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初年名臣——芮昌龄(宝坻东门第五代)
芮昌龄是芮质任的儿子,芮元采的孙子,芮元采的父亲是芮钟的儿子,也就是说,芮昌龄的爷爷正是芮钟的嫡系子孙。
他们的直系嫡传先后顺序应该是:
一代 二代 三代 四代 五代
芮钟—芮谱—芮元采—芮质任—芮昌龄
芮钊和七弟芮钟都是宝坻县芮氏家族东门的始祖,宝坻芮氏家族分为东门和西门,东门为长。我们唐山市滦南县倴城镇芮氏这一支是东门的后裔。但具体倒是芮钊后人还是芮钟后人,已不可考证。宝坻县西门的芮氏始祖是芮钊的六弟芮键、八弟芮铜。
芮昌龄,字与三。由岁贡任京卫武学训导,顺治初,征曲周知县。时李贼所授伪官犹在,闻昌龄,遁去。入城,密伺大猾之为贼诇者,捕诛之。乃缮城修堡,修荒政,招流民。大兵方驻广平,刻日辇刍粮输入,兵籍以济。擢知商州。州城七破于贼,卫舍俱废,鸡犬无声。昌龄至,设法招徕入城者,方得五六十家,而贺珍之。乱又作,乃能激励其民,与之坚守。贼乃引去,因请陕督孟公假兵三千,俘二只虎贼党。两院交荐,再转庐州同知,驻无为州,会有文洲池之役。还至泥仪镇,闻土贼伺闻攻城,急遣水兵数道分击,大破之。擒其渠萧凤鸣、邢老虎等。江院王公叹其才,令兼摄巢篆,绥抚残黎,缓政恤狱,三月而诸务就埋。已丑召见,遂请假不复出。构小轩名曰:“静致”,与子弟读书其中,邑才俊时请业焉。居久之,卒。(宝坻县志民国版)
大意是,芮昌龄,字与三,科举考试进入京师国子监学习后,担任京师武学训导,顺治初年,被朝廷任命为曲周(今河北邯郸地区)知县。当时,曲周地区明末李自成残部任命的官员还在,听到芮昌龄即将到此赴任,纷纷逃跑了。进城后,芮昌龄偷偷的派人侦查刺探其余人的行动,之后一网打尽。之后及时修缮毁坏的城池,抓紧办理各种政府政务,并积极招徕被战乱侵袭四处流浪的百姓。当时朝廷的军队驻扎在广平,芮昌龄抓紧时间派人运送粮草给军队,以保证军队的供应,稳定军心。之后,芮昌龄又改任商州(今陕西西安附近商州)知县,商州城池曾经在明末李自成起义当中被七次攻破,百姓的房屋以及一些军事设施完全被战争摧毁,城中城外了无人烟,一片萧条荒凉景象。对此,芮昌龄想方设法招抚流浪乞讨的失散百姓,也仅仅招徕五六十户人左右。人虽然少,但是也当宝贝一样特别珍惜异常。不久,战乱又起,昌龄积极鼓励军民共同坚守城池,最后,敌人退却。芮昌龄又找到陕西都督孟先生借兵三千,不久在军民努力下,抓到两名叛乱人首领。后经举荐,芮昌龄转任庐州同知,驻扎在无为州,之后文洲池战役开战,芮昌龄则返还泥仪镇,得到消息说有一伙土匪准备攻打泥仪镇,马上派出几路水军分别攻打,不久把土匪全部歼灭,并抓住匪首萧凤鸣和邢老虎等人。当时浙江府院王先生很钦佩芮昌龄的才能,又让他监管巢篆(今安徽)地区事务,芮昌龄到任后安抚黎民百姓,减轻人民负担,对各种各样的诉讼案件一一过问仔细调查,不到三个月,所有政务便步入正轨,井然有序,已丑年,朝廷再次召见芮昌龄时,芮昌龄便以身体不好为由请假不出回到家乡。在故乡,他修建了一所小书房并命名为“静致”,大约取诸葛亮“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之意,和家族子弟晚辈们在小屋中读书为乐,不仅如此,当地的其他读书人也常常来此拜会,探讨学问,在家乡住了很久,并在故乡逝去。
芮昌龄曾经参与修建文昌阁和长辈芮质田一起,在康熙版《宝坻县志》62也《修建文昌阁碑记》中曾提到“甲子冬文学芮与三昌龄等征吾言以记。”与三是芮昌龄的字,古人习惯字名联说,所以称芮与三昌龄。当年文昌阁在芮质田的主持下修建完毕,于是请文人张奇勋写文章纪念此时,芮昌龄当时还在读书,而且读得很好,所以被委派去请张奇勋。这也被作者写进文章。另外,芮昌龄还曾经参与修建一些名人祠堂,在康熙版《宝坻县志》67页《万邑侯生祠记》一文中提到:“邑绅芮昌龄等庠士皆欲速相祠。”大意是说芮昌龄等人都希望早日建成当地名人乡贤的祠堂。不管是否当官,芮昌龄都时时刻刻的做着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因此,在官场和乡里他都获得很好的口碑。在宝坻芮氏住地有芮昌龄的一座牌坊,这也是国家对他的一种认同和表扬。
祖孙父子兄弟坊:为知县芮元采、芮质成、芮质田、芮昌龄立。
同辈人员有芮昌宗、芮昌甲、芮昌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