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姓迁徙分布一

2013年03月27日 | 阅读:1286次 | 关键词:

吉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九十五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百六十四位,人口约六十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7%左右,多以冯翊、洛阳、辽东为郡望。
 

  自吉瑄(兮伯奇)开基冯翊之后,其子吉餘、吉餙、吉餐昆仲三人遵循祖德父训,立足冯翊,绳绳继继,艰苦创业。一直到汉、唐时期,冯翊吉氏一族出了很多名人,冯翊因此成为吉氏家族的著名郡望。冯翊,是汉朝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域名称,民间俗称其为“郡”,其实它并不是一个郡的行政建制,而是都城所在地的左右两倚的军政卫戍区,分称左冯翊、右冯翊,其地域在今陕西的华山以北、韩城县以西、白水县以东。自古以来冯翊郡的“吉、郭、盖、雷、党”五大姓氏中,吉氏一直位居其一。至今,冯翊吉氏已传一百一十余世,故吉氏宗祠有堂联云:“黄帝子孙,汾阳骏业,越五千年,源远流长传四海;伯奇后裔,冯翊根基,衍百余世,叶茂花繁耀九州。”
 

  在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冯翊堂第六十一代吉逵得子取名吉中孚。吉中孚是楚州及鄱阳吉氏的始迁祖。他早年居冯翊,后居楚州(今江苏淮安),晚年居鄱阳(今江西波阳),妻张氏、姚氏。在唐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吉中孚卢纶、韩翊、耿湋、钱起、司马曙、苗发、崔峒、夏侯审、李端十人,同被称为“大历十才子”,名震长安,著有诗集一卷。《全唐诗》载其诗一首,载其夫人张氏诗五首。吉中孚是唐大历十年(公元775年)抜萃科进士,入朝为校书郎;唐建中元年(780)授万年(今陕西长安)尉,后任司封郎中、知制诰等职;唐兴元元年(公元784年)登宏辞科充翰林学士,同年农历6月擢为谏议大夫;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又升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事;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任吏部侍郎,同年农历8月任中书舍人并退任。吉中孚致仕后,归隐于鄱阳,逝世后经朝庭批准,被奉入祀于江南乡贤祠。今赣、粤、桂、湘、鄂、川等地多支吉氏族人均属吉中孚的直系后裔。
 

  残唐五代至宋末元初、明清交替这几个大动荡的时代,中原百姓纷纷南迁。吉中孚的后裔子孙也沿着鄱阳水系及赣水,溯流越岭而迁,由鄱阳而庐陵(今江西吉安)、赣南、粤北、粤西,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新天地。他们迁徙的主要路线是:
 

  ①在宋孝宗年间,冯翊堂吉氏第八十二代吉仕成、吉子成从江西吉安府庐陵带领族人翻越九莲山到达广东北部,分别定居于和平县、长乐县。当时和平县属惠州府,长乐县属嘉应州,但两县都是东江上游,相距不远。据长乐吉氏族谱记载:“我族自宋南渡后,辗转卜居五华。”
 

  ②冯翊堂吉氏第八十二代吉仕兴(吉仕成堂兄)在南宋时期的抗金战争中屡建军功,任职将军。吉仕兴之子吉保子、吉伯英,后南迁定居于琴江。至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其后裔子孙再迁永安县龙窝,将所居地称为“琴南”。所以龙窝吉氏家族的祠宇有堂联云:“基开琴邑,祠创龙乡”;“大历名高垂万世,琴台音好播千秋”。
 

  ③在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冯翊堂吉氏第八十七代吉俊从江西吉安府庐陵县迁居广东茂名县隆六里。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吉俊之子吉盛兴再迁广西北流县扶来,至今已历十九世、六百余年。
 

  ④冯翊堂吉氏第八十七代吉浩(吉俊之弟)带领亲族在明洪武年间从江西吉安府迁居广东永安县下石龟坑,居数世再迁下石山竹沥。清朝乾隆年间,吉浩的后裔吉定周、吉开荣带领族人分两路迁徙。吉定周一路迁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吉开荣一路迁往广西。
 

