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土司衙门的建筑特点
四川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贵州毕节大屯土司庄园、广西忻城莫土司和鲁土司衙门是我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土司建筑群。其中鲁土司衙门是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庄园建筑群,它也是兰州市惟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土司管辖永登、兰州的红古、西固及永靖县,青海的民和县、乐都县的部分地方。鲁土司衙门座南面北,背靠笔架山,面临大通河。始建于明初,宣德、嘉靖年间屡有修茸。现存系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由十五世鲁纪勋从北京朝贡回来后,仿北京王公府第,按工部营造法式建造,均为砖木石结构。衙门占地13,500平方米,布局森严,雕梁画栋,俗称“三十六院,七十二道门”,颇具王侯气象,有“小故宫”之称。建筑以地基逐次抬高,院落相连,中轴对称,由衙门、家庙、内宅花园、墓葬区等组成。
鲁土司衙门西距吐鲁沟20公里,在一条旅游线上,成为兰州民俗旅游的重要景点
明初肇建的鲁土司衙门位于甘肃青海两省交界的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兰州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处土司衙门中,则是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1991年考古学家宿白先生赴连城镇调查后,曾发表《永登连城鲁土司衙和妙因、显教两寺调查记》,阐述了该衙门的建置历史和特色。应甘肃省文物局和兰州市文化局委托,1999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对该建筑群进行了系统的测绘和调查,对揭示其历史和文物价值,又有了新的发现。
鲁土司建筑群始建于衙门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由四部分组成,中轴线上是主体建筑衙门,东侧是土司住宅院,西侧是粮仓、马号、中军院,后面是花园。衙门占地1.35万平方米,建筑群布局严谨,雄伟森严,雕梁画栋,绚丽异常,俗称“三十六院,七十二道门”,颇具王侯气魄。
其主体建筑从外到内依次为影壁、牌楼、仪门、提督军门、大堂、如意门、燕喜堂、朝阳门、祖先堂,均建在一条直线上,共组成五个四合院。为防火之需要,各院之间有一间之地或空或以门相隔,互不紧连;为通水之顺利,从南到北,一院比一院高,最后的祖先堂高出前地平面四米。
鲁府衙门的外装饰及其他设施有雅有俗,大方美观。除歇山式的牌楼、朝阳门和祖先堂有平拱外,其他建筑都是对檩枋,蚂蚱头雀蹲,门窗多为隔扇门、支摘窗。虽然房屋进深很大,但因施满间大窗,光线十分充足。
衙门的彩绘多用青绿色,纹饰有旋子、和玺、夔龙、公母草、轱辘草、缠枝莲、西蕃莲、富贵不断头等。还有吉祥寓意画,如戟(吉)磬(庆)有鱼(余),五蝠(福)捧寿等等;各建筑均有精美砖雕。如大堂内山墙和后墙雕有花板,尤其如意门和朝阳门墙雕有飞檐、斗拱、雀蹲、悬柱、裙板等十分精美,艺术价值甚高。燕喜堂和各厢房都有火墙设施,穴内火口升火后火烟通向内墙体,可通宵保温;衙门的下水道有明有暗,一般不见排水口,据说不管下多大的雨,整个建筑群内从不积水。
衙门东侧为土司住宅院,和衙门有门相通,原有八院,现存六院,均为明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