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氏三杰”后人向省博捐赠革命文物
□/文 本报记者 郭学军
鲁佛民、鲁伯峻和余修是我省的革命先辈,他们的名字为不少人所熟知。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居然是“父子三人”。6月26日上午,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鲁佛民烈士、鲁伯峻烈士和余修同志后人捐赠革命文物仪式在山东博物馆举行。捐赠仪式现场,“一门忠烈,鲁士三杰”的革命佳话才广为传播。
《延安日记》记录了
鲁佛民受毛主席接见的情景
记者在现场看到,捐赠的文物有:鲁佛民烈士青岛日记一册、延安日记二册、延安时期自传稿本一册、甲寅年(1914年)铜墨盒一个、瓷板像一张、布画像一幅。鲁伯峻烈士民国十五年(1926年)铜墨盒一个、印章二枚。余修书法作品一幅、传达八大精神讲话稿一份、怎样学习中国近代史书稿、祭父文手稿等。
其中,鲁佛民的《青岛日记》,是他1923年在胶澳公署工作时所记,日记内多处记载了他学习《向导周报》、《社会主义讨论文集》的情形和心得,全面反映了他逐渐学习和接受马列主义的心路历程。
鲁佛民的《延安日记》,是其1937年初到延安期间所记。日记记录了他受到毛主席接见时的情景及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的情景,还记录了他与周恩来、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张闻天、李富春等领导同志的交往情况。
而鲁佛民延安时期的《自传》稿本,是在1940年延安整风审干时期写的自传。该稿本为当时同在延安工作的余修所抄写。
珍贵文物真实记录了
“鲁氏三杰”的革命历程
“鲁佛民烈士是我祖父,鲁伯峻烈士是我伯父,我父亲余修原名叫鲁广益,余修是其化名。由于这个化名大家都熟悉了,后来就一直沿用下来。”捐赠者代表鲁勇介绍说,爷爷鲁佛民1914年的铜墨盒,是其在山东政法专门学校获得的奖品,署名鲁琛,鲁琛是其早年曾使用的名字。布画像则是1944年爷爷鲁佛民追悼会上所挂的画像,具体作者不详。
鲁勇说,伯父鲁伯峻烈士民国十五年(1926年)的铜墨盒是其自制的墨盒。还有两枚图章,一枚为方形阴文,字为“鲁广德印”;一枚为椭圆形阳文,字为“伯峻”,由伯母收藏多年并传承下来。而父亲余修传达八大精神的讲话稿等文物,是他们家收藏的。
“这批珍贵的革命文物,真实记录了鲁佛民、鲁伯峻、余修父子三人,投身革命,舍家为国的光辉历程。”山东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像他们这样父子三人共赴国难、共同投身革命的情况,在我省绝无仅有,在全国也不多见。
苏毅然称赞父子三人
为“一门忠烈,鲁氏三杰”
在捐献现场,记者还看到了山东省委原书记苏毅然为这次捐献活动的题词。他在文中称赞鲁佛民、鲁伯峻、余修父子三人为“一门忠烈,鲁氏三杰”。
“三位革命先辈后人捐赠的这批革命文物,不仅记录了他们自己的革命事迹,也为了解和研究我党在山东的创建以及早期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和研究价值。”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评价说。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