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氏宗祠

2013年04月09日 | 阅读:1131次 | 关键词:

 

    翁氏故居坐落在常熟古城区的翁家巷内。此宅始建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由两朝帝师翁同龢的父亲、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于道光十三年(1833)购得,作为奉养母亲之所。翁同龢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此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我见到过的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整体建筑较为完整的明清官绅邸宅。

    走近翁家巷,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高高的石坊,石坊上书有“状元坊”三个金黄色的大字,两侧石柱上镌刻着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撰书的楹联。让人顿时有一种厚重的文化历史感,仿佛也在提示游人翁氏府第的显赫基本上是靠科举读书而获得成功的,也是古代大多数文人所追求“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的成功典范。

    进入幽幽小巷,便是粉墙黛瓦、高墙围就的翁氏故居,如今的翁同龢纪念馆。走进宅内,我发现其建筑设计沿袭着我国古代官绅住宅以中轴为主的形制格局,分东、中、西三大部分。我是从中部的大门进入宅内的,沿着中轴线依次为门厅、轿厅、彩衣堂、后堂楼和双桂轩等,为    七进大宅。在东、西轴线上分别为玉兰轩、知止斋,晋阳书屋、思永堂等。这些个厅堂楼轩,让我留下较深印象的要数书房“知止斋”。

    翁心存与翁同龢父子皆喜藏书,延续了六代的“翁氏藏书”,其始于“知止斋”的翁心存。他官居高位,雅好藏书,凭着当时显赫的地位和朋友间的广泛交往,为其藏书提供了便利。翁心存与乡友、藏书家陈揆交往深厚。道光年间,陈揆去世,藏书散佚,翁心存以重金购进其大部分藏书,从而为翁氏藏书奠定了基础。后经其子翁同书、翁同爵、翁同龢继承而扩大,位居清末民初全国九大藏书之列。其中尤以翁同龢的所获藏书最多、贡献最大。翁同龢在京为官40多年,居京期间常去琉璃厂淘书,陆续购进许多好书。其中有嘉庆帝师彭元瑞的知圣道斋藏书,怡亲王死后流散出府的乐善堂旧藏,其中不乏极其珍贵的海内孤本。清末时局动乱,公私藏书多有散出,现存翁氏藏书的主要部分,都为此时购入。其中所藏的一批秘籍,被学界认为“学人仰望而不知其存否的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善本,以国内标准论应属国宝级重要文物,是包括我国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国内外图书馆所无的珍籍”。这些宋元珍籍孤本、善本,如今虽已不存于“知止斋”内了,但这些善本经翁氏后裔的维护和保管已大多进入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馆内被珍藏。翁氏一般藏书,在翁同龢逝世后流散了,但深藏的善本都在天津。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已由翁同龢的侄曾孙翁之熹,将所藏图书分五批共3779册捐献给了国家,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另一部分则由翁同龢的五世孙翁万戈在1949年初运往美国。这部分翁氏藏书也于2000年回归祖国。

    这年的4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上海图书馆举行的翁氏藏书的转让仪式。翁万戈先生让漂流海外50余年的祖传藏本回归祖国,使翁氏藏书善本有了最好的归宿,也足可告慰翁氏先人了。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