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麦氏源流初探》

2013年06月10日 | 阅读:1371次 | 关键词:

麦氏发祥地为广东南雄县。《雄州古今》(南雄县志办公室编)刊《隋将麦铁杖》一文说:“麦铁杖不仅是陈朝的反抗者,隋朝的宿国公,他还是我国麦姓的始祖。”唐朝刘恂《岭表录异》载:“今麦氏,皆其(指麦铁杖)后也。”现存清代我县麦耀鎏编的《始兴成安堂族谱》,更详尽地说明了这一点。

 麦铁杖(公元538年生,62l卒)隋朝:“始兴(南雄百顺)人。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开皇中除车骑将军。从杨素北征突厥,击汉王谅,每战先登,进柱国。辽东之役,请为前锋,力战死,谥武烈。”(见《中国人名大辞典》)

铁杖有三子:孟才居长,拜武贲郎将(事迹亦见《中国人名大辞典》),一直留在中原生息蓄衍。经几百年传至宋代麦三璧,生必荣、必秀、必达、必端、必雄五兄弟,统称“五必君”。据《始兴成安堂族谱》载:“五必君系出铁杖公之后,世为南雄珠玑巷沙水村人。自宋失其政,金人南逼,烽烟告警,于戈扰攘之秋,于是兄弟五人,由南雄迁徙广州分居各县是也。”他们先返故乡南雄珠玑巷,遂挈家口向广东南部迁徙。

 老二必秀来至南海县西开基(北去广州白鹤洞不远)。不久,他的长子麦挺芳便携妻子龚氏改迁麦坑(位于今南边区陆坑村之西一里许)。他原名倜庠,号禄源,南宋淳熙戊戌年(1178年)中进士, 官至六部郎,死后葬乐平区格坑乡南头岗。挺芳有五子,均在三水长大,后觉麦坑“风水”不佳,遂不敢久留,弃为荒壤,子孙分徙别境,据说麦坑至今残址犹存。

 现将麦挺芳五子派脉分录于下:

1.长房子发公,携子麦广达于南宋嘉熙年间迁至竹山岗乡麦村开基。再传四代,元朝至正年间另分支麦永秀到南边保安乡小洞落籍。

2.次房雄发公,为今日黄塘乡的涡边、保安乡的麦岗、陆坑乡亨尾麦家巷、烯冈乡的山烯以及芦苞麦街的始祖。原来麦雄发离开麦坑后,初迁南海西樵大洞凤山,至南宋赵扩宁宗年间,与妻卢氏迁回三水兰村(即今涡边)开村。(注:上述的烯字(其原字为:‘土’字旁右边加一个‘布’字)

 他的长子仁达有三子,其中二子麦子清于元朝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由兰村始迁社岗,后再迁古塘。到明朝朱洪武初年有孙名麦昆玉,李坑李姓人招之为婿,遂留李坑一巷(即今之亨尾麦家巷)定居。生孙麦法泰、麦法盛,法泰仍居亨尾,法盛迁保安乡麦岗村。

 雄发次子显达,初与夫人黄氏以及儿子麦梅、麦杖迁回南海西樵大洞凤山。其后约在元朝成宗大德年间,麦杖儿子昌奇折回三水,为珊圃(即今南边烯(原字为:‘土’字旁右边加一个‘布’字)岗乡山墒(原字为:‘土’字旁右边加一个‘布’字)村)的开村始祖。麦昌奇传至第五代,除麦如山仍留山烯,麦如海、如善、如盛、如聚兄弟四人齐去芦苞叶岗,后再迁芦苞麦街,其时已是明朝正统年间的事了。

3.三房胤发公,分居外县,其后不详。

4.四房长发公,字半江,分居南海江尾。

5.五房祥发公,离开麦坑初居古驿、横江,他的儿子麦绍丰,于南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年)迁董粟乡麦村。

 绍丰育二子,分两支派脉蓄衍,长子汝明留.董粟,至重孙麦永盛在元朝至正年间迁西南镇附近沙头村,其兄永茂仍居董粟。

 绍丰次子汝懋不愿久留董粟,近年转回南边伯祖雄发公开创的兰村沼村入籍。……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