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的陆氏宗祠
在三楚佛教旅游胜地东方山上,有一座历经千年风雨的陆氏宗祠。说起陆氏宗祠,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陆迥承诺的一袈裟之地
陆迥,字伯高,唐代名相陆贽之弟,生于唐元宗八年(公元720年),公元740年进士及第,荐任磁洲刺史(今安徽境内),后迁任朝廷五马大夫。任职期间多次视察湖北铁冶,见东方山下依山傍水,地广人稀,景色迷人,于是在此广为置业,购买山场田地,携带子孙来此地落业。公元790年,辞官归田,放牧安度晚年。
公元804年,南岳云游高僧智印游历到东方山,见此山景色秀美,又恰遇陆迥和薛珂正在放牛,遂上前询问此山山名及两位老人姓氏。得知此山名叫东方山,二位老人一个姓陆一个姓薛。他想起出发前师父“遇东方则止,遇青白则住” 的嘱咐。东方,即东方山,陆与绿谐音,绿即青,薛与雪谐音,雪即白。此地正是结庐修炼的好地方。于是他又问道:“此山归谁所有?我欲化一袈裟之地作修炼道场,不知可否?”陆迥忙回答:“此山属我所有,大师有心在此修行,听从尊便。”智印双手合掌口中念道:“阿弥陀佛,贫僧多谢了。”说完,脱下袈裟“呼”地一扔,一件小小的袈裟变得大得不得了,黑乎乎罩住了九座山峰。陆迥大惊,忙说:“请大师大发慈悲,我的儿孙还要在此地放牛牧马,留一些地盘吧!”智印哈哈大笑,把袈裟轻轻一提,九座山峰又露了出来,只盖住揽胜垴和曼倩垴中间的一道狭峪,说道:“只此足矣。”从此,这块钟灵毓秀之地就成了禅关。智印对陆迥赐基建寺非常感激,说道:“吾留一偈以酬雅意,今生富贵,万代留名,任取其一。”陆迥意取万代留名。智印再次说道:“汝兴我兴,子孙繁昌。”后来两人交往甚密,情投意合,结为方外之交。
起造陆氏宗祠
公元812年,智印圆寂,其骨被安放于东方山上的多宝塔中。7年后,享年99岁的陆迥去世。其后人为了继承陆迥与智印友好传统,将陆迥的塑像供奉在多宝塔中。
北宋中期,大约公元1100年前后,东方山香火越来越旺盛,陆迥后裔也已达数万,为了祭祀方便,陆氏后裔在祖师殿后余基起造宗祠,名为“大士阁”,阁有三大间,正中供奉着陆迥的沉香木雕像。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的一场大火,将整个东方山的梵宇建筑焚成一片废墟,“大士阁”也未能幸免。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陆氏后裔集资在“大士阁”的废墟上建起了建筑面积达六百多平方米的“陆氏宗祠”。祠堂由16根木柱落脚,大型神龛雕龙刻凤,两侧是精雕细琢的汉白玉圆门,圆门上方用篆体撰写的“腊梅”“秋菊”清丽秀美,至今清晰可辨。青砖布瓦,屋檐山脊耸立,12座雄伟檐垛,显现出宗祠的恢宏气势,时与大雄宝殿和祖师塔殿并称为东方山三大建筑。
其后,陆氏宗祠又历经三毁三建。最近一次是在“文革”期间,陆氏宗祠遭到了毁灭性的洗劫。祠堂大门两旁近900年的撑石鼓、玉狮子被粉碎,几百年的神龛浮雕被破坏得残缺不全,供奉了数百年的陆迥塑像被劈成了木渣,千年神轿幸亏被陆柏林庄的村民夜间背运下山,藏了起来,得以保全。党的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陆氏宗祠才得到了修复和改造,重现了昔日的风采。
陆氏宗祠的文化价值及保护
据文化部门考证,陆氏宗祠是我省为数不多、历史悠久、传承完备、底蕴深厚的古祠堂之一。它对于研究汉唐以来的吴楚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陆氏宗祠始建于北宋中期,历经宋、元、明、清46帝,有近千年的历史,这在荆楚大地上是屈指可数的。现存的宗祠,宽28米,深16米,顶高18米,檐高10米,属砖、石、木结构。墙体是古分砖灌泥浆筑成,厚度0.33米,大门、两侧圆门、天井、台阶、柱脚等由上好的青石和汉白玉雕嵌而成。大殿16柱落脚,两侧厢房分别是8根大木头落脚,屋顶是12柱檐垛,大殿内外梁柱及神龛大都是龙凤、人物浮雕。祠堂内留存的轿、椅等大都在数百年以上。陆氏宗祠虽经几毁几建,但江南徽派的建筑风格依旧保存完好,基本代表明、清两代土木工艺水平。
目前,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长远的规划,陆氏宗祠正逐渐丧失其原有风貌。因此,做好陆氏宗祠规划和保护工作刻不容缓,这不仅是对古代建筑艺术的留存,而且是对一段文化和历史的拯救。为此,下陆区卫文体局正在紧锣密鼓做好陆氏宗祠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整理和挖掘其文物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