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氏堂口
明宏治3年,孝宗皇帝赐姓凤氏,阿英改名凤英。皇帝魄力特赐凤英“尽忠报国”金带,凤氏土司从此沿由来。罗婺彝族土司世家虽冠汉姓,但彝文家谱中仍沿用彝族传统的父子联名谱系,代代相传,以示纯正的贵族血统。 凤英及其子孙丝带因功授予云南布政司参政(从三品)兼武定军民府土知府,罗婺后裔登上了云南的政治舞台。 时光流逝,盛极必衰。明朝中叶以后,朝廷逐渐推出、行“改土归流”政策,隆庆元年至万里三十六年、朝廷陈凤氏土司家庭内部发生权利纷争,以武定割除了凤氏的知府职位,实行流官制度,设武定府。 明朝在武定“改土设流”之处,实行“土流并存”,仍保留土司世袭制。但土知府的权利受到很大限制,象征着政治权利的知府大印从土知府手中移交到流官受中。此后,罗婺部族战乱频繁。 清雍正年间,朝廷彻底改设流官。罗婺凤氏土司在武定府的统治结束,凤氏的一支流落到金山江边,后被朝廷封为土舍,官“武定直隶州幕连世系土同知”,势力虽不足先祖,但仍然富甲一方,直至1950年武定解放。 “罗婺雄冠婺七部,势震明廷凤家城”,武定彝族凤氏土司在西南地区辉煌显赫近千年,对于楚雄州彝族文化的形成和成长,具有深渊的决定性影响。 物换星移,沧桑巨变,昨日的兴衰已成历史。然而,罗婺部和凤氏家族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唱着,曾获“文华奖”的大型京剧《凤氏彝兰》以及根据女作家黄晓萍长篇小说改变的电视剧《绝代》,皆取材于罗婺凤氏的历史。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