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黄帝 唐姓自古“高大上”

2016年03月09日 | 阅读:1349次 | 来源:华西都市报 | 关键词: 唐姓

  说起唐姓,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熟知历史的人会说唐朝、唐人街;如果再说起四川唐姓,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会说四川唐门,这可是武侠小说中一个非常厉害又神秘莫测的武术门派。那么,四川唐姓还有什么呢?估计很多人就不大清楚了。

  全国唐姓总人口如今大约有920万,排在全国姓氏第25位。四川唐姓人口有170万左右,大约排在四川姓氏的第12位,是全国唐姓第一大省,超过了宋明朝以来一直是唐姓人口第一大省的湖南。

  唐的释义:汤沸腾时发出的声响

  甲骨文和商朝青铜器铭文中的“唐”字形,好像在陶缶上面有一个枝条编制的盖子。盖子的作用,是为了陶缶在煮东西时,汤水不会因为沸腾而溢出陶缶。古人在那个时代发明的东西,我们现在还在用。不信的话,您去厨房看看,不管是锅还是罐,是不是都有盖子?

  当陶缶里的汤被煮得沸腾时,里面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古时,“汤”和“唐”音义可通。后来,人们发明的字多起来,每个字都有不同的含义,“唐”字失去了“以陶器煮汤”的本义,从“声响大”被引申为“说大话”的意思了。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唐”的解释是:“大言也。”就是指言语夸诞不实的意思。

  尽管如此,唐作为地名和姓氏,仍然保留了本义。从唐的本义“以陶器煮汤”可以看出,这个氏族已能用火烧制陶器,并利用陶器将生食转化为熟食。在那个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这可是一大文明进步。这个氏族就以制烧陶器的职业作为氏族名称,称为陶唐氏,进而发展出陶、唐、汤、荡等相应氏族。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唐,最终形成了唐国和唐姓。

  唐姓首个来源:出自祁姓陶唐氏

  唐姓的来源比较简单,而且很有渊源,令人肃然起敬。除了其他姓氏常见的改姓来源外,唐姓主要源自尧帝的祁姓和黄帝的姬姓,这两个来源都是黄帝一脉相传的姓氏。看到这里,您是不是顿时产生了一种“高大上”且要顶礼膜拜的景仰之感?

  让我们沐浴更衣、万分敬仰后,先来看看唐姓的第一个来源:出自祁姓(伊祁氏)陶唐氏。

  尧本姓祁,因幼年寄养在伊长儒家,所以又姓伊祁,名放郧。“尧”是他死后,后人给他的谥号,并非是活着的时候就叫“尧”。

  黄帝有个儿子叫玄嚣(少昊),玄嚣的儿子叫蟜极,蟜极的儿子是帝喾,帝喾的次子,就是尧。帝喾死后,尧同父异母的兄长挚继位,把尧封为唐侯,封地在今河北唐县。尧最初住在陶地(今山东定陶县西北),所以大家叫他陶唐氏,又称唐尧。

  尧后来带领部落往西迁徙,来到山西晋阳(今太原西南)一带发展。由于善于烧制陶器,文明程度大为提高,陶唐氏部落迅速壮大,与附近的几十个部落结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向南扩展到山西翼城、平阳(今山西临汾)等地。

  挚不善于治理天下,在位期间政绩乏善可陈。挚自知没有治国才能,主动将帝位让给尧,尧建都平阳。尧死后,继承帝位的舜,封尧的儿子丹朱为唐侯,封地在今山西翼城西南,丹朱成为唐国国君,并一直往下传袭。

  到了夏朝,夏朝第14个帝王孔甲获得了一雌一雄两条龙。据考证,那时所谓的龙,其实是鳄鱼。孔甲找不到能帮他养龙的人,就昭告天下,海选养龙高手。

  丹朱的后裔中,有个人叫刘累。大家是不是觉得刘累这个名字很熟悉?没错,我们在报道四川刘姓的时候,就很隆重地介绍了刘姓的得姓始祖刘累。

  在孔甲还没海选养龙高手前,刘累是一个不名一文的小老百姓。刘累虽然是丹朱的后裔,但已经庶出N代了,就像后来的刘备一样,出自汉室但已是百姓。

  刘累深知,要在社会上求得生存,必须要学一门好手艺的重要性,所以年纪轻轻就离开家乡,到豢龙氏部族那里去学习驯服、驯养龙的本领。学成归来后,他继续当小老百姓。表面上看起来,刘累学的本领没有用武之地,好像是白学了,但谁也不知道,他是在等待时机。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不来了吗?看到孔甲满世界寻找养龙人,信心满满的刘累毛遂自荐,经过层层考试后,成了孔甲的御用兽医,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公务员,转身变成了有编制的国家干部。

  在御用兽医的岗位上,刘累把自己从豢龙氏那里学到的真本事用到了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把两条龙照顾得很好,深得孔甲同志的喜爱。光有喜爱是不行的啊,得有个什么表示才行吧?

