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立时崔容强朱黎辉三位专家谈光伏产业

2013年09月23日 | 阅读:78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9月8日中午,应邀参加赛维LDK万吨级高纯硅项目投产庆典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立时,上海交大太阳能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容强,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半导体分会秘书长朱黎辉研究员等三位业界著名专家,就光伏产业现状、前景接收媒体记者的采访。

  记者:有人说光伏发电能量回收周期长,是高耗能产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闻立时:一个发电系统要多长时间才能将它消耗的电补偿回来是值得重视的,这个问题在前两年被个别知名专家拿来大讲特讲,他说太阳能特别具体讲晶硅做的电池,一直到用坏了都还收不回制造它所用的电。我想他们说这个话也不是凭空捏造,关键是看他们是根据什么时候的事实。根据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80年代回收周期是8到10年,90年代是5到8年,2000年以后特别是现在是1到2年。所以那位先生引用的资料应该是五六十年代的资料,这种事根据科学工作者的习惯,要注明文献时间。
  朱黎辉:五六十年代多晶硅的耗能是每公斤五百到六百度电,当时属于改良西门子法的第一代技术,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了,工业硅生产1公斤多晶硅大约160度,多晶硅拉成单晶硅大概是每公斤60度,最低达到30度,电池片大概在110度左右,每公斤可切125×125的七十多片,每片能发电2.5瓦。总的算来,从工业硅到电池片耗电350到400度,所有片子拿去发电,按25到30年的寿命,根据不同地域气候,西藏、内蒙、新疆、青海这些地方日照时间能达到每年四千小时,南方2500小时,平均按3000小时计算,我的算法是每公斤硅发电9000度到13500度,大概是耗电的25倍到30倍,我把它叫再生比,这样高的再生比意味着一年就能收回成本,所以它的回收速度是非常快的,这就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记者:有人说多晶硅生产是高污染产业,并且已经是产能过剩。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朱黎辉:总有人向国家反映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业是高耗能产业和高污染产业。这些人掌握的数据都是五十年代的数据,都是第一代改良西门子法时期的问题,这些耗能到五六百度一公斤,而且四氯化硅和还原尾气都没有回收。而今21世纪,中国的引进和国产的中硅,现在已经做到不污染环境了。中国的多晶硅通过多年的会战和攻关,就是自己的线也可以做到不污染环境。由于前两年多晶硅的效益非常好,确实出现了很多多晶硅生产企业,大部分是不污染环境的,但也有些是有污染环境、耗能高的现象,这些单位应该受到应有的限制,应该制定相应的准入条件,要求他们做好科学发展、节能降耗、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工作。我个人认为,多晶硅仍然还是短缺的,去年中国用了两万多吨才做出257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而去年中国的多晶硅(6N以上)的产量才只有4000多吨,只能满足市场四分之一的需要。
  记住,能源危机是长期的,而金融危机是短暂的。金融危机只要过去,还会迎来太阳能硅光伏产业和多晶硅产业的更大幅度的发展。
  崔容强:有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说太阳能是垃圾能源,是高污染,高能耗,重复建设,没有技术,把多晶硅归于产能过剩,本人对此有不同意见。什么叫产能过剩?去年中国还进口两万多吨多晶硅。所谓那些产能都是从纸面、网络中抄袭而来,有多少可信度,有没有做过实际调查。现在中国还没有使用太阳能就说太阳能过剩,从逻辑性就讲不通。
  对产能过剩与否的依据是什么。比如说国内有一家企业,国家发改委定的产能是1260吨,多少年都没有达到。多晶硅行业存在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行业好的时候确实存在一些困难的时候,有乱七八糟的硅充好硅,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需要调查,把中国的底盘实实在在的摸清楚。

