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氏的家族世系考

2013年04月08日 | 阅读:1280次 | 关键词:

 一、 党氏的发祥地

宝鸡的党姓,以今日的宝鸡市渭滨区党家村(旧称永宁里柳树巷)为发祥地。2003年初,甘肃省永靖县盐集乡党家村的党玉昌、党连宽,不远千里带着他们传世的及续修的党氏族谱来到宝鸡寻根问祖。他们先是找到了宝鸡县(今宝鸡市陈仓区)的天王镇党家堡村,言及他们是离宝鸡县城不远的柳树巷党家村分枝出去的。他们的先祖是后唐时的白马大将军,率军征讨西番,后遂定居永靖县,子孙世代相传已有44代子孙。党家堡村的人则说他们那里没有柳树巷这个地方。在二位同姓人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一位党家堡村的青年告诉他们二人,在离宝鸡市不远的渭滨区石鼓镇有个党家村,让他们去那里看看。党玉昌、党连宽后来在好心人的引导下,他们找到了党克端老人。党克端粗识文字,对于家族的事情十分热心,听同姓人说明了来意之后,党克端老人明确地对他们说:“在解放前,今天铁一局五处三十八号信箱所占的地方的确名叫柳树巷,我们是同姓同宗。”只是由于五八年大跃进和十年浩劫,家谱和祖先遗像均已烧毁,荡然无存,未能衔接我们的家谱,实属一大遗憾。来人也十分高兴,毕竟他们找到了自己流失千年的根。

柳树巷的“巷”之词意,表示曾经住过人,这个地方旧时的确属于党家村的党姓所有。笔者谨按:宝鸡县历史上疆域广大,解放后为适应城市建设需要,而以宝鸡县城建立了宝鸡市,在以县东的商贸集散中心——虢镇成立了宝鸡县,在发展中又成立了金台、渭滨两区,故党玉昌二人所寻的党姓之根当是离宝鸡市近处的党家村,非是宝鸡县天王镇的党家堡村,而党家村的历史最少也有一千多年了。

二、 党崇雅的祖居地

据笔者采访党克端老人,世人都说党崇雅是蟠龙山人,您怎么说党崇雅是党家村人呢?

党克端老人说:“党阁老是蟠龙山人也对,说党家村是他的祖居地也没错,因为阁老的父亲党同道是一商人,因作商于蟠龙山一带,诚实好信,也为山民赊欠商品,山民生活条件差,没有经济力量清还欠账,就只好把土地慢慢的给党同道抵债了。于是党同道就在蟠龙山一带有了许多田地,慢慢的就在蟠龙山定居了,后来娶妻生子,生的儿子便是党崇雅了。党崇雅在蟠龙山出生,其祖居地是党家村也没有错,传说党阁老的姑母嫁与离我们党家村不远的皇禄塬张姓大族,党阁老经常去皇禄塬探望他的姑母,也来党家村探望同族父老,后来党阁老的重孙党丕显搬迁回党家村也是不无道理的。

另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现今的党家村三义庙前的大平台西北角曾经有一座三梁四柱的两面淌水的大房,这里一直被党家村的人称为党阁老老屋,虽然说房子简陋,但在旧时的党家村却为最高的建筑,这是党家村妇孺老幼都知道的,直到2004年以前存在着。因为党崇雅的祖父党鲁曾经官居山海卫教授,过去的卫所教授相当于知县的地位,也为党姓家族的荣耀,因旧时体制限制,虽房子只有三间,但房子盖的高也是其体面的表现。因党克端老人一支族人与党阁老血缘关系较近,这座房子始终为其家族人居住着。

三、 党氏的先世

党崇雅的先世,宝鸡现存的地方志中,有一个党臻,系明朝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的贡生,曾任四川彭山县知县,据党克端老人叙述,大概是党氏最早的先祖了。党崇雅的曾祖父名叫党麒。祖父党鲁是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的贡生,曾先后任原武县训导,山海卫教授。父亲名叫党同道。三代在清朝都因党崇雅的功绩,封赠官职和党崇雅的官职一样,是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衔。

四、 党氏的祖案

党氏的祖案,叫“五门子先人案容”,共有五辈人,党崇雅居于最底角,其中祖案上的五辈先祖身着明朝衣服,五花官诰,二品官衔,别无清朝官位,祖案的牌位上写着“大清国内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党崇雅之神位”。此案容,一直保存至一九五八年大跃进被毁,今天看起来确实可惜。

