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氏由来结论

2013年04月08日 | 阅读:939次 | 关键词:

 《1》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名的姓。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封邑于上党(今天的山西省境内),于是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党作为他们的姓氏。

《2》、出自任姓,以地名为氏。鲁国大夫党氏,相传是黄帝的小儿子禹阳的后裔,因为被封于党(现在的山东济宁一代),其后人以党为氏,所以也称为党姓。其后裔中有个叫党臣,生女孟任被鲁庄公看中,召入宫中,孟任的父亲党臣沾光扬名于后世,其后裔子孙就以他的名为姓,即为党姓。

 

由来说明:

据《百家姓溯源》党姓姓源有2支,一支以封邑命氏,即汉族党氏。即出自以上两个姓氏的汉族党氏。也是与产生自黄帝姓氏一说是吻合的。一支是出自党项羌。以下话题就是介绍出自党项羌的党氏。请看下篇博文

羌与党氏的由来

这里的“羌”可比现在的羌族庞大多了,中国现在的很多大族都是由它发展而来,比如藏族、白族、彝族,当然也包括了羌族。而“羌”是和“鲜卑”属于不同的两个民族体系。

游牧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的民族。早在商朝时期,现存甲骨卜辞上就已有了有关羌族的记事。羌族与汉族的祖先黄帝族,在远古时期已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交往。东汉时期,羌族以青海为中心对汉地展开掳掠,东汉王朝对羌族残酷地压迫和屠杀。羌族被迫向西南方迁徙,进入西藏地区的发羌,建立了强大的吐蕃(西藏)。羌族的另一支党项羌曾一度进入青藏高原,因遭到唐旄羌(女国)的攻击,又退回到松州附近游牧。

西晋时,鲜卑慕容部吐谷浑西迁到枹罕(枹音夫),征服这一带的羌族,建立吐谷浑国。唐初,吐谷浑分为两部,东部在青海,西部在鄯善。青海的吐谷浑与党项羌的拓拔部通婚姻。唐朝李靖攻灭吐谷浑,党项羌首领拓拔赤辞降唐,唐朝加号为西戎州都督。

六二九年,弃宗弄赞建立吐蕃国家。吐蕃古钵教经典把党项列为吐蕃统治下的"外四族"之一。吐蕃强盛,党项族遭到吐蕃的压迫。八世纪初,吐蕃袭杀党项拓拔首领,党项各部落被迫迁移到今甘肃和陕西北部一带。迁到夏州的部落,被称为平夏部。

唐朝末年,在黄巢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中,唐朝利用沙陀,党项兵去镇压起义的农民。党项平夏部首领拓拔思恭出兵助唐,镇压黄巢,随李克用攻占长安。唐朝以夏州为定难军,加思恭节度使,进爵夏国公,赐姓李氏。从此,党项族便据有银,夏,绥,静,宥等五州地区。

这时的党项族,还处在氏族社会的父权制时期。党项族的居民组成为大小不等的氏族和部落,最大的部落可达四,五千人。各部落散处各地,还没有形成固定的部落间的联盟。接受唐朝封号的拓拔首领在党项族中有着颇大的权威,遇有战事,他可以射箭为号,召集各部落对外作战,但战事过后,即行解散。

唐朝末年以来,一些党项部落进入汉地,入居州城,党项族在不断地发生着分化。

进入州城,与汉族杂居的党项部落,逐渐接受汉族的封建文化制度。某些贵族酋长,也购买田地,剥削汉族农民,甚至经营工商业,广置财产.这些党项部落人户,被汉人称为"熟户"。

散处在广阔山野间的广大党项氏族,部落,继续从事游牧,被称为"生户"。各部落还没有共同的首领,也没有法律和赋税,信奉原始的巫教,有疾病由称作"厮"(音斯)的专职的巫送鬼治病,各部落之间相互争夺,互相复仇。无力复仇者,就集合妇女去焚烧仇家的庐舍。仇解后,双方饮鸡,猪,犬血盟誓。杀人者可出命价钱偿命。这些状况说明,党项族中已确立了私有财产制,并为争夺财产和奴隶而展开内部的和对外的争夺,党项的生户部落不断向汉族地区去掳掠"生口"作奴隶。

但是,在唐,五代时期,党项的奴隶制不可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唐朝和吐蕃都是强大的国家。五代时,后梁,后唐仍有足够的力量控制着西北。契丹建国后,国势强大,一直控制到党项的居住区.党项部落的对外掳掠不能不受到极大的限制,也就是奴隶的来源受到限制.宋朝统治时期,党项族才由氏族部落制逐步发展了奴隶占有制,并进而建立了党项奴隶主的国家西夏。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