  记者:现在很多人说这个产业很好,但是量太少,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闻立时:提这个问题很有道理,不但东西要好,而且要量足够。资料显示,国际上电力供应到2050年光伏发电大概占到30%,2100年将占到70%。经过这5年的发展,我们看到,全世界太阳能电池的增长是50%到60%,持续不断连续5年增长,在国际的产业上,全世界能有这么大的增长比例是空前。中国太阳能在这5年的速度增长就更惊人。中国是100%到150%,所以中国在07年已经超过了所有国家,那年中国电池占世界产能27%,为1088.6兆瓦,08年又进一步增长,超过37%。
  朱黎辉:去年全球的太阳能电池产能6400兆瓦,中国2570兆瓦,世界第一。
  闻立时:估计两三年后中国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就是世界的一半,08年全世界6400兆瓦,这是什么概念?三峡水电站一年1200万兆瓦,6400兆瓦也就是640万千瓦,也就是说全世界08年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比三峡一半还多,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中国还是世界来讲,都不能说太阳能电池产量太少,三峡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而且水电一般来说比火电大。所以说那些担心的人了解的是比较早的情况,应该是2000年以前的资料,从2000年以后30%左右增长,04年以后就是50%到60%,所以太阳能增长速度是以加速度增长,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因此,我们有信心这样说,从现在开始,五年的时间,太阳能会有很多倍的增长,年产量会以多个三峡这么翻番,所以我想我们完全可以有信心地说,光伏产业在可以预见的十年十五年,它将会有爆发式发展,而不会像很多人担心的量太少解决不了问题,应该说是完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记者:光伏发电成本以后是什么趋势?
  闻立时:对于降低成本,我是持乐观的态度,首先从多晶硅来讲,改良西门子法,这几年中国很多公司还远远没有赛维这么好的条件,他们的设备非常简陋,他们了解国际情况的渠道也比较差,但他们在很多事情上做的也是叫我很吃惊,包括今天讲的一个细的芯棒,怎么样把他做出来,怎么让它长大,好多公司在这方面都有不同诀窍。整个改良西门子法的能量现在还是有高有低,但整体发展还是很快的。所以我们对改良西门子法的提高是充满乐观。
  记者:请说说赛维LDK光伏硅项目成功投产的意义,如何评价赛维LDK?
  闻立时:彭小峰在跟我聊天的时候说过,他想了一夜,最后下决心,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15000吨,这个话他没作解释,我的理解是赛维LDK有这个雄心壮志。在我们国家讲过了三四年,当时他肯定考虑这个做出来时世界第一,现在这个项目是全世界单体第一。第二,他做这个不是随随便便,他做这个技术很高,通过今天参观,无论是能耗,成本还是质量,他们都是比较先进的。在过去,我们国家的多晶硅产业,还没有掌握多晶硅产业的核心技术。所以重要的意义在于不但产量大,而且掌握了核心技术,也就是说LDK目前15000吨项目是国际先进水平,而且从他们目前的布局来看,他们是有决心要以这个作为起点,走向更高的台阶,成为世界的领先。

  朱黎辉:我给LDK如下评价,有这样一些特色:
  第一, LDK通过短短的四五年的努力,其速度是惊人的。由于党和政府的支持,其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可以说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多晶硅企业,LDK的速度令其一年一个样。
  第二, 如果6000吨和15000吨多晶硅都投产,LDK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具优势的光伏企业。
  第三, LDK引进的是国际上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及设备。
  第四, LDK的工艺环节比较全。从精馏、氢化、还原、尾气回收,它是一个全闭环的,全回收的系统。这一点可以说LDK是做的最好、最大的一个单位。做到了闭路循环,这都是我们一再倡导的,它是真正实现了改良西门子法的第三代技术,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
  如果非要挑它的毛病的话,在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它应该进一步加强综合利用,延伸副产品的产业链,比如德国的瓦克在2005年有30万欧元的产值,其中多晶硅10亿欧元,单晶硅10亿欧元,有机硅10亿欧元,各占三分之一。进一步提高效益,LDK可以再综合利用上大做文章。据我了解,这一点赛维已经制定了发展规划。

