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姓溯源有七

2013年07月10日 | 阅读:982次 | 关键词: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上古太昊年间伏羲氏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传说在远古时期,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姑娘,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尔看到了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
  雷泽中的脚印其实是雷神留下的,这位雷神与女娲、盘古等的神一样是人首龙身,其在《山海经·海内东经》被记载位:“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因此,伏羲本来就是一个龙身人首的“龙种”,也是人祖女娲的哥哥。在清朝学者梁玉绳的《汉书人表考·春秋世谱》中记载:“华胥生男为伏羲,女为女娲。”所以,后世传说伏羲、女娲以兄妹而为夫妇乃确实不可易。
  伏羲,又称宓羲、伏义、庖牺、包牺、伏戏、牺皇、皇羲、太昊,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伏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所处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相传其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伏羲本姓风,后世人们因他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称“太昊”。
  伏羲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初祖。又相传他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了著名的阴阳八卦,以辨证的阴阳关系和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此外,他还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于捕鱼打猎。关于太昊伏羲氏的记载在古籍中常见,但又说法不一。
  在古典图像中,伏羲氏散发披肩,身披鹿皮,一派远古风范。远古时期,人们以石器加工兽皮,再以骨针等工具进行缝制,用以御寒。图中左下角画有八卦图形表明他创制八卦的功绩,而伏羲氏的目光显得深沉、睿智,一派古代智者的形象。
  由于伏羲是蛇身人首,故有“龙的传人”之说。有学者指出:“伏羲出生于蛇系氏族部落,并且以蛇为尊。他身上穿的树叶或鹿皮,形右蛇之鳞身或花纹,这正是蛇系氏族的族徽或图腾标志。近年来,海内外越来越多的“龙的传人”弘扬伏羲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伏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始创阴阳八卦。八卦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八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宇宙间的一个高级“信息库”。公元十七世纪,著名的德国数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公元1646~1716年)就专门研究了阴阳八卦,并根据阴阳八卦的“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的演变关系,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二进制数制理论和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机械计算机。
  八卦中包含的“二进制”,现在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及电子学中。1984年,一位欧洲科学家在谈到八卦的易理被现代广泛应用时,叹为“至为可惊”。八卦中的许多奥妙神奇之处,至今还正在研究和探讨之中。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始繁衍人类的任务,就是由伏羲女娲两兄妹俩完成的。清朝学者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中记载:“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现代的人类学者实地考察后,才得到这些苗族的传说。按苗族的传说,苗族全出于伏羲与女娲,他们本为兄妹,人类在遭到大洪水时代后全部断绝,仅存他们二人,他们为了延续人类,便结为夫妇。
  在伏羲的苗裔后代中,有的用先祖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伏羲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伏氏、羲氏。在古代,“伏”、“宓”二字通假通用,因此伏氏同时也称宓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伏不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伏不齐,公元前521/502~?年待考,亦称宓不齐,字子贱,春秋晚期的鲁国人。
  伏不齐是孔子的弟子,为七十二贤者之一,在史籍《史记》中说他小孔子三十岁,但在典籍《孔子家语》中则记作“小四十九岁”。
  伏不齐,亦称宓子,曾在鲁昭公姬稠执政时期(公元前541~前510年在位)担任过单父宰(今山东菏泽单县),也就是单父的地方行政长官。据说,他在赴任时,担心鲁昭公姬将听信谗言而干涉自己,就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间接劝谏鲁过君主:
  在要辞行前往单父的时候,伏不齐让两个国君身边的官吏跟着他到单父去。
  到达单父后,伏不齐让这两个官吏写文告。当其写字时,伏不齐就在旁边胡乱摇动他们的手肘,使得官吏写不好字,然后伏不齐又佯装生气,说:“两位连写文告都写得不好,回去之后要努力。”
  那两个官吏无奈,便返回到国君身边,他们告诉鲁昭公:“无法帮伏不齐写字。”
  鲁昭公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官吏回答:“伏不齐让我们写文书,却在旁边摇动我们的手肘,写不好还生气。”
  鲁昭公恍然大悟地说:“这是他在劝谏我啊。”于是派人告诉伏不齐说:“单父如今不再是寡人所有了,而是你的了。单父的事情由你决定吧!五年任满之后再来报告吧。”
  伏不齐曾向孔子报告:“单父有五个才能斗比我强的人,指导我如何治理单父。”孔子听后叹到:“可惜伏不齐治理的地方太小了,如果让他治理更大的地方,也许可以吧!”