  ⑤在明嘉靖年间,冯翊堂吉氏第八十九代吉大谟率领子侄,从嘉应州长乐县迁居江西上犹、南康、崇义等地,其部分后裔在清乾隆年间再迁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地。
 

  ⑥在明崇祯年间,冯翊堂吉氏第九十二代吉义(字彰)从广东嘉应州长乐县迁居广西宾阳县,定居该县王灵三拱等地,至今已历十四世、四百余年。
 

  ⑦在明朝末年,冯翊堂吉氏第九十二代吉全、九十三代吉仕明从嘉应州长乐县迁居永安县黄塘,参与抗清失败后,隐居在吉田坑,后再定居下石枫树下。至清乾隆年间,其后裔子孙再迁居广西、贵州等地。
 

  ⑧冯翊堂吉氏第九十四代吉兆盛在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带领吉在谟、吉在训、吉在谋、吉在诚四个儿子,从赣南出发迁往四川。当他们行进至湖北地界时,吉兆盛不幸发病逝世。吉在谟、吉在训、吉在谋、吉在诚兄弟四人就地埋葬了父亲,又挥泪继续向四川进发。
 

  ⑨清咸丰年间,吉氏族人吉文元、吉志元、吉庆元、吉能胜等人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一直打到武汉、南京。其中的吉文元以春官副丞相领兵“北伐”,牺牲后被追封为祝王。吉志元被洪秀全任为丞相,封宗王,后在湖北战死。吉庆元任职将军,封养王,后掩护残余部队撤至江西隐居。余者跟随翼王石达开“西征”,失败后流散、潜居各地,其中一支流落在湖北襄樊,形成地名“吉家营”,至今已传五代、一百五十余年、数十户人家。他们为避免遭受迫害,曾一度改姓为谐音的“季”氏,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恢复吉氏,其中的族人吉正明就任广西大学教授。
 

  冯翊吉氏族人的迁徙,达多属于规模化的集体行动。他们扶老携幼,跋涉千里,无限艰辛,还要受到兵、匪及各种疾病、灾害的威胁。至于其他许多零星的、个人的流浪、逃荒行为,则难于幸存下来,纵有孑余,其后裔也多已经忘失根源了。
 

  吉氏族人的迁徙,是历史上中原人民几次惨痛大迁徙的一部分。迁至江南赣粤桂的吉氏族人目前多属客家民系。他们为了逃避战火等灾难,不得已抛弃原有的祖业田园庐舍,往往要迁到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才得以立足。他们迁入之后,原住民和早先迁入的住民,甚至连官府,都对他们百般歧视,蔑称他们为“喀佬”、“堐人”、“猍人”、“蚂蚧佬”。当时官府所编的地方志如《广东四会县志》中,竟也对客家人的称呼在“客”字边再加一“犭”,写成“?”字,视客家人属兽类。
 

  客家人迁入、定居后,经过千辛万苦,逐步把不毛之地开垦成了良田沃土,但却又往往引起原住民和早先迁入的住民,甚至官府的排挤、打击,田园房舍被夺占,再次被撵去更为荒远的地方。在清咸丰年间,广东、广西各地就曾发生大规模的迫害、驱赶客家人的狂潮。仅在广东中、西部,被杀害的客家人就有五十多万人。迁入广东香山、茂名,广西兴业、贵县、桂平等地的吉氏族人,也曾受到该狂潮的摧残。但他们经历了无数的劫难,仍然保留着中华民族一脉的蓬勃生机。“殷悠振族,多难兴邦”!定居于江南赣粤桂的吉氏族人,多具有客家人的明显特点:重视祖先传统,重视文化知识,重视教育儿孙;女人不裹足,与男子同样持家、创业,“客家女,自古都顶半边天”;团结互助,同舟共济,亲情浓厚;都有“葛藤坑避难”、“八千子弟走勤王”、“客家女救了皇上,皇上封客家女为七品孺人”之说;旧时客家祖妣的墓葬碑刻,都有“例封七品孺人”的文字;等等
 

