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的二百年海战史
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满族自治村,走出了一个七代海军的名门世家。七代海军中出了四代三江口水师旗营领导人,参加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有反侵略战争。代表人物为清朝三江口水师旗营佐领黄中极、黄怀仁、黄禹门、黄恩禄,还有民国海军名舰长出身的中国海商法奠基人黄廷枢。
第一代乾隆年间跨海战“台独”
黄家第一位海军是黄中极。黄中极,字紫垣,佐领,四品,正黄旗人。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也就是1786年11月,台湾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发动反清叛乱,打出“大顺”旗号,意在脱离清廷而独立,一下子连克十多个县。台湾驻军束手无策,就向北京求援。乾隆皇帝下令福州的满洲八旗负责剿平,福州将军兼总督常青于1787年春赴台主持“剿匪”,但仍不见效。到5月,时任福州将军垣瑞率领福州、洋屿满汉旗兵765名,乘“为”字赶缯船到台湾。当时,三江口水师旗营由佐领黄中极和防御周朝标,以及骁骑校黄怀仁、刘永溥、宋世雄等人,率领174名水兵,奉命跨海前往台湾平乱。战斗进行得非常残酷,在黄中极率领下,水师旗兵奋勇杀敌,终于平乱,率军班师回营。黄中极为此获一等军功。
第二代保卫闽台两地征战
黄家第二代全在三江口水师旗营从军,其中以黄中极长子黄怀仁为代表。
黄怀仁:先战台独再战海盗
黄怀仁,号和珍,黄中极长子,先任骁骑校,后升任佐领。
乾隆五十一年,时任骁骑校的黄怀仁,随父亲赴台参加平定林爽文之役,以军功,由骁骑校升右翼佐领。
嘉庆三年,即1798年,福建同安籍海盗蔡牵在东南沿海聚集许多人、船,四处骚扰沿海居民,劫持过往商船,甚至几次渡海攻占台湾淡水、凤山,清军累年不克,给清王朝造成极大威胁。嘉庆六年(1801年),清廷派浙江水师提督李长庚调动闽浙两省水师合力围剿。黄怀仁率领三江口水师营旗兵和邱良功、王得禄率领的绿营水师一起,与蔡牵大战于东南沿海,终于在嘉庆十二年取得黑水洋决战的胜利。紧接着,嘉庆十四年九月,600名水师兵士在浙江沿海围攻蔡牵残部,蔡牵败死于浙江洋面,东南沿海恢复了安宁。
黄暄:海上炮兵深山发威
黄暄,黄中极侄儿,黄怀仁堂兄,三江口水师旗营炮兵,跟随黄中极赴台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
黄中极率三江口水师旗营,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月达到台湾。在攻取诸罗时,又被围攻于深山。水兵本不擅长山地作战,加上当时外援隔绝,处境非常危急。眼看包围的敌人就要扑上来了,黄暄绝境中非常冷静,三次沉着发炮均准确地击中敌营,敌人四散,我军绝处逢生。
战后,黄暄获赏外委百总委牌。
第三代护闽筑起“海疆长城”
黄禹门,黄中极孙子,黄怀仁侄儿。三江口水师旗营佐领,署协领。统领保题营,奉旨以游击用。
让黄禹门名载青史的是他在鸦片战争中的作为——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黄禹门调任福州驻防军,统领保题营,率军驻扎闽安。一到任,黄怀仁就组织加修工事,调兵遣将,做了严密部署,还不分昼夜巡视各哨。他与士兵同甘共苦,士卒“无不乐为尽力”。黄禹门带兵刚柔相济。有一回,某军官违反军规,他引典重罚,整顿了军纪,也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当时英军攻厦门不下,沿江北上寻觅我防卫薄弱环节下手,原准备从闽江口进攻福州,转至闽江口,见我戒备森严,严阵以待,便不敢造次,转而进犯浙江定海,福建省因此免受战争不幸。史书上谓其为“海疆长城”。
第四代兄弟先后皆任佐领
琴江黄家在第四代出了不少亦文亦武的海军杰出人才,其中以黄恩禄、黄恩浩、黄恩深等最为著名。
黄恩禄:统率捷胜营屡创法舰
黄恩禄,字彝卿,黄中极曾孙,三江口水师旗营佐领,捷胜营统带,协领衔,三品。
黄恩禄自小学习水务、骑射、驾船、发炮皆技高众人,深得将军与总督赏识。同治年间,台湾闹粮荒,黄恩禄负责采办津米有功,蒙将军文保奏,奉准赏戴蓝翎。光绪三年,三江口水师旗营协领荣贵病逝后,总督委任他暂带协领事务。黄恩禄曾两次出任厦门海关委员。
光绪九年福州将军视察三江口水师旗营,是这样写黄恩禄所带的这支部队的:“往三江口洋屿地方查阅水师旗营官兵,马步射骑均属中平,枪炮中靶者多,排列阵式跳舞刀牌及水操爬桅中对械亦尚敏捷。”当时,黄恩禄虽然年逾六十五岁,但是福州将军还是希望他留任。将军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写到:“黄恩禄年逾六十五岁,经奴才等详加考验,其步射均属可观,办事当差各皆勤慎,实系年龄虽老精力未衰堪留任。”
1884年马江海战前,福州将军穆图善驻守闽安,调三江口水师右翼100余人与其它旗兵组成“捷胜营”(又称凯字营),以黄恩禄为统带,驻守长门后塘寨(又称下塘寨)。战前,钦差大臣张佩伦不准先行开炮,否则“虽胜亦斩”。黄恩禄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动穆图善同意“见敌舰即尽力攻击”。25日,法舰检加厘松尼埃号欲闯入港,黄恩禄立即下令向敌人开炮,重创敌舰。29日,法舰轰击我长门炮台,弹如雨下,黄恩禄率领官兵奋勇抗击,这一仗打得十分激烈。战后,黄恩禄以军功赏戴花翎并加协领衔,升为三品。
