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宓氏家族也有春晚
我发一段文字和几张图片,参加“报春节新闻,赢快报十年陈”活动。
我老妈姓宓,在兄弟姐妹六人中排行老大,难得家族成员大部分在杭州,每年初一晚聚餐(轮流做东)已成为家族的传统保留节目,至今已延续两轮十二年了,从最初的两桌(第一轮还是真正的家庭聚会,在做东的成员家里聚会),到现在四桌(不在酒店,已没办法聚会了),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成员加入到我们的大家族里来。今年本来是第三轮的第一家,又该轮到我妈了。考虑到第一代年事已高,且各家经济条件的差异,经与表弟妹们商量后决定,自今年起,我们的家族聚会也作适当的改革:成立组委会,由各家第二代成员组成,商议每年聚会地点、形式等具体内容,费用采取自愿捐助、部分分摊等方式筹集。为减轻长辈们的经济负担,倡议取消给第三代的红包,代之以聚会时,由组委会准备适当的玩具作为节日的礼物统一赠送等。
今年是改革创新的第一年,我们印制了精美的抽奖券,淘了些磨砂杯、保温瓶等日用品作奖品,还事先准备了一些小节目(大部分由第三代表演),年初一晚上在吴山铭楼四楼一个包厢热热闹闹地进行着我们的家宴,由老妈这辈每户推选一人作抽奖嘉宾,说说新年寄语,谈谈获奖感言,穿插着第三代们充满童趣的表演,气氛不亚于春晚文艺表演,连训练有素的服务员都被我们感染了。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最后一等奖奖品(加湿器)由抽奖人——我老爸颁给我表弟(大姨的儿子),你瞧,他拿着奖品的样子多得意,当然最后皆大欢喜,没中奖的人都拿到了一份安慰奖——每人一套水杯,临别时大家已在期盼下一次聚会了。
记者李静:昨天,何女士掰着手指数了半天,肯定地说一共来了32人。除了表妹一家三口在加拿大,一个19岁男孩去参军,其他家庭成员全部到齐。第三代孩子中,最大的就是那个参军的男孩,最小的才一周岁。
问三桌酒席一共花费多少?她说,过年过节标准不能太低,每桌两千多元。
抽奖的小礼品有:一等奖,加湿器一台。二等奖,两套陶瓷茶具。三等奖,三个保温瓶。人人有奖,卡通水杯和磨砂杯。何女士说,她准备的这些礼品价格不贵,加起来才几百元,又实用。拿到奖的人欢天喜地,都要捧着奖品拍照留念。
“抽奖券是单位印的。我们单位搞年夜饭,要印抽奖券,我就把内容修改了一下,让他们帮着多印了50张。抽奖数字也是我想的,88开头,讨个喜庆。”
她说,入席前,每个人把手中的抽奖券副联放进盒子,抽奖嘉宾由每个家庭选出代表。聚餐结束,长辈们还把抽奖券带回家,留作纪念。
“我们今年改革创新,不给小孩子分红包,但有的长辈已经准备好了,有100元、200元的。他们笑着说,最后一次。”
何女士母亲74岁,在姐弟六人中,排行老大。六姐弟都住在杭州,因为上了年纪,除了参加婚宴、清明上坟偶尔聚一下,平时很少互相走动。但十二年来,大年初一聚餐是六个家庭雷打不动的约定。
往年的聚餐很传统,长辈压力也大。何女士说,改革后,明年可以尝试去吃自助餐,“让家庭聚会更加轻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