  伏不齐治理单父时,并不将目光盯在财物的得失上,而是非常重视民心、士气和社会风气。孔子认为让他掌管和治理更大的范围,可比尧舜。
  伏不齐很有才智,在担任单父宰期间待民特别仁爱,他每天表面上只是在弹琴作乐,看来不象后来的同学巫子期治理单父时那么勤劳,但是他把单父治理得很好。人们因此而夸奖他是“鸣琴而治”。
  伏不齐为单父宰时,不仅赋役较轻,而且在灾年能发仓粟、赈困穷、补不足。能举能、招贤、退不肖。以实际行动提倡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他反对不干实事而夸夸其谈的人,尊重敦厚持厚的长者,以礼乐治世民。
  伏不齐被后世认为是以指导教化来治理国家的历史名人。孔子认为他尊君、守礼、有孝悌这德,遵守天命,能在仁德服人,称赞他是一位君子,有王佐之才(辅佐君王成大事者)。
  后来,在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封其为“单伯”。宋朝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赵恒又加封其为“单父侯”。到了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世宗朱厚熜再次改称其为“先贤宓子”。
  在伏不齐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在古代,“宓”字和“伏”字通假互用,因称伏氏、宓氏,后多称伏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伏、宓二氏正宗。

  第三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拓跋氏族乞伏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关于鲜卑族的形成,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最早活动于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北端,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的嘎仙洞)地区的慕容氏族为核心,融合了东胡的其他氏族部落而逐渐形成的。后从慕容氏族部落中分衍出一支拓跋氏族,在西汉末期由大鲜卑山迁至鲜卑山(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逐渐成为鲜卑族的一个核心部落群体。
  东汉和帝刘肇永元元年(公元89年),东汉和帝诏令张掖太守邓训发动攻击西羌之战,并派遣大将军窦宪发动了攻击稽洛山(今蒙古杭爱山)北匈奴之战,汉军皆大胜,西羌首领滇迷唐被杀。而北匈奴被东汉王朝击溃之后,余部继续向西北中亚迁徙,整个蒙古高原与河套地区被鲜卑民族所占,分散留在陇西、河套地区的十余万匈奴族人和一部分西羌族人皆被鲜卑民族所吸收。因此,鲜卑族人也是由许多民族成分构成的,以后逐渐形成诸多鲜卑部落。
  至公元二世纪中叶,鲜卑族势力迅速强大起来,遂成为代匈奴而起的一个北方民族,其首领为其首领檀石槐。
  檀石槐,公元157~181年待考,因其被父亲弃之野外,后为外祖母家收养。其时鲜卑族无姓氏,只名檀石槐。他自幼勇键有智略。长大后仿照汉制 “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被众人公推为鲜卑大人。东汉桓帝执政时期(公元146~167年在位),檀石槐建庭帐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北的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聚居在歠仇水一带(今东洋河),兵强马壮。由于他才智过人,东西部鲜卑大人皆归附。檀石槐曾率鲜卑部东败夫余,西击乌孙,北逐丁零,南扰汉边,尽有匈奴故地,控制“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建立起一个强盛的鲜卑部落大联盟。在东汉桓帝永寿、延熹年间,檀石槐屡次侵扰云中、雁门及其它边郡,拒受封王号及和亲之议。他将统辖地分为东、中、西三部约60邑,各置大人为首领,归其统辖。
  公元二世纪末,鲜卑部落大联盟瓦解,一部分鲜卑部落,自漠北向南,迁至陇西大阴山一带(今内蒙古阴山)游牧。当时迁至阴山地区的有如弗斯部、出连部、叱卢部、乞伏部等鲜卑部落,后各部共推乞伏部中最受众人尊敬的纥干(鲜卑官职,意为“依倚”)为大首领,全称为“乞伏可汗讬铎莫何”,并以为姓氏,称乞伏·纥干。从此,乞伏氏突显于其他陇西鲜卑各部。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乞伏·佑邻率领五千户再次南迁至夏缘(今宁夏北部),以少胜多,吞并了早期迁至高平川(今宁夏清水河流域)的鲜卑鹿结部七万余落,势力迅速壮大。以后又逐渐南迁到甘肃平凉、靖远、陇西一带。因此,这部分鲜卑人也被称为陇西鲜卑,以乞伏鲜卑为核心主体。陇西鲜卑后来又分为若干部落,部落长官称酋长,部落联盟首领称可汗。
  陇西鲜卑可汗职位为世袭,从第一代可汗乞伏·纥干→子乞伏·佑邻→子乞伏·结权→子乞伏·利那→弟乞伏·祁→(利那子)乞伏·述延→子乞伏·傉大寒→子乞伏·司繁。
  乞伏·司繁继位不久,晋废帝司马奕太和六年(前秦世祖宣昭帝苻坚建元六年,公元371年),前秦昭帝派大将军王统率兵讨伐乞伏部。乞伏·司繁统领三万骑兵在苑川进行抗击,却被王统击败,乞伏·司繁从此投降前秦昭帝。前秦昭帝见乞伏·司繁的叔父乞伏·吐雷作战勇敢,于是又以乞伏·吐雷为“勇士护军,抚其部众。”因乞伏·司繁后来屡建战功,赐授使持节、都督讨西胡诸军事、镇西将军等职。在乞伏·司繁逝世后,由其子乞伏·国仁代行其职。
