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志毅: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及其对策

2013年07月18日 | 阅读:920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我国草原近几年出现了严重的退化问题,许多牧民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更不要说发展。为制止草原生态进一步恶化,使牧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政府在牧区将生态移民作为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关于牧区生态移民的实施范围、方法及得失也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很多学者发表了各自的成果。如池永明的《生态移民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葛根高娃、乌云巴图的《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的概念、问题与对策》、《“生态移民”政策对缓解草原生态压力的有效分析》,等等[1]。本文就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及其对策做初步的探讨。
   一、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的成因
  (一)我国牧区的人口已超出生态环境的承受力
  在近现代,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向草原大量移民。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破坏史是一部草原地区的移民史、开垦史,也是一部对草原的破坏史。我国牧区普遍存在人口超载问题。例如,内蒙古现有纯牧区旗市24个,按照草原承载力的标准,草甸草原每平方公里不超过10~30人,典型草原5~7人,荒漠2~2·5人,那么内蒙古24个旗市中有14个超过人口承载力,占牧业旗市总数的58%。青藏高原河谷合理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
公里不超过20人,而今该地区却达90人[2]。1996年,牛文元在世界著名学术刊物《Journal of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发表了颇有影响的可持续发展阈值图概念(见图1)。

 

该阈值图成为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基本依据。当人口数量不变时,随着区域资源的丰富,生存与发展的概率不断加大。与此相对应,当资源数量不变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生存与发展的概率不断减小。图1中,两条曲线的相交处Y(P,D,W)的
下方,产生了一个人口与资源曲线互相叠加的阴影区。该阴影区即所谓的可持续发展阈值范围;在图中阴影区的上方,是生存与发展的“非合理承载区”;两条曲线相交处的左侧是“资源缺乏”的限制区,此时人口数量的增加应严格控制在OY线之下,一旦突破此临界线,即进入非合理承载区,区域的生存与发展便会遭到破坏性的结果;两条曲线相交处的右侧是“人口过量”的限制区,此时资源数量的减少应严格控制在YM线之下,一旦突破此临界线,即进入非合理承载区,区域的生存与发展同样会面临破坏性的结果;图的中部即平衡点是资源和人口的优化匹配区,它标示一个国家或区域把资源和人口调控到了最理想的状态。一般而论,惟有把资源的供给和人口的需求,调整在相应的“合理承载区”内(即图上的阴影区),才能充分满足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基础的外部条件。环境的作用则表现在它对平衡点Y(P,D,W)的影响上,环境恶化将直接使得Y(P,D,W)一直降至0,使得原先创立的生存与发展阈值
区一直消失到无法生存与发展,抵消原先由资源和人口构成的合理承载阈值范围。我国牧区的人口承载力已经超出了合理的阈值范围,需向系统外转移人口[3]。在人口超出牧区承载力的情况下,我国牧区的产业又比较单一,草原畜牧业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加之经营粗放,导致草原过牧,从而造成草原的退化。1984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白旗的一个浩特(蒙语,即村庄)草场承包时有牧户7户,牲畜700只,到2000年发展成10户,牲畜增加到1 500只。原本就不大的草场,子女分家时从中再划分若干,每个草的面积比原来的更小。该旗理论载畜量为59万羊单位,目前牲畜头数维持在110万~120万羊单位,超载50万~60万只,平均每只羊单位占有草场仅0·45 hm2。
   (二)草原封育需要生态移民
   我国草原在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要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适用的途径就是进行草原封育。即将草原围封起来,暂时不进行包括畜牧业在内的经济活动,凭借自然力使草原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改善。资料表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是以冷蒿、针茅、羊草、冰草为主的退化草原,经过7年的自然恢复,其地上生物量由每公顷1·1 t恢复到1·9 t,增加了73%,草群盖度也从48%增加到55%,植株高度从10 cm增长到了30 cm。草原封育要求进行生态移民,或者牧民就地对家畜实行圈养。目前许多地区采取了这种方法。但据笔者调查,在牧区发展舍饲畜牧业没有比较优势,牧户经济濒临倒闭的危险。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对牧区生态移民点142户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142户中有111户人均收入趋于下降态势。牧户负债也很严重,111户中有70%以上均有借贷,户均借贷7~8千元[4]。在实行圈养的苏尼特右旗齐哈图移民点,牧民的人均纯收入在逐年下降(见表1)。

