号隆山病叟,著有《隆山稿》若干卷。谢铎为他撰《项旻墓志》,清嘉庆《瑞安县志》亦有传。
晚清时期,项氏不但继续出进士,还出了一位“洋状元”。前者为项芳兰。项芳兰(1859-1909),一名崧,字申甫,聪敏文静,入学瑞安名儒孙衣言的诒善祠塾,孙衣言赞其文详整有体要。清光绪二十年(1894)登进士第,后任户部主事,以候补知府分发江西,故有“项太守”之称,著有《午堤集》。其子项肩,民国初考取知事。
项氏最著名的科甲人物无疑是“洋状元”项骧,作为清末社会贤达,他闻名遐迩,凡是上了年纪的瑞安人,大都会知道他的大名。项骧(1880-1944),字渭臣,号微尘,少年早慧,有秀颖之资、通敏之器。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与邵力子、于右任、谢无量、林大同、李叔同等同班,为蔡元培得意门生。后在堂叔项湘藻资助下,去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科,获硕士学位回国。宣统元年(1909)参加清廷留学生殿试得第一名,被誉为“洋状元”,授翰林编修。民国期间,曾三度出任财政部次长,建立各项财政税务制度,为争取关税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不懈努力,受到政府明令褒扬,深受各界赞誉。1930年我国沿海东南遭受大水灾,哀鸿遍野,项骧电告原在哥伦比亚大学同学的美国总统胡佛,呼吁赈灾,获得救援,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1940年项骧与族人项慎初、项荫轩等人捐资,重建修葺瑞安名胜“飞云阁”(话桑楼)。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归家乡,参加瑞安抗敌救援大会,登台演说激昂慷慨,并捐款捐物,激励群众奋力抗日。
读书习文 诗句精工
清乾嘉年间,项氏家族以项霁、项傅霖、项傅梅三兄弟为代表人物,书香弦歌,俊才迭出。项氏住宅庭院也经多次扩建,规模宏大,南临南堤河,西至会文里,东接大隐庐、虹桥,北靠所坦街,庞大的宅院里有楼厅轩阁、台榭亭池,其中亭子就建有珠树楼、水仙亭、耕读亭等,一年四季,花木飘香、景物宜人。
项霁(1789-1841),字叔明,号雁湖,孙衣言之舅,少年童生应试不利,即弃科举业,博览群书,专工诗文,人称“庆光诗叟”,著有《且瓯集》。家建水仙亭,孙衣言作《水仙亭词序》中云:“舅氏三人皆好学能文词”,赞颂项霁家学深厚。项霁爱与名士交游,好友如青田端木国瑚、泰顺董斿、永嘉项维仁等,情谊笃厚。平生喜爱游山玩水,对家乡山水钟爱,为诗歌记之,如写瑞安的《集云山行》诗云:“云山日苍莽,深处不曾经。扪葛怡诗性,纫兰慕德馨。虎声空谷震,龙气一潭腥。欲问金丹要,长镵斫茯苓。”道光年间游平阳南雁荡山,作《南雁山》诗,其中佳句云:“载酒难逢惟夜月,游山最好是秋晴”,就是其中一例。此外还有《万松精舍》“蛤声雄似犬,鬼火远疑灯”等。
项霁之子项瑻工诗词,其孙项方蒨、项方纲、项方良亦爱读书,其中项方蒨是光绪年间岁贡,与宋恕、林庆衍、洪锦标等友好,曾跟从孙衣言学桐城文章义法,著有《七政四余命学》。项方纲是光绪年间举人,奉派游学日本,考察警务,回国后以候补知县分发江苏办理学务,有声于时,著有《警察讲义》等。项方纲少年曾习画书法,中年游历名山大川、遍览故宫所储名家手迹,兴之所至,随意挥毫泼墨,不以市名。项方良之子项骧集其残缣断墨,装成一册,名曰《潜弇碎锦集》。
项傅霖(1798-1858),字叔雨,号几山,清道光年间举人,任富阳教谕,性好学,博览经史,旁涉天文、历算诸书,常夜坐观天空星象。外出爱购古籍图书,家有书籍数万卷,藏于珠树楼,为当时瑞城最大的藏书楼,与孙家玉海楼、黄家蔘绥阁,被誉为晚清瑞安三大藏书楼。项傅霖兄弟三人珍爱古籍,辨证校勘,遍施朱铅,相与为乐,从中切磋学问,彰显先贤,研究永嘉学派事功学说,为清季瑞安永嘉学派之复振开其端,项傅霖治学严谨,将所见所闻记载成《几山笔记》16卷,很有史料价值,孙衣言《瓯海轶闻》多予采录。