  记者:国家对光伏产业出台了哪些扶持政策?
  朱黎辉: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先强调,多晶硅在中国的高速发展,是以光伏产业拉动的,前面有三四十年我们做的多晶硅多为微电子服务,例如集成电路,这一块在中国发展速度相对要慢得多,给他2000吨足够用的了。但是由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光伏产业,这是崔教授他们这些专家的功劳了,以100%甚至200%的速度发展,带来了多晶硅的巨大需求,造成多晶硅头几年涨价非常厉害,从2002年的每公斤17美金,涨到去年八月400美金甚至500一公斤,在这种数十倍价格上涨拉动下,带来了中国多晶硅的大爆炸,这应该归功于光伏产业的拉动。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支持的政策,这主要反映在光伏产业上,比如说《可再生能源法》出台,对硅光伏产业有很多的优惠政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今年3月23号由财政部和建设部发出的129号文,关于补贴太阳能电池光电建筑的补贴政策,每瓦电20元,其含义就是做电池的成本就是20元/瓦,只是后面做系统或做组件还要花钱。最近七月份又出来了一个“金太阳示范工程”政策,要求每个省市做20兆瓦的示范工程。 要感谢光伏行业崔教授这几位老专家,他们给我们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如何看待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
  朱黎辉:能源危机是长期的,而金融危机是短暂的。金融危机只要过去,还会迎来太阳能硅光伏产业和多晶硅产业的更大幅度的发展。
  崔容强:事实上大家也都看到我们中国能源危机的影子,石油对国外的依存度已经是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到2030年时,中国的煤也要进口。那么,未来中华民族的复兴要靠什么能源?这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强调的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中国要靠自己的资源来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中国自己最大的能源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太阳能,不是核能。从个人的观点来看中国应该是世界最大的天然的太阳能大国,因为我们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这个资源比德国、日本要好,虽然德国、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安装量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
  第二个是我们的硅材料的资源,现在冶金硅的年产量一般都在一百万吨左右,出口一半,自己用一半,据统计全世界多晶硅的产量到去年为止已经达到四万两千吨,硅材料资源在我国是绝对丰富的。
  (朱黎辉插言:据统计中国已经发现了一百四十亿吨的硅石或者叫做粉晶矿,我们用一万年也用不完,而且硅元素占地壳的四分之一,是地壳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第三,中国是能源出口最大的国家,现在我国的平均能耗还没有达到全球人均能耗的水平,如果我们达到这个水平,可能几个地球的石油还不够我们用,所以中国极大的市场需求就是太阳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伟大复兴能源的支柱就是太阳能。
  鼓励发展高水平的、优质的、低耗的、低成本的多晶硅,满足太阳能电池大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需要。中国能源问题有重新思考的必要,大规模的发展核能,中国有没有浓缩铀的技术,仍然就像石油一样对国外这么大的依存度?对国家的安全风险到底如何需要重新评估。为什么会有人说太阳能是垃圾电,是因为我们国家还没有出台一个非常明确非常有力度的一个政策来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金太阳工程”和财政部的“太阳屋顶计划”,包括发改委在宁夏、甘肃10兆瓦级的项目招标,这三个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三个春雷,雨还没有下下来呢,但是希望春雷以后有实实在在的雨水能够滋润太阳能行业。最近我们也和上海市政府在讨论这些问题。德国人去年安装了150万千瓦,高价去收买太阳能电,一收买就要二十年,德国人傻吗?它这个150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在今后的25年内不需要任何燃料,基本上不需要维护。应该重新审视中国的光伏产业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到前三年国家发改委曾经制定过一个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就是到2010年是30兆瓦,到2020年是200万千瓦。很多实践数据已经证明了一瓦光伏电的能量回收成本的最基本指标,就是一到两年就能回收成本,寿命如果是25年,就会有十几倍的能量增值效益。还可以说,25年以后,它的输出下降了百分之二十,系统就下降了,所以在25年以后,我们给光伏系统再补充百分之二十,它又会是一个百分之一百的发电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初始投资全部回收以后,利用太阳能发的电几乎是不要成本的电,也就是说,我们在未来五十年以后,有可能我们可以用电不要钱了。未来中国的能源供应模式,可以是太阳能发电加上储能再加上智能电网,就能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