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坪山新区坑梓高氏宗亲文化的魅力

2014年02月11日 | 作者:百姓通谱网 | 阅读:1452 | 来源: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高氏宗亲文化

一个姓氏的繁衍生息、一个家族的兴衰聚散,记载着先人们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时代的烙印里,折射出鲜亮的历史文化。这是活生生的历史,不带虚伪和矫饰,也没有任何功利色彩。族谱,这个对现代人来说既熟悉又遥远的东西,恰巧在其中扮演着忠实的“记录者”身份。在坪山新区坑梓办事处龙田社区大窝居民小组,那里的高姓居民几乎家家都有族谱,只是这本出自一位六旬老人之手编撰的族谱有些与众不同——所有记录的宗族辈份沿袭,均辅以嵌名联,不仅朗朗上口,更易懂易记。

寻根溯源:高氏定居坑梓300

那位凭一己之力,靠走家串户、耳闻笔记编撰出《龙窝高氏名联族谱》的老人名叫高传瑞,曾在坑梓当了半辈子老师。通过他整理出的资料,不仅世居大窝的高氏繁衍生息的历史基本一目了然,整个坪山新区高氏的沿袭脉络也初露端倪。而从高氏最早迁来此地算起,到今天已有300多年历史。

关于高姓的起源,流传的版本不少,但以源自黄帝时代姜姓演变而来之说居多。在高传瑞编撰的另一本《坑梓楹联集》中,“渤海家声远”这句话经常出现在高氏的祠堂或其它地方的楹联上,结合“郡望堂号”这一宗族传承中重要的符号,应可推断当地高氏源自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沿岸一带,后经中原一带转辗迁徙至此。

与坑梓当地的黄氏相比,高氏无论是人丁兴旺程度还是坊间知名度,均相差甚远。但从高传瑞编撰的族谱中可以发现,高氏与黄氏几乎是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民间对黄氏在坑梓的大发展,有一个“戏剧性”的传说:当时老坑梓的土地,属于原住户高姓人所有,当时因为刚迁海复界,还无力翻修已经损坏的高姓祠堂。而黄氏族人要在此落籍,便与高姓人商量,由他出钱,高姓出地,盖两间祠堂,各自一间。因为高姓人得罪了风水先生,而黄姓人则很殷勤,风水先生就悄悄让黄姓人挑选看上去破旧却能旺财旺丁的祠堂。高姓人不明就里,选择了漂亮的那间,结果黄氏越来越兴旺。这一传说在当地高氏眼中,大部分内容是被认可的,只是对高氏与黄氏入籍坑梓并无先后之分。不过以此佐证,高氏定居坑梓300多年的历史应是有根有据了。

历代传承:民俗风情多姿多彩

与诸多早先来深圳定居的客家人一样,高氏来到坑梓后,也兴建了不少客家风格的围屋。至今,龙田社区的大窝、大塘、吓陂3个以高姓为主的居民小组还保留了较为完好的高氏祠堂,其建筑风格与常见的客家围屋一般无二。

祠堂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其意义似乎都是非凡的。当地保留下来的高氏祠堂,不仅仅是高氏乡亲的最古老的居住、生活、祭祀的场所,围绕着它,高氏族人在后来的繁衍中,历代传承加之融入当地特色的民俗风情同样多姿多彩——娶亲、添丁、建房、祭祖……几乎所有生活中的大事都离不开它。其中,要数娶亲前后的祭拜仪式和添丁后的“点灯礼”最有特色。

相传以前当地高氏谁家若准备娶亲,迎亲头天晚上就要前往祠堂祭拜,同时还要准备好各式汤圆招待亲友。有红有白、有圆有扁的汤圆,寓意婚后生儿育女人丁兴旺。这一夜俗称“赏花夜”。第二天,迎亲的队伍必须从祠堂出发,接得新娘后还需回到祠堂祭拜。结婚次日,新婚夫妇必须早早来到祠堂再次祭拜。这个早晨俗称“拜堂朝”。完成了从“赏花夜”到“拜堂朝”的全部礼仪,结婚仪式才算圆满。

说到添丁,当地高氏的“点灯礼”也很有特色,并且一直传承至今。与深圳其它地方的“点灯礼”不同,当地高氏并不是选择在元宵前后,而是每年的正月初六。而且必须是前一年当地新添男丁两个以上才能“点灯”,“单灯”是不点的。“点灯礼”的同时,舞狮、舞麒麟、摆酒招待乡里,热闹非凡。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的“点灯礼”几度兴衰,祠堂里为添丁而点的灯也开始从原来的油灯,演变到今天的各式各样的彩灯。就在记者前往采访时,大窝高氏祠堂里还挂着几盏未被摘下的灯,其中一盏就是非常现代的走马灯。

敦睦乡谊:宗亲文化魅力不减

“故乡之水美之又美,故乡之月圆之又圆,故乡之人亲之又亲,故乡之情浓之又浓……”这是高传瑞在《龙窝高氏名联族谱》编撰者寄语中写下的第一句话。的确,族谱的产生本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其不仅具备最初的辨析亲疏,甚至优化生育的功能,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在其上引申而出并得以加强的凝聚族群、敦睦乡梓的力量更不容小觑。

深圳作为知名的侨乡,坑梓也不例外。就大窝居民小组来说,本地的高氏居民人数大约300人,而定居香港或旅居海外的当地籍高氏乡亲也有300人左右。以宗亲文化为核心而维系起的“寻根问祖”,是长久以来牵动海外及港澳高氏乡亲一个梦。在大窝高氏族谱“失传”期间,当地高氏乡亲通过口述口传,不忘先祖。之前所说与祠堂密切相关的生活大事里,每年重阳祭祖这件大事一定不会被忘记。因为对当地高氏乡亲来说,重阳祭祖是个“百鸟归巢”的日子。

这一天,无论身在何处,高氏乡亲纵远隔重洋也定回乡祭拜。随着时代的进步,当地高氏乡亲为了方便海外及港澳乡亲回乡祭祖,祭拜的日期渐渐改在十一黄金周的假期了。虽然祭祀的日期变化后无法对应重阳,但大窝的海内外高氏乡亲每年回乡集中祭祖的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从发出公告,到个别电话通知,再到祠堂前集中,前往墓园祭拜,回来后共享大盆菜,所有的环节都那么顺畅而又隆重。

大窝高氏族谱重新编撰后,维系和凝聚的乡亲更广了。高伟雄是大窝居民小组组长,当地人仍习惯的称他为村长,从他口中记者得知,就在去年十一期间,高传瑞编撰的大窝高氏族谱首发那天,现场的盛况可谓空前。当地的海内外高氏乡亲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族谱,寻根溯源的热情更加高涨了。而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不断强化着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和凝聚力。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