  所以,为表彰刘累的功绩,让大家都看到“有付出就有收获”,不能让人才“流汗又流泪”,必须要为此树立一个典范,孔甲赐予刘累“御龙氏”的光荣称号。这还不算,孔甲又送给刘累一个大大的惊喜,封他为唐侯,封地在豕韦(今河南滑县)。这样一来,刘累真的是大发了。

  可惜,好景不长,不知怎的,刘累给孔甲养的雌龙突然死了。孔甲是个出了名的暴君,凡事稍微不如意就拍桌子瞪眼睛,罚款降薪都是小事,搞不好就要把人拖出去砍了。刘累担心这事给自己引来灾祸,不敢向孔甲如实奏报。

  就在这时,身为“美食家”的孔甲,因为成天都吃山珍海味吃得味蕾退化,看到满桌子的饭菜就没心思吃饭,一怒之下,把御厨给杀掉了。大王吃不好饭,就没心思、没精力打理朝政,国家运行就要受到影响,这可是大事情。

  作为下属的刘累,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他灵机一动,想到孔甲同志还没吃过龙肉,他决定给孔甲换个口味,就把死掉的雌龙肉做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呈献给孔甲。孔甲吃后,觉得刘累呈上来的肉真是太好吃了,是他一辈子都没吃过的东西。孔甲一高兴,就叫刘累继续给他做这道菜,他还要吃。

  刘累弄巧成拙,当然不敢把活着的雄龙杀掉,但也不敢违抗孔甲的命令。咋办呢?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惹不起躲得起,刘累脚下抹油,跑到鲁县(今河南鲁山)避祸去了。但还是有一部分家人留在了唐国故地。刘累逃走后,没吃到龙肉的孔甲暴怒之下,收回了刘累位于豕韦的封地。不过,幸亏孔甲很快就死了,没人再去追究刘累的事情。

  商朝建立后,灭了豕韦国,把豕韦那块土地重新封给刘累的后代,其后裔被称为豕韦氏。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刘累的后代被改封到唐(今山西翼城),唐国君主称为唐公。

  周成王继位后,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朝政,引发“三监”之乱,唐国愣头愣脑地跟着起哄。周公旦在平息“三监”的叛乱中,顺手灭掉了唐国,把唐公强行迁到杜城(今陕西长安东南)。这事还没完,唐公的爵位从公爵降为伯爵,史称唐杜氏。此后,其子孙就以唐为姓。由于唐国位于晋地(今山西境内),史称这支唐姓为晋地唐氏。

  周昭王时,改封刘累在鲁县的裔孙为唐侯,封地在唐州方城(今河南方城),负责对尧的祭祀。鲁定公10年(公元前499年),楚昭王灭唐国,其子孙也以唐为姓。这支唐姓与晋地唐氏同出一脉。

  唐姓第二个来源:出自姬姓叔虞

  再来看看唐姓的第二个来源:出自姬姓叔虞。说起来,这个来源也是出自帝喾的血统。帝喾有个儿子叫弃,是尧的弟弟,尧继位后,把管理农业的官职“后稷”封给了弃,所以后人也叫弃为后稷。

  此后,弃的后裔一直继承“后稷”的官职。到了夏朝,不再设置后稷官位,弃的后裔失去了后稷之职。后来,弃的后裔公刘迁居到豳(今陕西彬县),姬姓周族逐渐兴盛起来。又过了数代,传到古公亶父。亶父有3个儿子:泰伯、虞仲、季历,季历的儿子叫昌,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在此前报道四川吴姓时,讲述了泰伯、虞仲的故事,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叔虞,字子于,姓姬,名虞,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亲弟弟。为什么不叫虞,而叫叔虞呢?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古时,为区分多个弟兄的长幼秩序,用“伯仲叔季”来标识。老大叫伯,老二叫仲,最小的叫季,除开老大、老二、最小的,其他统统叫叔。如果只有3个弟兄呢?那就略去叔,老大、老二、老幺分别叫伯、仲、季。

  据说,叔虞的出生很有神话色彩,是上天意志的体现。当年周武王做了一个梦,梦到天神对他说:“余命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果然,叔虞出生后,手中有“虞”字形的胎记。周武王顺应天意,为他取名为虞。这样的神话传说,在中国的古籍中十分常见,从《尚书》《诗经》到二十四史,都有多个记载。大家不要纠缠于是不是真的,就当作故事看看好了。

  周武王驾崩后,年幼的姬诵继位,就是周成王。话说周公旦灭掉唐国、迁走唐公不久后的一天,周成王和叔虞一起玩耍。周成王把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随手送给叔虞说:“这块玉圭给你,你去唐国做国君吧!”