 

同时,地方政府也感到财政压力很大,在休牧期间,饲草需要到外面购买。为了支持牧区的休牧,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每年从财政上要拿出一大笔资金用于购草。2001年,仅自治区财政就为此支付了1 400多万元。在圈养面临如此困境下,应让牧民进行生态移民,以确保草原封育的实现。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牧区生态移民
  (一)政府要用宏观、开放的视野指导牧区生态移民
   牧区生态移民是一个需要从全国范围着手的系统工程,考虑到要牵动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的利益,应由国务院来协调、组织,统筹安排。这是类似三峡工程的大移民,要打破行政界限,从整个国土的视角宏观指导牧区生态移民。而在我国,以内蒙古为例,大多仅仅由专区一级(盟)进行牧区生态移民运作,从牧区的一个脆弱地区,转向生态条件略好,主要是有水源的另一生态脆弱区。在移民点发展圈养畜牧业,由于外购饲草料成本太高,这些移民都做了在周边开辟饲料地的计划,耗用了大量极其宝贵的水资源。其结果是移出区的草原生态环境还没有恢复,移入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又遭到了破坏。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笔者曾调查过一个生态移民点,距原来的居住地仅有20 km,移民刚搬进新居住点,沙漠很快就将新居住点包围。衡量生态经济的供给能力的是生态经济供求弹
性,简称生态经济弹性。它是某种生态经济资源的新增量对经济需求量的满足程度。生态经济弹性系数E=某种资源的更新率/对某种资源的需求增长率。当0<E<1时,是缺乏弹性的生态资源供给力,表明开始出现生态滞后现象;当E>1时,是有弹性的生态资源供给力;当E=0时,是无弹性的生态资源供给力,表明生态系统已失去供给潜力。我
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十分脆弱,弹性很小。半干旱气候条件决定草原很难向森林群落正向演替,反过来却极易向荒漠化和沙漠化发生逆行演替。这就决定了草原人工利用的恶化趋势,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恶果。所以草原极易遭到破坏,但要修补、恢复到破坏前的面貌则非常困难,甚至成为完全不可逆。因此,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在全盟范围内进行生态移民不会取得一次到位的好效果。
   (二)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
   在绝大多数草原超载的同时,还有相当多的草原未曾利用,这部分未利用草原仅体现着它的生态功能。如前所述,恰当的利用草原,既能创造出经济价值,又能充分利用草原这种稀缺资源。而且,由于草原的特点,恰当的利用草原,对草原的生长比不利用还要好。我国部分地区草原资源利用不足。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1998年编的《中国农业资源报告》,我国8 000万hm2南方高山、丘陵、草山和滩涂草地,尚有60%~70%未加利用,开发潜力很大。尤其是被誉为“第二个新西兰”的南方草山草坡拥有1 333万hm2亚热带高山、丘陵、草山和600多万hm2的滩涂草地,充分开发利用后,至少可增加3 000~4 000万个优质商品羊单位,而且还不会超载过牧。
   (三)调整牧区产业结构
   1.改革牧区的第一产业
   考虑到以往过牧对草原的破坏,今后更多的牧民应由过去从事畜牧业转向草业。著名系统工程学家钱学森教授认为:草业是“以草原为基础,利用日光能合成牧草,然后用牧草通过兽畜、通过生物、通过化工和机械等手段创造物质财富的产业”[5]。立草为业,大力护草、种草、养草,在条件成熟时销售草产品。可仿照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做法,将一批牧民转化为“草农”,工资的发放都可参照林区的做法,待形成可经营的行业后,这些“草农”以出售饲草为生时,政府就不再援助了。
   2·发展牧区的第二、三产业
   牧区应遵照互利共生原则、适度规模原则和最大功率原则,使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相宜配置,产业部门与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之间相宜配置,产业部门之间相宜配置。在牧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为了养护草原,减轻对草原的压力,提高单位草原的转化率,要运用积聚效应的原理,以草原区域的主导产业、行业为骨架,依照各产业的指向、区位规律及其投入产出关系在空间地域上展开(乘数效应过程)。通过产业部门的空间立体配置,达到从空间上充分利用资源,以及物质循环利用、能量高效转化、价值多次增值、信息迅速传递的目的。建立有利
