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费、缑(侯)三姓源于一地考——浅论活跃在中原腹地洛阳的方国和姓族
南省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有一个滑城河,史载是春秋时古滑国所在,因为在滑国迁此前,此地曾为费邑,又称“费滑”。滑城西南有座突兀独立的小山包,称缑氏山,传东周时周灵王太子晋曾于此巅控鹤升仙,历代名声很大。自东周至秦汉后,滑城又是缑氏县置所在,就这一片地方,缑(侯)、费、滑三氏祖先先后出现,引起生息在这一带的姓氏爱好者的浓厚兴趣。笔者利用地域调查的机会,对三姓姓族的存在和发展情况略作考证,以说明在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的中原腹地,曾经留下了缑(侯)、费、滑三姓的迁徙、活动足迹。他们是族群又是方国,在民族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方志学者有追寻、研究、记述的义务,留住哪怕是含混、短暂的一瞬,因为历史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叠压才显示出了它的厚重。
滑国是滑姓氏族春秋时期最后一个消失的国家。西周时周王室封同姓姬姓侯国于滑,伯爵,史称滑伯。《春秋》庄公十六年(前678年)云:“冬,十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与幽。”说明入春秋之世,滑国还是一个幽能量的侯国,活跃于诸侯之间。由于诸侯之间的相互兼并,大国崛起,滑国很快沦为三等国家,作为大国的附庸,存在于强手相格的夹缝中。原属周,后属郑,又依于卫。《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郑人入滑,滑人听命,师还,又即卫。郑......帅师伐滑......”这段文字明确表述了滑国当时的弱小被欺、难以自持的处境。因此唐人里泰所编的《括地志》中说:“缑氏......滑伯国也。韦昭云,姬姓小国也。”至公元前627年,秦师伐郑,在滑地遇一贩牛商人弦高,高谎称代郑国前来犒秦军,秦疑郑有备,乃“灭滑而还”?。这便是发生在滑地唯一的名载史册的“弦高救郑”的故事。秦袭郑不得,轻而易举地灭滑后,回师途中至晋境,晋国与滑国本同为姬姓国,便以“伐吾同姓”为由,在崤山设伏,使袭郑之秦军在此地全军覆没。至此公元前627年,作为诸侯的滑国在历史上不复存在。此次战事,滑灭于秦,但归途中又为晋灭,实际上滑亡于晋。因此《英贤传》、《姓苑》《姓氏略》等多部典籍则这样记:“滑国为晋所灭,滑伯支庶子孙以国名为姓,称滑姓。滑自西周封国至灭国,历时143年。此后先属晋,后属周;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滑又属于韩、周;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灭周,在洛阳县置三川郡,滑地又归于秦。此后,滑国故城仅仅以”滑“、滑城”,在史籍上出现,留给后人遐想,吸引人们探索目光的只是残存不多的滑城遗址和“滑城”的名字。
建国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在偃师县城东南约20公里的府店乡府店村北,与滑城河(即休水)之间,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北端约1.5公里,南端约0.5公里)的一处靴形台地上进行了试掘,证明,春秋时期的滑国故城遗址就在这里。从试掘情况来看,滑国故城是依据地形特点而修建。故城南北长,东西宽,北部依地形又向西突出一部分。城垣呈4弧形,平面大概作长方形。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北部约1000米,中部约700米,南部约500米,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城垣临近台地边缘,因历年河水冲刷,大部分已经坍塌。北墙和部分东墙夯土层较薄,土质坚硬,其上压有布纹瓦层,其建筑年代在汉代以前;西墙和部分东墙的夯土层较厚,土质松软,内含战国陶片及布纹瓦。故城附近遗物极为丰富,有仰韶、龙山文化及商周、西汉和唐代等时期的遗物。看来,此地部单单是滑姓氏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在滑姓之前后仍是一个极具规模的人类聚居的地方。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我们现在踏查此处,古滑地东西侧沟壑相夹,台地上多已成为田地,东城墙中部崖中缺口处,存有一清道光十七年砖石结构的寨门,门额有“古滑城”三个大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城门南侧尚住有数户陈姓人家,至九十年代,住户全部搬往台地上偏南部分,其村仍称“滑城河”。村民在原村址处沿崖筑窑,辟为“玄奘家祠”,有一名任廼梅的居士倡导为大唐法师玄奘建寺,村民自发圈地近十亩,窑洞一排,庙宇新落,经堂数间,依崖就势,种花植草。寺虽不大,但谷静院幽。日久年淹,此地已无滑姓人家,但据此东北的偃师市山化乡游殿村一带倒有滑姓聚居,数村有滑姓599户,居民2806口人,在偃师531姓中排第5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