  吉氏客家民系在漫长的迁徙、流离岁月中,在经过赣南、粤北时,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汉民族的许多特点,另一方面也汲收、溶纳了当地畲族和其他民族、民系的许多特点。如旧时客家男女的服装、头饰、发式,生产、生活习惯,特别是命名,都汲收有畲族的明显习俗。吉氏先人吉百一,吉千七、吉千八、吉万一、吉万二、吉万三等等,都属畲族命名色彩。还有,在龙窝吉氏的前几代先人中,普遍存在取“法名”的现象,在先人的墓碑中普遍有“法名”及“郎”的称谓,这是来自畲族的一种命名传统习惯。有些吉氏先人在迁徙、谋生的过程中,有的入籍于黎族、瑶族,如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副丞相、祝王)吉文元等人,在参加造反前就已入籍于瑶族了。迁往海南、粤西、广西时,又吸收了广府民系及黎、瑶、苗、壮等民族的特点,有的人还入籍于少数民族。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大溶合、大团结、大发展的历史潮流。
 

  许多吉氏族人的迁徙过程中,沿途得到许多支持、友爱的历史事实。在明朝末年,吉中孚之裔孙吉义(字彰),在从嘉应州迁往宾阳县时,就与胡氏族人结成了生死之交,世世代代都以异姓兄弟的高尚情义相亲、相助。当时吉氏兄弟居王灵镇三拱村,胡氏兄弟居古辣镇猪尾岭,有喜相贺,有丧互吊,历四百余年不变。吉义在三拱村落脚谋生时,还得到当地周氏族人的支持、扶助。周氏又将女儿下嫁给吉义为妻,使周、吉两氏成为世代姻亲友好。当年下嫁吉义的周氏好女,就是当今王灵乡吉氏五百余口人的老祖婆。每逢祭祖时节,吉氏族人在追忆吉义公周氏祖婆功德的同时,也感念胡、周、吉三姓的深情厚义源远流长!
 

  吉氏族人较早迁入广东的,是紫金龙窝彭坊吉氏一族。其《世序歌》为:“始祖中孚到文公,百生千万仕兴延。应知保子传友志,深得成礼维端全。仁后良忠其迪接,祖荣世福公瑠贤。玉体善名箫引凤,流芳嘉应州宇旋。南燕祥瑞盈江海,冯翊徽声兆亿年。”
 

  在永安(紫金)彭坊乡,小地名西路白石,有吉千七之陵墓,形胜称大帅人形,墓碑文为:“始祖吉千公墓”,“三大房嗣孙永祀”。吉千七是冯翊堂吉氏第八十代,故此墓是现知江南赣粤桂吉氏最高先辈之墓葬。“三大房嗣孙”,就是吉万一、吉万二、吉万三的后裔。吉千七配夫人宋氏,则安葬于永安下石(今凤安)营子碑。
 

  吉千七及宋夫人的生存年代,距今已有九百余年,传下后裔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其世系从唐大历年间开始:吉逵→吉中孚……→吉明照→吉念一郎→吉义真→吉溯→吉斐→吉文→吉百一→吉千七、吉千八。
 

  吉千七生吉万一、吉万二、吉万三,吉千八生吉普护。吉普护生吉子成。吉万一的后裔定居于广东北部和平、连平一带;吉万二的后裔居于紫金县龙窝;吉万三的后裔在南迁过程中曾居广东紫金下石龟坑、山竹沥,后一路迁广东香山县,另一路迁广西岑溪、玉林、兴业。
 

  在紫金龙窝吉氏一族中,吉流富(小学校长)是冯翊堂吉氏第一百零一代;吉仿明(耀芳)、吉华芳(农行主任,经济师,已退休)、吉谭安(泮芳,紫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已退休)是第一百零二代;吉应平(原东源县副书记)、吉应旺是一百零四代。吉应旺早年迁居柬埔寨磅湛省棉末市,生四子一女:吉文祥、吉文材迁居美国,吉文良、吉文龙仍居柬埔寨。吉应旺曾于2001年11月8日回龙窝拜祖。
 

