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文彬:像种庄稼一样教语文

2013年07月20日 | 阅读:803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
   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
   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
   解放嘴,让学生能谈;
   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
   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的东西。

    “语文教学更多地像农业,而不是工业”。依我的理解,那就是语文教学是种庄稼,而不是做产品;语文课堂是庄稼地,而不是流水线;语文教师是农夫而非工人;语文教育是春种秋收的整体,而不是各司其职的零部件生产;师生间是农民对种子的期盼与热情,而非工人与车床对零部件的冷漠。

     一、语文教育要让学生像庄稼一样自由呼吸

   越来越理科化、工业化和机械化

   学生想听的,很多不是老师所讲的;而学生要说的,老师又无暇去倾听。讲什么、怎样讲,基本上是老师说了算,学生几乎成了一块橡皮泥,任由老师去塑造。长此以往,学生变乖了,听话了,但我们又不得不痛心地发现,他们也越来越呆了,越来越不听话了。

   如果把责任都推到语文老师身上,显然有失公平,因为语文老师其实也越来越呆了。大家可以想想,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的心是不是都有些浮躁了,我们的眼光是不是都有些“势利”了,我们不再悉心关注学生从文字中、从文学中得到了多少营养,享受了多少愉悦,我们过多地关注他们的结果,过多地盯住他们一堂课学到了哪几点知识。

   于是,春风化雨少了,条分缕析多了;自由生长少了,拔苗助长多了;体味把玩少了,条条框框多了;开怀大笑少了,忧愁烦躁多了;畅所欲言少了,恭敬倾听多了。最后,学生的喜爱少了,厌倦苦恼也多了。功利的语文教育把分数与位次作为学语文的第一目标甚至终极目标,语文的生命必将枯萎。

   呼唤有情有义,有爱有恨的语文

   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更多地像农业,而不是工业”。依我的理解,那就是语文教学是种庄稼,而不是做产品;语文课堂是庄稼地,而不是流水线;语文教师是农夫而非工人;语文教育是春种秋收的整体,而不是各司其职的零部件生产;师生间是农民对种子的期盼与热情,而非工人与车床对零部件的冷漠。

   在语文教育的庄稼地里,理应有和风细雨,有日月星辰,有花团锦簇,有果实芬芳。而不是机车的刺耳轰鸣,不是千人一面的“合格产品”,不是千篇一律的沉默,不是一丝不苟的规矩。我们希望学生都能自由地呼吸、快乐地生长,享受语文的智慧、吮吸语文的营养,让生命拥抱语文,用语文滋润生命。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的东西。给他们自由,让他们成为主人。我们常说,“温室里的花朵开不艳”,同样,笼子里的鸟儿也不可能飞得多高。

   在这方面,我们的许多老师作了不少艰难的尝试。尝试合作学习,小组竞赛;尝试表演交流,改编课文;尝试音乐、影视辅助教学。种种努力,都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我们感叹的是这样的课太少了,就像“打牙祭”一样。这样几节课也如同“死水微澜”,学生不过瘾,老师也觉得有些伤感。

   语文教育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商

   学语文的人是需要一点感情的。麻木的人只会学死板的语文,当然也学不好语文。语文教育更讲一个“趣”字,一个“情”字,一个“活”字。我们常常高喊采用诱思教学,吸引教学。但我们往往少了些耐心,少了点童心。

   比如,在教学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时,我们因为课时紧,任务重,也因为料想学生不太感兴趣,大概都是作为自读课文让学生自己看看了事。恐怕我们很少有人会像吉林长春五中的肖礼老师那样去做:他抱着一个大纸箱走上讲台,顿时引来学生一片好奇。他要学生自告奋勇地蒙住眼睛,然后从座位上到讲台前去抓取箱中的东西,然后用手摸,用鼻子闻,猜出它是什么东西。学生的猜测五花八门,有不少都猜错了。这样做了以后,肖老师才让学生进入课文。课后一位学生写道:“我感谢我们的语文老师给了我海伦似的感知世界的机会,感谢通过这样的感知,让我对现实生活充满了以前并不珍惜的爱。”

   知识可以传授,感受必须体悟,而我们的语文课也常常把体悟的东西当做传授的内容,这样就难免死板。英国一所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扮演一天残疾人,有扮演盲人的、也有扮演瘸子的、还有扮演聋哑人的。校长说,爱心是需要感受的,只有自己曾经是“残疾人”,才会有真正的感受。并且只有这样,将来面对残疾人时,才能从人性的角度平等地帮助他们、爱他们,因为自己曾切身感受到别人的帮助。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语文就是生活。把学生引向生活,把生活带进语文,让学生触摸鲜活的、亲切可感的生活化语文,学生便能感受到语文的生命脉动。陈奂生离我们远去了,但千百万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还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惊心动魄远去了,但朱总理答中外记者的妙语连珠还在;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远去了,但装在分数里的学生还在;买人血馒头的华老栓远去了,但练***功的天安门前自焚者还在。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宽,心就该有多宽。

 二、语文训练要像种庄稼一样精耕细作

   还应该加强语文训练

   上面说了要让学生像庄稼一样自由呼吸,给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一定有人会问:那么考试怎么办?谈这个问题,我想要澄清一个认识误区。我们常说高分低能,其实,想一想,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能力是否就低呢?分数低的同学能力就高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能力和分数本质上应该是统一的。搞素质教育不能惧怕应试,但也不能为了应试而扼杀了学生在情感、思维方面的天性。要保证学生真正学有所得,还应该加强语文训练。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为基础的。

   仔细想一想现在中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就会感到着急:一名高中生,已学了近十年语文,却写不对一张请假条,表达不清一个意思,写不好一篇文章,读不通一段文言,提不出一个问题,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问题。汉语水平低下已不是个别现象,语言错误不仅出现在中小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之中,甚至出现在大学生、硕士、博士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之中;不仅出现在书报杂志、广告标牌和电视屏幕中,甚至频频出现在学位论文、学术著作和字典辞书中。“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论文”已是司空见惯。所以科学、严谨的训练是必须的。但是语文训练不等于做题,单纯的做题就把学生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

   训练要体现逻辑性

   教材变来变去,有进步的地方,但不足也是明显的。对比老教材,我们会发现,新教材删去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文章,增大了阅读量,但在选文上也存在随意性,为了兼顾各个方面而把一些非经典、意义不大的东西弄了进来,同时又把老教材中很多的训练点删去了。如果我们真按新教材一课一课去教,就算弄得再扎实,恐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不会有多强。我想,各个学校能否结合自身实际,在大纲框架内,编订一个“语文训练纲要”。要体现层次性,哪一学期训练什么内容,考查什么能力,达到什么目标,要明朗一些。不要三年都做一样的题,考一样的试,说一样的话。

   要努力挖掘语文训练点

   老练那么几道大题,老是那么练,谁都会烦。我们可以开动脑筋、集思广益,经常给学生换换口味。现仅从字词句段篇角度分别举例简要说明。

   字:与其考选择题,不如考改错题。可以把学生的作文或编制的信件拿来让学生改错字。还可以鼓励学生从报刊杂志中找错,从街头广告中找错,每周(或每月)统计一次予以奖励。让学生自己从改错本中找资料出题,交给同桌做,共同评改。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