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访古—寻根中原—樊姓
根据1996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杜若甫和袁义达先生编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一书的姓氏排列顺序可知,樊姓名列第102位,占汉族总人口0.17%。
樊姓的起源主要有二:一是出自子姓,源于商王之后。周灭商后,统治者在商朝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一带设置了卫国,封康叔为卫国国君,负责管理商族遗民中的七个部族。这七个部族分别是陶氏、施氏、樊氏、繁氏、锜氏、饥氏和终葵氏,史书上称之为“殷民七族”。其中樊氏一族的后人就以自己的族名为姓。二是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王的后人仲山甫,也有书上称他为仲山父。仲山甫是辅佐周宣王中兴的大臣,深受周王的器重。当时宣王的大臣尹吉甫曾作诗《烝民》来赞颂仲山甫的功绩,这首诗收录在《诗经》一书中。周宣王赐他封地于樊,所以他又被称为樊仲、樊穆仲。樊,也叫阳樊,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南,是樊姓的祖根所在。仲山甫的后裔遂以封地作为自己姓氏。
樊姓的迁徙繁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源于商王族的樊氏后裔史书上没有太多记载。唐朝人林宝在《元和姓纂》中推测,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樊迟,也叫樊须,为鲁国人,可能是这一支的后人。
周朝后期由于樊国被晋国所灭,仲山甫的后裔子孙也流落各地。现存于四川省芦山县的汉樊敏碑碑文中就记载了东汉巴郡太守樊敏的先祖在樊国被灭后,被迫率领樊氏一支远迁到“华南西疆”,最后定居在青衣县(今四川名山县北)生息繁衍这一珍贵的史料。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