  当时,天子身边随时都有一个史佚(史官),把天子说的每一个字、每个动作都记录下来,以此作为史料,而且不得更改。史佚听周成王说出这句话后,就请他选择吉日立叔虞为唐侯。

  周成王不以为然地说:“别当真啦,我不过是和他开个玩笑而已嘛。”史佚认真地说:“天子无戏言,开不得玩笑。您说的每一个字,我们都要记在史书上的哈,改不掉的哦!”周成王无奈,只好封叔虞为唐侯,把刚灭掉的唐国作为他的封地。这就是著名的“剪桐封弟”故事。

  这个故事,在《吕氏春秋》《史记》《说苑》里都有记载,内容大同小异。这个故事引发了很多争议,焦点在是否真实上。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张颔从古文字角度认为,金文中的“桐”字与“唐”字字形相近,“剪桐”可能是“翦唐”的误读。如果是“翦唐”的话,周成王在翦除旧唐国后,将亲弟弟叔虞分封到那里,还比较能够说得过去。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得从当时的社会局势说起。旧唐国处在群山环抱中,以景霍为城,以汾水、浍水、涑水为渠,北、东、南三面是戎狄部落,还有与周人交错杂处的其他部族,对周朝颇有威胁。周朝灭掉旧唐国后,需要一个有能力、能让周王室放心的人去治理那个地方,切实履行“以藩屏周”的职责。无论从哪方面考核,周成王的亲弟弟叔虞是不二的人选。亲不亲,一家人嘛。

  叔虞封唐时,周成王在《唐诰》中,对履新的叔虞同志提出了殷切希望,叫他不要辜负了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到了那边后,务必要切实履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大政方针。所谓“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是指要用夏人的传统制度去约束夏民,以戎人的规矩去驾驭戎人。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个周朝针对少数民族的灵活国策,很有前瞻性。

  叔虞肩负光荣的历史使命,打点行囊,告别亲人和故土,满腔热忱地来到唐国。他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深入群众走基层,发现人才用贤人,领导人民积极开发水利,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很快让当地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成为百姓拥戴的贤明领主,形成了历史上长达700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

  后来的唐太宗在《晋祠铭并序》中说:“德乃民宗望惟国范,故能协隆鼎祚,赞七百之洪基,光后维城,开一匡之霸业。”极力颂扬和推崇叔虞的治国方略和德政。

  叔虞死后,他的后裔修建祠堂祀奉他,就是现在晋祠的前身唐叔虞祠。晋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山西的重点风景名胜区。

  叔虞的嫡长子燮(燮父)继承唐国的侯位后,迁都到晋水旁边。经过上级批准,改唐称晋,晋国又被称为唐晋国。燮父成为晋国第一任晋侯,唐叔虞被尊称为唐侯晋王。山西如今简称晋,就是由此而来。因叔虞所受封地原为唐国领地,所以山西也被称为唐晋。但是,叔虞的庶出子孙仍留居在唐国故地,后来以唐为姓。

  燮父建立的唐晋古国,历经了729年。传到叔虞第27世孙晋静公(又作晋靖公)手里时,魏、韩、赵3家分晋,10岁的晋静公被贬为庶人。在身边人的安排下,晋静公带着一帮遗民离开晋国,迁到洛阳前排楼居住。晋静公在洛阳更晋复唐,改姬姓为唐姓。由于晋国已经不存在,在常人看来,晋国似乎已经不再昌盛。晋静公可不那么想,不认为“晋灭不昌”,反而说“晋昌”,并把“晋昌”作为唐姓子孙后代的郡望。这支唐姓,因晋静公改晋复唐定名“晋昌”,史称晋昌唐氏。

  春秋时期,燮父裔孙被封在另一个新的唐国,位置在今湖北随县西北的唐县镇。由于靠近楚国,新唐国势力又弱,很快成了楚国的属邑。鲁定公5年(公元前505年),新唐国被楚昭王所灭,新唐国的遗民及其子孙就以唐为姓。这支唐姓位于楚国境内,史称楚地唐氏。

  此外,还有少数民族改唐姓的。《后汉书·南蛮传》中说,东汉时,住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有一个叫唐丛国的小国。东汉永平年间,唐丛国与白狼国等100多个小国,人口600多万,向汉朝臣服。后来,蛮夷王唐缯等人带着部落17万人向内地迁移,汉政府给他们颁发了金印紫授等诸多赏赐。

  东汉末年,住在西北地区陇西一带的羌族中,也有唐姓,陇西羌族名将唐蹄就出自这支唐姓。

作者: 佚名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