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就要实行产业的生态化。产业的生态化是指以生态经济战略为指导,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使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以生态化原理有机地组织产业经济活动,在微观上给企业规定严格的有法律约束力的生态标准,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规范产业行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经过笔者在牧区的调研,积极发展畜产品加工和草产业是牧区第二产业发展的方向。牧民进入商业和流通业等第三产业,既能减少直接从事畜牧业的人数,又有利于尽快将牧民的牲畜外销,减轻草原的压力。在不至于对草原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应挖掘我国草原很大的旅游资源潜力,可考虑在草原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围绕游牧文化发展旅游业。目前,草原旅游已经在内蒙古牧区初露端倪。1998—2002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接待游客总人数年均增长率在12%以上,其中国内游客年均增长20%以上。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24·7万人次,创汇8 693万美元,分别占全区的56·1%和57.1%和56·2%,居全区首位。全盟旅游收入15·1亿美元,约占全盟GDP的18·4%,旅游业已经成为牧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积极组织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向系统外移民
   1.向农村转移
   从草原向适宜人类居住的农村转移牧业人口,目前已取得许多好的经验。近10年来,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等滩地的牧民,从事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效果良好。阿拉善盟年日照达3 000~3 500小时,极有利于发展温室农业。在阿拉善左旗孪井滩等十大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工生态绿州上,牧民大力发展综合生态农业,种植面积达2万hm2。目前已有100多座温棚,每座平均400多m2。“九五”期间,全盟共搬迁转移牧民2 600户11 000人,占1995年末全盟乡村人口的18·95%;2001—2002年,全盟共搬迁转移牧民1 522户5 627人,占2000年末全盟乡村人口的9·8%。草原畜牧业牲畜数量从180万头(只)压缩到130万头(只),农区畜牧业快速发展,年饲养量达50万头(只)。
   2.向城镇转移
   逐步使牧民走向经济中心———城市,如距牧区较近的乌鲁木齐、银川、西宁、呼和浩特、包头等。建议由国家统一部署、协调,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周边地区,选择一些试点建设牧民简易聚居区。向牧区周边的中等城市转移,这些城市安置劳动力就业的潜力很大,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很强。而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包头市服务业比重很小,吸纳就业的潜力大。发达国家的城市服务业的产值比重高达70%,而2000年内蒙古城市服务业平均比重仅有39%,其中超过50%的只有呼和浩特,包头为31·9%、乌海为38·3%、赤峰为40%、通辽为34·6%、鄂尔多斯为28·2%。牧民在接受一定培训的基础上,可利用蒙古族文化优势,发展蒙古族餐饮业等。牧民可以向牧区口岸城镇转移。牧区多分布在边疆地区,牧民可以在口岸城镇全方位开放,建立外向型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如众多的新疆牧民与柯尔柯孜、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做边境贸易。内蒙古正在努力把满洲里、二连浩特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成为牧民就业的新增长点。牧民可以选择向一些人口容量较大的小城镇转移。之所以提出要对小城镇进行选择,主要是因为在草原地区,一些小城镇因周边环境恶劣,整个城镇都面临着被迫迁移的危险。因此,就不能再向这些地区迁移人口,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的旗政府所在地就已经迁移了一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镇将大沙中居住的76户牧民,共296人迁到镇区来,建设“牧民一条街”。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集中建设5个小城镇,号召农牧业人口向这5个小城镇集中,以生产力区域
布局调整为重点,使400多人迁入镇区,增加了镇区人口,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包括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在内的包头后山地区人口迁出大于迁入,近5年来,包头后山地区固阳县、达尔罕茂明安旗净迁出人口达2·36万。另外,转移到小城镇的牧民应以从事非牧产业为主,否则,会对迁入地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城镇、乡、苏木所在地的周围和饮水点附近的草场严重过牧。
   总之,草原封育需要牧区进行生态移民,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牧区生态移民,实现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向系统外移民。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