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家训——“笃实、无我”

2014年06月27日 | 阅读:5561次 | 关键词:

黄兴,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其一生感悟凝成四字家训:“笃实,无我”,为其长孙后代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后人刻于心,融于行。

家训悬于高堂隐于细节

1912年,武昌首义成功后,为了鼓励家人,黄兴写下“笃实”的家训,希望家人在做事、做人方面都要脚踏实地。1914年,“二次革命”失败。举家流亡日本期间,黄兴写下“无我”的家训勉励自己和家人。历经百年,“笃实”、“无我”四个大字仍然悬挂在黄兴故居的正厅之上,更鲜活于黄家后代的举手投足之间。

“那时候我们住在长沙南区,要到北门办事是要绕很长一段路的,记得我父亲有一次去办事,途中遇到一些老同志,生活比较困难,他就把自己兜里的钱都给了他们。自己连坐车的钱也没有了,就自己走回来。”黄伟民至今仍记得那个夜晚,父亲很迟才到家,而且还饿着肚子。

母亲责备他:“这么晚了,怎么还饿着回来?”黄一欧笑笑,却很坦然,“我身上没钱啦,我的钱都给别人了!”母亲深知父亲秉性,一笑了之。

父亲为人温和敦厚,做起事来更是“慢慢细细”。为了推广保护环境的理念,在煤烟四起的年代,黄一欧自掏腰包,引进制作煤球的机器,实践之后效果不佳,他又引进制作蜂窝煤的机器,成功推广。“他并不为了钱,只是推广一种理念。”父亲一辈子从不追求高官厚禄,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干一些实业。

“笃实”、“无我”,在黄伟民的印象里,祖父留下的四字家训,父亲从未教条地灌输给自己。但黄伟民明白,父亲身体力行里传达的慢慢细细、乐善好施,何尝不是笃实、无我的精彩演绎?

家风已入族人“基因”

和谐民主的成长氛围,塑造了黄伟民乐观豁达的品性,而伴随一生的家训“笃实”、“无我”则成为行事立人的标尺,让自己“随心所欲不逾矩”。如今77岁的黄伟民依旧精神矍铄,笑声爽朗,他甚至自我调侃,“我们这些人也做不了大事,干些小事也好呗”。

“不遍地理,无以知天下大势;不习体操,无以强身而有为。”黄伟民牢牢记得祖父的话。祖父黄兴从小就爱好体育活动,14岁那年,就曾拜师学习巫家拳,青年时代在武昌两湖书院读书时,十分注重兵法的学习和体操训练。早年黄兴还曾在长沙明德学校、第一女校等校当过体育教员。

也许是受祖父影响,或者源于“基因”里的相似爱好,黄伟民一生热爱体育教育事业。他1957年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到长沙市经武路小学任教。1964年开始任湖南体育大队教练员,1973年调任长沙市北区体校教导主任,教导员,直至退休。黄伟民的爱人曾经是湖南省体委直属队的篮球队员,黄伟民的儿子,从小在学校里就是一名体育积极分子。他们一家可称得上是体育之家。

黄伟民介绍,受黄兴先生的影响,黄兴后人爱好体育的不少。 

不忘祖训 宁静持身

如今,黄兴家族,可谓枝繁叶茂。黄兴的后代,足迹遍布中外,在文化、技术等多方面有建树,其中很多人有留学经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践行祖训,实在生活。

黄绍强,黄兴嫡孙,如今生活在加拿大,是一名画家,偏爱历史题材,曾创作辛亥革命人物油画,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举行了艺术画展。对堂弟的创作,黄伟民这样理解,“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是旗帜,但旗帜不能凭空飘扬,还需要旗杆,需要托举旗帜的人,而祖父黄兴便是旗杆,无数革命先辈便是托举之人。”

黄兴一生为革命奔走,散尽家财,并未留下丰富的财产给后人,但“笃实”、“无我”的精神财富却受用一生。“满目云山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这是黄兴写给日本友人的一句诗,也是长孙黄伟民记忆最深刻的句子,同时这也成为嫡孙黄绍强一生的座右铭。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