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龙泉管氏第三十六代子孙,”近日,作家莫言来到浙江省龙泉市“寻根”,在龙泉“石马岗”拜谒了先祖。对他来说,寻根是一种文化行为。(百姓通谱网)
莫言:“我是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
莫言本名管莫言,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作家”。虽然莫言不认同“寻根作家”这个称号,这次却到浙江龙泉寻根来了。
山东高密管氏是从浙江龙泉迁过去的,“这在高密的管氏族谱上有详尽记载,当年管氏先祖生活在龙泉石马岗。”莫言表示,“我应该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
尽管莫言早就知道浙江龙泉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一直有回祖先生活过的地方看看的愿景。2003年,莫言曾到过浙江衢州——一个与龙泉相隔不远的城市,也未能与自己血脉想承的祖居地谋面。
赏瓷论剑 莫言称对龙泉不陌生
8月27日,莫言到达龙泉后未待休息便开始他的寻根之旅。
龙泉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以“青瓷”和“宝剑”著称于世。
莫言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两样宝物。莫言与当地古窑工作人员探讨了青瓷烧制过程,后又观摩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阿金煅制宝剑的一个流程,还学着陈大师的样子铲起了宝剑。在与陈大师一起喝茶谈天时,又详细了解了宝剑的煅制工艺和各种不同名称宝剑的历史由来,堪称 “龙泉论剑”。
在莫言行程的最后一天,他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龙泉“石马岗”,管氏的族人敲锣打鼓地把莫言迎进管师仁故居。莫言在先祖管师仁的塑像前掬了三个躬,然后和后甸村长辈们坐在一起,倾心相谈,还反复地翻阅后甸村的管氏宗谱。
“虽然是第一次来,但我对龙泉一点也不陌生,好像早就在心中认识了它!”莫言称。
“寻根其实是一种文化行为!”
对于外界给莫言的冠名“寻根作家”,他向来不认同。
而对于此番来到浙江龙泉,莫言倒坦言是“寻根”。 “原来知道有一群族人在这边生活,他们扎根了,我们又往北去了,现在我来到这个地方,实际上感觉到就是见到乡亲了,这种寻根问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行为,并不带有太多的宗族色彩。”
“四海之内皆兄弟,不管是张王李杜,都是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是一家。”莫言说,“谱牒、宗族、姓氏本身是中华文化很重要的构成部分,研究这个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个传承,通过研究宗族文化实际上也可以附带了解很多历史,有很多历史文化也会在宗族文化里、在谱牒文化里得到体现,所以这是一个文化行为,如果把它变成很庸俗的,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在结束龙泉之行时,莫言有感而发,题诗一首表达了这次龙泉之行的感想:
龙泉祖居地,山水呈瑞祥;
诗成白云岩,根系石马岗;
宝剑生紫气,青瓷吐幽光;
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