五、 党氏的祠堂

在宝鸡市人民路15号,有一处曾经被人称为“党家宅”的古建筑民居,原建有五梁四檩的大房四座,飞檐斗拱,五脊六兽,极为壮观,一九八六年被政府改建他用,党克端老人对笔者说:“这所古建筑群就是党氏宗祠的所在地,其旧时大门口立有蟠龙旗杵,挂有斗子,大门上悬有“帝师良相”的匾额。

六、 党氏的后裔

党崇雅官至一品,名闻九州,其在祖居地共有五个支族,而在蟠龙山只有一个儿子党恂如,字谨公,是顺治八年辛卯科举人。其人饱读诗书,文采非凡,在旧版宝鸡县志中收有其所作之游记《游太平堡记》,七律《秦岭叠障》、《渭水潆池》、《周原霁雪》、《浹石虹梁》、《瀑泉飞帛》等,其诗文意境清高,词藻华丽,乃上乘之作。不幸早逝,党崇雅深为伤痛,赋诗以悼念爱子。

宝鸡市福临堡的党姓,金陵店(因旧时建公馆,店铺林立,人叫店子街)的党姓人可能是党阁老子孙的直系后裔,因党崇雅的长孙党居广曾任康熙王驾前的御前侍卫,次孙党居易曾官至福建按察司副使。党居易的长子党丕显后来又搬迁回永丰里党家村,在今天蟠龙山村的党姓人家,却非党姓的血亲,乃是党家的仆人或远支了。

七、 党居易的神道碑

在过去,特别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宝鸡县城(今宝鸡市)县署东边店子街南北大路路口,立着一通:“清福建按察使党公神道碑”(碑后无字),后来由于整修道路时,此碑因占阻交通,为人掀倒,弃之路旁,无人过问。后来,党克端去店子街办事,见碑倒无人管,就回到家中,约同其族人十余人,套着大马车将此碑拉回党家村,放置在靠党家老屋不远的三义庙的墙头,一直放了数十年,后来此碑路面,当垫土石,甚至有的人还想用此碑煅烧石灰,幸亏党克端老人费尽心机,才得以保全,直到一九六六年此碑被运到斗鸡台文化馆,也许此碑今天还保存着。

 

八、关于党氏的宅第、别墅

党崇雅在大明、大顺、大清三朝为官,影响很大。不仅在京师有自己的大学士府第,在宝鸡县城内有宅第,而且在自己的故乡宝鸡蟠龙山建有富丽堂皇的乡居,在县西三交城则有避暑休闲的别墅“意先居”。经过笔者仔细查阅历史文献,寻访有关学者和蟠龙镇的父老乡亲,现考证如下。

蟠龙山乡居,经过了三百年的沧桑巨变,已经荡然无存。关于党氏的另一处遗宅,就是今日的宝鸡市西街小学的前身了。党氏故后,子孙因居官和迁移,位于蟠龙山和县府街前后左右的宅第,就逐渐败落荒废了。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钱塘人徐文博调任宝鸡知县后,为兴办教育,就募捐购买了其中一处党氏的废宅(今宝鸡市解放电影院地段),迁建“石鼓书院”,并改名为“金台书院”。到了晚清,宝鸡知县蔡宝善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把金台书院改为“宝鸡县第一高等小学堂”,屡经变革,更名为宝鸡市西街小学,该小学现在是宝鸡市重点小学。

在宝鸡市西固川乡方塘埔村佛岩崖山腹,有党崇雅的避世之所—意先居。历史上此地称为三交城(一名秦王寨),三交城地理环境险峻,自两晋以来,历来为政客、高士憩息隐居的理想去处。党崇雅在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辞官归里,隐居此处达十年之久。《宝鸡县志》“卷之七祠寺部分”记载,清康熙二年(1664年),僧人淡虚重修佛岩寺,党崇雅撰碑文,说明二人关系非同寻常。从清末拔贡强振志先生民国二年(1913)所作的《游意先居记》可知党氏隐居此处避世之时,与县内诸名士做诗唱和,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寄情山水高尚情怀。

清代以来,山东莱阳宋琬《寄党太博》诗,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邓梦琴(康熙年间宝鸡知县)《党太保别业》诗,宝鸡县人陈卓《三交城记》文。清末宝鸡进士徐冲霄,举人何毓藻,拔贡强振志等人各做诗赞咏佛岩崖党太保避世处“意先居”,表达他们缅怀党氏功绩的感情,另一方面又可看得出他们对党氏隐居生活的羡慕。

