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文化同根源:探訪施氏大宗祠
作為僑胞和台胞的重要祖籍地,福建晉江將「根」的情結酣暢直白地表現在了對宗祠的重視上。「閩台文化同根源」主題「走基層」採訪活動的第三站,我們來到了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的施氏大宗祠、靖海侯府(施瑯紀念館)。
宗祠文化與姓氏文化密不可分。一座宗祠,是一姓族人繁衍生息的見證,也是當地氏族人文歷史的承載。在晉江,大大小小的宗祠成千上萬,而衙口施氏大宗祠能于2006年「脫穎而出」晉陞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僅在於它的保存完好,更在於它所承載的一段與統一台灣休戚相關的厚重歷史。
衙口施氏大宗祠始建於明崇禎庚辰年(1640年),後因清廷「遷界禁海」劃沿海三十里為無人區,居民遷走,施氏一族分析離散,祠堂也毀於兵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瑯平定台灣後,清廷展界,海禁開放,居民開始陸續回遷,在廢墟上重建家園。為平台立下大功的施瑯便在原祠堂的故址重新建造,從那時起,這座施氏大宗祠屹立在此三百餘載。
踏入靖海侯府,最強烈的視覺衝擊莫過於琳瑯滿目的匾額。據施瑯紀念館副館長施能忠介紹,府內的匾額有24塊之多,「勳德齊班馬范曹」、「忠勇性成」、「勳庸懋著」、「天下第一清官」、「彰信敦禮」、「錦堂萱茂」等額,都源自康熙皇帝諭嘉或書賜施家之文。而在施氏大宗祠內,正廳西側一方相傳為康熙皇帝御賜的「百世字行」黑頁巖碑刻更是令人叫絕:「卿仕際應侯,文章慧業修。至性能純養,正心得自由。恬淡明素志,寧靜似先猷。高風崇古樸,雅化尚溫柔。黃甲元吉迪,青簡大名留。克已存恭敬,定交允嘉謀。思寬愛式廣,善足澤常流。深藏抱偉器,遠識抒全籌。河山銘竹帛,冠冕紹箕裘。傳芳長衍慶,錫祚歷韆鞦」。施能忠説,這是他們家族的輩分順序表,從施氏十二世開始使用,他自己是二十四世「能」字輩,而家族現在已經傳至三十世「自」字輩了。
靖海侯府所體現的閩南傳統建築另一大特色是「出磚入石」。清初,受到清政府長達四十年「遷界」政策的破壞後,閩南沿海一帶已是廢墟一片。1863年施瑯平定台灣後,奏請康熙皇帝廢除「海禁」,讓老百姓重建家園。「海禁」廢除之後,當地居民就地取材,用廢墟上的雜石和磚瓦作建築材料,以相間堆迭、砌築的方式建房,這種砌築形式後來便被稱為「出磚入石」,也就是「金包銀」。
據施能忠介紹,施姓入台,始於唐代元和十五年(西元802年),進士施肩吾首入澎湖,他率族人到澎湖開墾商貿後移居台灣南部。而後明、清兩朝,施氏族人舉家帶口,兄弟相攜移台進行開墾、商貿等活動。到了康熙、嘉慶、光緒年間,大量鼓勵移民開發台灣,施瑯將軍對開墾一甲田園,獎勵一頭牛、十五兩銀。施瑯族侄施世榜任台灣兵馬指揮都司期間,用15年時間,耗九十萬兩白銀引進大陸的水利技術建成「八堡圳」,灌溉面積27萬畝。現在台灣的「將軍陂」、「將軍鄉」、「將軍澳」、「施公祠」等地名,就是為了紀念施氏父子在台灣墾殖史上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