  乞伏·国仁是一位大智大勇之人,后来在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年(西秦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建义元年,公元385年)建立了强大一时的西秦王朝,乞伏氏成为高贵的显族。到了西秦末帝乞伏·慕末永弘四年(胡夏末帝赫连·定胜光四年,公元431年),胡夏国君主赫连·定攻灭了西秦国,还大肆屠杀乞伏氏家族。
  西秦国灭亡后,其族人乞伏·轲弹、乞伏·千年投归北凉政权,而乞伏·跋跋、乞伏·延祚则投归胡夏国,而乞伏·昙达则为羌人执送于夏。赫连·定在得意洋洋地渡黄河企图夺北凉河西之地时,为吐谷浑部的慕容·璝所袭灭,胡夏国灭忘,且天理循环,赫连氏家族也遭到慕容·璝的肆虐屠杀,其所率乞伏氏鲜卑族人等原西秦国降户以及赫连部族人皆为吐谷浑部虏去。因而,乞伏鲜卑有一部分后来与吐谷浑部融合。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北凉哀王沮渠·牧健永和七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灭了北凉政权,将吐谷浑部驱逐出陇右地区,统一了黄河流域。从此,五胡十六国的纷乱历史结束,南北朝直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其后,散处于河陇地区的乞伏鲜卑均为北魏王朝所统治。乞伏氏、出连氏、叱卢氏等,均成为北魏王朝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
  此后,随着北魏孝文帝元宏(拓拔·宏)坚决而有效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乞伏氏族人,还是普通的乞伏氏平民,都逐渐融入汉族,皆汉化改为汉姓伏氏、乞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俟伏斤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万姓统谱》、《姓觽》中记载:
  ⑴.鲜卑族俟伏斤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的一支氏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俟伏斤氏改为汉姓伏氏,这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有记载:“俟伏斤氏,后改伏氏。”
  ⑵.鲜卑族俟伏门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的一支氏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俟伏门氏改为汉姓伏氏,其在史籍《万姓统谱》中有记载:“俟伏门氏,后改伏氏。”
  ⑶.鲜卑族傉伏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吐谷浑部的一支,在南北朝时期归附于北齐政权,后汉化改为汉姓伏氏、傉氏等,在史籍《姓觽》中记载其为:“夷姓,北齐有傉伏。后改伏氏、傉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西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西羌伏侯龙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文献《中国姓氏集》中记载:“后周时有大将军伏侯龙恩。”
  伏侯龙氏,属于古西羌民族的一支,在鲜卑拓拔部占据了西北地区后,曾长期被拓拔部所控制,伏侯·龙恩就是该支西羌族人的后代。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伏侯龙氏亦随之改为汉姓伏氏。北魏孝文帝病逝之后,北魏王朝大乱,许多鲜卑、慕容、氐、羌民族又纷纷改回原姓。
  然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影响深远,很快,北方少数民族以鲜卑、慕容二部为代表,迅速融合于汉族等其他民族,姓氏的汉化仍旧因循下去,伏侯龙氏不但依例改为汉姓,而且在宋朝以后还分衍有伏氏、龙氏、侯氏三支。

  第六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名将侯植,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有个汉族人名叫侯植,武艺绝伦。
  侯植,字仁乾,上谷人,为三国时期曹魏国燕散骑常侍侯龛的八世孙。其高祖为侯恕,曹魏北地郡守,其后裔子孙因家于北地之三水,遂为州郡冠族。
  侯植的父亲叫侯欣,北魏王朝的泰州刺史、奉义县公。
  侯植少年时倜傥,有大节,容貌奇伟,武艺绝伦。到了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天下丧乱,群盗蜂起,侯植乃散家财,招募乡勇组成军队讨贼,以平治地方之功被北魏孝明帝拜为统军,官任清河郡守。
  北魏王朝分裂为东、西两魏之后,侯植跟随北魏孝武帝元修西迁,史称西魏,从此甚得宠幸。
  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元年(公元535年),侯植得授骠骑大将军、都督,赐鲜卑姓为俟伏侯氏,其在史籍《北史》中被记载为“俟伏氏”。