  吉千八之孙吉子成,从赣南迁居长乐(今五华),其后裔在明朝末年再迁入紫金(永安)。吉子成是广东长乐(五华)吉氏的开基始祖,墓在五华县老县城十五公里的孔目乡。
 

  吉子成生四子:吉孝子、吉振宗、吉法传、吉景青,属冯翊堂吉氏第八十三代。
 

  吉振宗生二子:吉毛奇、吉九奇;吉法传生二子:吉观受、吉阿受。
 

  吉观受生二子:吉旭、吉寿;吉阿受则迁居云南通海九龙镇。
 

  吉旭是明永乐年间的恩贡,曾任职安徽潜山县教授。吉旭生三子,定居潜山。
 

  吉寿生二子:吉琳(应盛)、吉茂(元盛),属冯翊堂吉氏第八十六世。
 

  吉琳生吉禧。吉茂(元盛)其人为人好特礼义,善诗赋,享寿八十三代,奉诏授冠带。吉茂与夫人孟氏、孔氏,生八子,就是著名的“派衍八昆”:吉祖、吉祐、吉祯、吉祥、吉福、吉禄、吉礽、吉祺,属冯翊堂吉氏第八十七代,后裔多定居于两广及闽赣,亦有散居于湘、川、云、贵,鄂、琼、台、港澳等地及海外。
 

  “派衍八坤”之一的吉祯,生吉凤、吉凰,是冯翊堂吉氏第八十八代。
 

  吉凤生三子:吉大训、吉大诜、吉大谟,其后裔迁赣南上犹、南康、崇义、大余等地定居。属第八十九代。
 

  吉凰生三子:吉大诚、吉大诏、吉大谅。属第八十九代。
 

  吉大谅生吉可元、吉可新、吉可盛,属第九十代。
 

  吉可盛生吉怀临,属第九十一代。
 

  吉怀临生三子:吉余、吉应、吉全,属第九十二代。吉怀临葬于紫金黄塘康禾百树嶂。
 

  吉应与夫人张氏生吉明,属第九十三代。吉应葬于黄塘麻竹坑。
 

  吉全与侄子吉仕明在明末清初之际从长乐县迁居永安县黄塘,后参加抗清失败后,隐居在永安西南山区吉田坑,于丙午年(公元1666年)定居下石枫树下。
 

  吉仕明是紫金县凤安枫林吉氏的开基始祖。吉仕明生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农历2月18日,殁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农历8月2日。吉仕明公祠在枫树下,墓在枫树下故居后山上龙颈;吉仕明的夫人吴氏(公元1641~1725年)享寿八十五岁,墓在枫树下故居后山下龙颈。吉仕明生七子:吉子茂、吉子秀、吉子兴、吉子发、吉子尚、吉子荣、吉子华。属第九十四代。七子七房,均子孙繁茂,后裔已发展、迁居至全国各地及海外。
 

  今湖北省的枣阳市、广水县、钟祥市,山东省的日照市五莲县、章丘市、潍坊市寿光县、博兴县、临沂市沂水县,河南省的郑州市荥阳市、洛阳市洛宁县、孟津县、偃师市、濮阳市南乐县、南阳市、唐河县,四川省的华蓥市、绵竹市、南充市、广安市岳池县,河北省的唐山市、巨鹿县、沧州市,广东省的五华市、紫金县、深圳市南山区、东莞市虎门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玉林市、贵港市、百色市,江苏省的南京市、连云港市灌南县、扬州市宝应县、无锡市、江都县、苏州市、安东县、金湖县、高邮县、盐城市兴化市、响水县、滨海市、金湖县,湖南省的浏阳市、永州市新田县、株州市炎陵县,山西省的沁水县,青海省的互助县,陕西省的商洛市商州区,贵州省的毕节市,云南省的通海市、镇雄市,海南省的东方县、昌江县、乐东县,重庆市的潼南县、合川县,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高雄市等地,均有吉氏族人分布。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