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会大忠祠

2013年03月30日 | 阅读:839次 | 关键词:
  宋朝自高宗赵构南迁临安(今杭州),国力渐弱,金、元先后入侵。朝廷不思抵抗,只想通过议和求得苟安。至恭宗赵显登位(1274年)一年多,元兵即侵入临安。1276年5月,张世杰等拥赵昰(端宗)即位于福州,册封杨淑妃为皇太后。后来元兵追到福州,帝昰逃到潮洲。不久,元兵又追到潮洲,帝再次南逃,1277年12月逃到井澳,1278年3月逃到硇洲(今湛江南之硇洲岛)。4月,帝昰病死(年11岁),群臣又立赵昺即位于硇洲。昺才8岁,以陆秀夫为左丞相,文天祥为右丞相,张世杰为太傅,迁行都于新会崖山。1279年正月,元军张弘范、李恒率兵追至崖山,元军南北合攻,宋军兵败。陆秀夫背幼帝赵昺投海于奇石下,杨太后闻知帝昺己死,亦扑向大海,壮烈殉国。后宫及群臣也纷纷投海殉国,海面浮尸10余万。
 
  中国历代封建皇朝亡国的遗址大多寂寂无闻,只有南宋亡国的遗址新会崖山独放异彩。这是因为南宋君臣和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在崖山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正气歌,在崖海凝聚了爱国主义的民族魂。
 
  明朝推翻元朝后,新会人民对南宋末年的杨太后、少帝赵昺、以及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宋军将士,面对强大的异族入侵,在崖山誓死抗战、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极为崇敬。为树立民族正气风范,佥事陶鲁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即南宋亡后190年)上奏朝廷,获准在崖山宋末行都遗址建大忠祠,以纪念临危受命,坚贞不屈的相国文天祥、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明治四年(1491年)十月,户部侍郎、前广东右布政刘大夏出巡到新会。陈白沙陪他乘船游览崖门,凭吊慈元殿遗址。他们商议在大忠祠上方,即杨太后住过的故址建一座慈元庙(俗称国母殿),以纪念壮烈殉国的杨太后。三江乡乡民赵思仁以自己是宋宗室后裔,请求由他出钱办理兴建慈元庙。刘大夏允许,陈白沙当即表示愿为慈元庙作碑记。慈元庙建成后,陈白沙晚年扶病用自创的茅龙笔,按史实与民望,亲自撰写了600多字的《慈元庙碑记》。此碑字体苍劲雄浑,枯润有致,蔚然成家,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物价值和艺术生命力,被史学界、书法界誉为“岭南第一碑”。此碑现存慈元庙里。此后,至明嘉靖22年,邑人又倡议在慈元庙右侧建忠义坛(义土祠),以纪念抗元死难的宋军将士。至1922年,广东“赵士五房”各出白银3千两,对崖山古迹进行一次大规模整修。1943年,日寇魔爪伸到新会,古井沦陷,崖山的太忠祠、慈元庙、忠义坛全被日军摧毁,成为废墟。
 
  1958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等先后视察新会,对崖山的历史文物极为关注。董必武视察崖山后, 留下一首诗, 发人深省:
 
  渔村奇石己无碑,国母官冲旧有祠。
 
  往事海天何处问,随潮上下只鸥知。
 
      董诗对崖山古迹的湮灭感慨不己,启发了当时的新会领导人重视保护历史文物。1959年,新会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在慈元庙遗址重建正殿及两廊,以供游人瞻仰,又检拾废墟中的残碑加以修复,供游人阅览。1979年,新会县人民政府又拨专款重修崖山祠,载花植树,加建围墙闸门,正殿塑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像,挂杨太后、宋帝昺绣像及崖山险峻形势图、崖山之战简介等,陈列有关资料和皇帝碗、唐宋时崖山古窑的陶瓷片、宋末君臣在行军中的食具等文物。两厢碑廊上有陈白沙的慈元庙碑、张诩的全节庙碑、杨以城篆写的文天祥《正气歌》,以及明成化、嘉靖年间重修祠庙等石碑十余块。频海的杨太后陵、崖山奇石亦已修复,向游客开放。1983年以来,当地政府和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先后投资和捐资共500多万元,重建崖山祠。目前的崖山祠占地7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依山建有三进大殿,中为慈元殿、后为寝宫,左为大忠祠,右为义士祠,还在后山顶建有望崖楼,楼内首层存放国家领导人游崖山的诗碑。游客登上楼顶,可望见当年宋元大海战的古战场。现在崖山祠已成为新会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