项傅梅字茗垞,尊老爱幼,事兄甚恭。小时喜爱读陶渊明诗,好学强识,阅览群书,擅长诗歌,其代表作有《北湖》“不成聚落两三家,近郭烟波石径斜。落日湖心风渐定,蜻蛉飞上水葓花”。其《遣怀》诗云“读书不服官,作诗不求名”,表达了不慕名利、不求仕途、淡泊人生、布衣终身的志向,著有《耕读亭诗钞》7卷。项霁、项傅霖亡故后,项傅梅将水仙亭改名为水仙庵,寄托哀思,常焚香秉烛读书吟诗,作《水仙庵咏落叶》和《石林索句图》等诗,并请至亲好友题句,孙锵鸣曾应约作《石林索句图,项茗垞舅氏属题》诗云:“我舅雁湖翁,庆光老诗叟。踽踽一布衣,名满天一口。叔氏富阳君,家法汉儒守。……二叟相继谢,翁也早闻道。伯仲相师友,蓄书同嗜好。”
再如上文提到的项骧,他生前耽于山水,喜爱旅游,曾历览十一个国家的名山大川,善书法,工诗文,著有《浴日楼诗文集》,于右任题签,其中的乡情诗作清新婉约,意境蕴涵,如《飞云江》:“江山明净似琉璃,一棹击空浪作梯。帆影每随天上下,夕阳稳趁舵东西。潮头来处鸟鸥散,舟脊高时云江低。百丈危滩清见底,浊流无自入清溪。”《重九登隆山寺》“极目平芜草色低,遥天孤鹜落霞齐。危亭面海观鱼跃,败塔擎天堕燕泥。浩日展开新气势,摩崖认取旧标题。及时行乐吾何意,知否渔阳动鼓声。”
项氏家族才士辈出,女才子也不乏其人,巾帼不让须眉,比如女诗人项瑱,资质聪慧,仪容秀美,贤惠淑女,通音律,工诗文,语言隽永,诗意清新,才华横溢,著有《脂学楼诗稿》。
维新变革 实业报国
晚清,维新变革对瑞安影响深远,有识之士倡办新学,兴办地方实业。光绪二十二年(1896),孙诒让、黄绍箕等创办学计馆。次年,项傅霖之孙项湘藻、项芳兰兄弟继之创办方言馆,倡导学习数理化和外文,培养理科和外语人才,后两馆合并为普通学堂(瑞安中学前身),兴学育人,学风大振。两人作为项氏家族承前启后鼎力维新的中坚人物,《瑞安市志》皆有传。
项湘藻(1858-1918),字苕甫,博通时务,以才干见长,创办方言馆之后,协同孙诒让组织富强矿务公司,开发永嘉孙坑矿业,兴办地方实业。后又协同组织大新轮船股份公司,租湖广商轮开往上海、宁波、瑞安间,为瑞安海上航运之开端。又于温瑞塘河创办永瑞汽轮公司,开温瑞内河轮船航运的发端,便利瑞安至温州水运交通,改写过去依靠小船、河厢或夜航船运输的历史,大大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改革创新,功不可没,项芳兰为此撰《创设永瑞汽轮公司碑记》,记叙其事。
1915年,项湘藻又创办通济轮船公司,于飞云江渡口创设轮渡,以轮渡代替舢舨,改变飞云渡口过江人力摆渡的状况,大大减少渡运溺水的灾难发生率,百姓拍手称好。项湘藻逝世后,其实业由其子项沇同、女婿沈公哲继承,陆续创办电力厂和淀粉厂等等。
以候补知府分发江西的项芳兰后归乡专事学校教育,参与创办新学,培育人才,关心社会公益,继承祖辈事业,卓有成效。孙诒让逝世后,他众望所祈,被举为浙江教育总会会长,倡导维新变革,创办新学教育,成绩卓然。
民国期间,项傅梅之孙、项湘藻堂弟项荫轩继续开拓实业,通济轮船公司又开辟了瑞安至平阳、平阳至鳌江的内河汽轮航线,鳌江至温州可乘汽轮直达,等于开通浙南客货轮船航运,有利于浙闽经济的发展,后又开办一些工厂实业。1921年,项荫轩还于南堤街创建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瑞安居民每日照明供电,1925年于城外沙塘底创办淀粉厂,产品销经各地。项湘藻、项芳兰、项荫轩等人维新变革,以实业报国,振兴瑞安工商与文化教育,为古老瑞安向现代化转型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