三交城,党太保避世之所,历史上因地势之险,为官宦富贵人士、土匪、军事机构誉为避难固守之天险。清末辛亥革命时,宝鸡知县雷天容,曾冲破起义军的追捕,至此地党太保所修之公馆避祸。民国时,土匪冯胡子曾在此凭其险要,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后被剿灭。

九、党阁老的坟墓

党崇雅祖居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党家村(清代宝鸡县永丰里人),生于蟠龙山,是清朝顺治皇帝时的特进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担任过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的正一品高官,所以人称党阁老,阁老是明末清初时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官员的尊称。

传说党阁老死后安葬时,曾出灵柩十二副,埋于故乡多处。哪一处是真骨所进之地,只有至亲孝子知道。今天传闻党阁老的坟墓有两三处。一为蟠龙山南原白石沟之党坟(竖有墓碑),一为北原杜家村党坟,其余未知葬于何地。不过访问当地老人得知,杜家村的党氏坟比较有名气。

党崇雅安葬后,党家还派来姓张一家人为看坟乡亲,落户此地,专门看守坟墓,并且承担一切祭扫护理事务。旧时,每当党氏家族,清明节来祭奠扫墓时,姓张的看坟乡亲便置酒席接待,主客之间显得十分客气。好的年月,守坟的张姓人家还能得到多少不等的赏钱,表示坟主后裔对看坟乡亲的酬谢。

至于立有墓碑,位于蟠龙山南原白石沟的党氏坟。康熙五年(1666年)皇帝下旨命令陕西地方官员为党崇雅造坟并以礼安葬,还派遣陕西布政司参议分守关西道赵进美大人,代表皇帝前来祭奠,追功。到了乾隆十二年(1747年)宝鸡县知县董霖接到皇帝维修先朝名臣本朝元勋大臣陵墓的圣旨,募集能工巧匠,精心绘图施工,筑墙围护,使党氏的墓葬修葺一新,董知县深得上司的嘉勉,得到了升职的奖励。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蟠龙山村已发展成宝鸡市郊著名的民俗村,党阁老的坟墓,也会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十、党氏家族的诗文和手迹

党氏一门数代为官,文学笔调流畅,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宝鸡旧志和宝鸡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党崇雅、党恂如、党居易、党丕显四代人的诗文和墨迹。

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三楼收藏有党崇雅的书法作品“龙向池中起,凤从天外飞。”这是目前宝鸡唯一能见到的党氏手书真迹,字大径尺,行草结合,龙飞凤舞,飞白潇洒,堪称书法精品。从内容推断,李均宏认为可能是党崇雅为宝鸡炎帝祠写的楹联,因为龙凤呈祥,是皇帝皇后的象征,一般家庭不敢僭越,而神农氏在宝鸡九龙泉沐浴,炎帝祠面对凤阁岭。再者就是顺治十年(1653年)党崇雅回宝鸡故里后,为千阳县知县王国玮所编《石门遗事》作的《千阳县志序》,为其亲笔所书。(编者按:顺治刻本《石门遗事》今藏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有党崇雅亲笔书写的序言;甘肃天水南郭寺“二妙轩碑”,有党崇雅亲笔书写的后跋;陕西汉中市古汉台博物馆藏党崇雅撰文“贾大司马修栈道碑”和“重修文庙碑”,但非亲笔书写;另有《贾大司马修栈咏》诗碑,刻在修栈道碑的阴面,是汉隶书体,本人收藏有电子资料图片。党崇雅为宝鸡知县张六部撰“筑城碑”旧版《宝鸡县志》“张六部传”摘录有部分字句,原碑待考;为僧淡虚重修佛岩寺所撰碑文石刻至今无法考证寻觅。)

《千阳县文史资料》记载,在千阳县文家坡乡景家寨村有一块名叫“景恩斋元配张氏墓表”的墓碑,系党崇雅撰书,能否保存到现在也不知道。毕沅《关中胜迹图志》记载:党崇雅墓有卫周祚撰的墓志铭,若能发掘考证,则其身世之谜可得确切证据。

党崇雅之子党恂如,字谨公。在旧版宝鸡县志除选录其《宝鸡八景》五首诗外,“胜迹卷”中有记:“县西四十五里陆川有黑虎寺,党恂如有赞:陡岭纡回,如嶂如幕,碧流澄映,潺湲悦人”。

在县东金陵墓店(今宝鸡市店子街)准提庵里,有党崇雅的孙子清朝福建按察使党居易捐铸的铜钟一口,而书写铜钟铭文者却为党居易之子党丕显。

黑虎寺和准提庵,能得到党崇雅家族几代人的赞誉和修建,也算宝鸡颇负盛名的名胜古迹吧。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