  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三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农历10月,东魏丞相高欢亲率二十万大军至蒲津(今陕西大荔)攻打西魏,西魏文帝派遣宇文泰迎击,当时宇文·泰的军队不满万人,但他力排众议,率军轻骑急进,以少胜多,在沙苑一举击溃东魏军队,高欢狼狈而逃,史称“沙苑之战”。其间侯植领军奋勇,因功进大都督,加左光禄大夫。
  后来,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逆,侯植跟从大将军独孤·信讨而擒之,功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肥城县公,邑一千户。西魏文帝又赐其鲜卑姓为贺屯氏。
  西魏恭帝拓跋·廓元年(公元554年),侯植从丞相于谨平定了江陵,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再赐奴婢一百口,别封侯植的一个儿子贺屯汧为源县伯。
  后宇文·护专权,侯植惧其祸,遂以忧虑病逝。西魏恭帝追赠其为大将军、平扬光三州诸军事、平州刺史,赐谥号为“节”。因此,侯植在历史上分别被一些史书称为侯植、侯仁乾、侯节、俟伏·侯、俟伏·植、贺屯·植。
  侯植的后裔子孙形成了两支鲜卑族姓氏,一支为嫡支的俟伏氏(侯伏氏),一支为庶支的贺屯氏。
  两魏王朝灭亡之后,俟伏氏(侯伏氏)、贺屯氏这两支族人改回为汉姓,分称伏氏、侯氏、俟氏、贺氏、节氏等,同宗同源,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阿至罗国国王阿伏至罗,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伏罗氏,全称为阿伏至罗氏,是南北朝时期西域阿至罗国的国姓,出自其缔造者阿伏至罗,汉史简称其为伏罗氏。在史籍《魏书》中记载:“阿至国王姓伏罗。取汉姓伏氏。”
  “阿至罗国”这一称谓为古突厥语,汉称就是“高车国”,是南北朝时期匈奴民族西部分支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所创立。
  阿伏至罗在起初服属于柔然民族,不但向柔然缴纳贡赋,而且还要参与柔然部落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柔然可汗豆仑征集高车副伏罗部进攻北魏,首领阿伏至罗进行劝阻,但豆仑可汗不听,阿伏至罗愤怒之下遂率十万户高车部人乘机脱离柔然汗廷,西徙至车师前部西北一带(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创建了阿至罗国,自立为王,号称“候娄匐勒”,就是“大王、国王”之意。
  因阿至罗国的民族主体为高车族部落,因此汉史称其所建之国为“高车国”。
  建国之后,阿伏至罗不断挑起对柔然的战争,并杀了柔然汗廷所立的高昌国王阚首归兄弟,自己挑选了敦煌人张孟明为高昌国王。其后,阿伏至罗率部四处征讨,扩张领地,期间南征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鄯善(今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市库车县)、于阗(今新疆和田市)等地,并与大月氏遗民嚈哒部落发生了激烈冲突。后双方以龟兹为界,龟兹东北归高车、西南依附嚈哒。
  北魏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阿伏至罗派遣使臣至北魏王朝,向北魏孝文帝陈述了西迁并建立高车国的原因,表示愿意与北魏联合,共同抗击柔然。到了晚年时期,因阿伏至罗残暴无节而丧失了众心,为其部众所杀。
  此后,阿至罗国在西域存在了五十余年,北魏王朝分裂之后,阿至罗国得不到北魏政权的协助,于北梁武帝萧衍大同七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兴和三年,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七年,公元541年)最终为柔然所灭。
  高车副伏罗部西迁并在西域建立政权,作为历史上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较早地进入了新疆地区,由此产生了较大的历史影响而被载入史册。
  在阿至罗国(高车国)灭亡之后,其地为高昌国所占,高车王族沦为高昌国子民。隋、唐时期,高车王族子民有沦为西突厥阿史那部之属者。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兵击灭高昌国,奉命前来救援高昌国的西突厥军畏惧唐军威势,也在可汗浮图城 (今新疆吉木萨尔破城子)投降。当其他将领认为可以见好就收时,侯君集坚持继续分兵略地,共攻下西域地区三郡、五县、二十二城,得户八千余、人口近四万、马四千余匹,占地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留兵镇守后,侯君集刻石纪功而还。
  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地置西州,在可汗浮图城置庭州,后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雅尔湖村),从此,唐王朝打通了去西域各国的通道,促进了和西方诸国的联系,同时也起到了分割、遏制西突厥的重要作用。
  在此次战役之中,不少高车族人被唐军裹挟而返,留居于中原内地,后以先祖之名的谐音汉字为汉姓,称伏氏、罗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