黄恩浩:退休知府重上前线
黄恩浩,黄恩禄长兄,道光庚子恩科举人,长期在江西当知县。历任建昌、铅山、宜黄、临川、南昌等县知县。同治三年,太平军进犯抚州城,他募勇丁500人,建立威武军,抗击太平军的进犯。事后,以保卫抚州城之功擢升知府,且赏花翎,三品衔署抚州府知府。后授袁州府知府,充同治庚午科监试官,密保循吏奉旨以道员交军机处存记名。
法国侵略者逼近马江,退休在家的黄恩浩不顾年大,毅然随弟弟黄恩禄驻守下塘寨,奋力参战。后因作战有功,也被赏戴花翎。
黄恩深:水师营里官至佐领
黄恩深,字锡庶,黄恩浩、黄恩禄胞弟。自幼读私塾,成人后也入三江口水师旗营当兵,训练刻苦,海、陆武艺皆高超。官至右冀佐领,最后原品休致。
黄恩隆:由水兵而升延平守备
黄恩隆,黄恩禄堂兄。成年后在三江口水师旗营当水兵,驾船、发炮本领颇高。在当兵训练的同时,坚持文化学习,为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武举人。后曾任延平右翼守备,都司。
黄家在“恩”字辈,出了不少举人,除了黄恩浩、黄恩隆外,还出了三位举人。分别是:黄恩贵,清道光十七年丁酉汉举人;黄恩荣,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举人;黄恩眷,武举。黄家举人多,与黄中极、黄禹门文化水准高且得空就亲自课读子侄有直接关系。据《琴江志》介绍:黄中极、黄禹门“俱由佐领外郎出身。佐领外郎者,非素娴珠算及优于清文者不能胜任。”
黄恩泽:骁骑校巡视海疆
黄恩泽,黄恩禄堂弟。自幼边读书边练武,成人后直接进入水师旗营当兵,后升为骁骑校。
第五代出了六位水兵举人
琴江黄家在第五代依旧出了不少海军人才。其中,有一大特点,即一边当兵一边读书赶考,过的是“兵读”生活,也正是因此,这一代黄家出了六位举人水兵。
黄运昭,黄恩禄儿子,三江口水师营水兵。边当水兵边走科举之路,终于中举,以知府衔署永春州;黄运恒,字愫开,清同治九年庚午汉举人;黄运昭,字子融,清同治十二年癸酉满举人;黄运乾,字子宜,清光绪二年丙子汉举人;黄运亨,字子英,清光绪五年己卯汉举人;黄运韶,字子美,清光绪二十年甲午汉举人。中武举的还有黄运晖。
第六代既出进士又出船政学生
三水兵中举一人成进士
几代经营下来,三江口水师旗营已经是个出人才的地方,不断有水兵从这里升到闽省其它地方当官。比如,琴江黄家第六代黄启泰,本是三江口水师旗营水兵,因为表现优异,被派往闽安镇当把总。
另外,这一代黄家依旧出了不少举人水兵。黄曾冕,字冠丞,清光绪十一年乙酉汉举人;黄曾益,字佑苍,清光绪十一年乙酉汉举人;黄曾源,清光绪十四年戊子汉举人。就是这位黄曾源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赐进士第。
黄曾同:水师营里当防御
黄曾同,是黄家在这一代留在三江口水师旗营从军者中官当得最大的。他从水兵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级升迁,从领催升骁骑校,再升防御。
黄曾溶:黄家第一位船政学堂毕业生
最值得提一笔的是,这一代黄家出了第一个海军高等学院毕业生--黄曾溶。黄曾溶,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12月)毕业于船政前学堂制造第六届毕业生,他标志着黄家开始弃科举和学习经世之学。
第七代最著名的当数黄廷枢
琴江黄家第七代出的水兵最多。主要是因为清朝被推翻了,旗营也裁减了。当时旗营有官兵800人,连同家眷2000余人,一下没有了生活来源。多亏当时还有不少琴江子弟在军舰上任舰长、副舰长,旗营青壮年多投奔了当舰长的琴江老乡。如,当时任舰长的许建廷一次就收了十几个无业老乡,让他们在舰上当水兵、炮手、缆兵和炊事兵。
黄家这一代最著名的当属黄廷枢。
黄廷枢,黄恩禄曾孙。1931年3月从福州海军学校第二届航海班毕业后,历任“应瑞”、“通济”、“大同”、“逸仙”、“湖鹏”等舰二副、副舰长等职。1936年7月被选派赴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次年7月由英国转赴德国潜艇制造厂深造。1939年回国参加抗战,曾任海军长江布雷总队中队长、大队长等职,带领布雷队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布雷,炸掉了不少日寇军舰。在布雷游击战中,他还和当时在新四军当军长的陈毅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离别时,陈毅曾将自己心爱的一把左轮手枪和佩剑送给黄廷枢。1945年黄廷枢出任“建康”少校舰长,后因拒绝参加反共内战,被囚于南京。1953年受聘于大连海事大学教授,任院务会员、航海系主任、海商法硕士生导师,是我国海商法的奠基人,为中国《海商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外交部法律顾问、交通部高校与海军院校高级职称评委,曾长期担任中国海运界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和辽宁省政协委员、大连市政协常委、民盟大连市委秘书长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黄廷枢的独子黄海,现也在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基地海上训练中心任教,依旧延续着黄廷枢家族船政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