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谷村怎么没有管鲍后裔
众所周知,淮河的最大支流沙颍河,是一条极不稳定的河,河床随着河水的冲刷而左右移动不定。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沙颍河颍上城关段,在今天城关的黄土山下(即县医院南边老党校旧址的城墙脚下)。经明朝时期的颍上县县长屠隆议开新河而向东移了近 500米,20世纪70年代又一次把河床向东移了近千米而在今天的位置。笔者世居管谷湾(村)目睹了管谷湾自1954年至今的河床变化,管谷湾(村)位于沙颍河右岸,河床50年来至少向右推移了300米之多。要知道19世纪以前,沙颍河是没有河堤的,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黄水南下泛滥成灾,人们开始给沙颍河左右两岸打上河堤。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维修加固,始成今天之壮。
综观上述,自管仲时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沙颍河河床的变迁是可想而知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是颍上人根据沙颍河河床的频频变迁而形成的民谚1990年春夏之交,我陪荆灿红走访管庄管姓族长管华堂和鲍庄的鲍振华时,二位老人说他们的先人早年是在管谷湾居住,因河岸塌到了屋子跟前,才从管谷湾搬到这边来的(指现在居住的管庄和鲍庄属黄桥镇),直到清朝同治年间才全部搬过来,原先的老宅子现在已经在沙颍河左岸了。管鲍后裔迁出管谷村的主要原因是沙颍河的不稳定因素给造成的。(百姓通谱网) 。由于河水的不断冲刷,河床的频频变迁,居住在管谷湾(村)里的管鲍两家相继搬出管谷湾,迁到沙颍河左岸,建立了管庄和鲍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由自然灾害和战乱灾害给造成的有某庄无某姓人居住和有某姓居住而不叫某庄的事,是不新鲜的。所以,管仲,鲍叔牙二位先哲出生生长在管谷湾(村)当无疑无。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