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是储光羲的舅父

2013年06月01日 | 阅读:34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因排行第八,人称“贺八”。唐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少以文词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后迁太子宾客、检校工部侍郎、秘书监等,因而人称“贺监”。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陆象仙善。象仙尝谓人曰:“季真清谭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在京以“清淡兴流”,放达纵诞而为人倾慕。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又善草隶,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诏许之,赐鉴湖一曲。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期间写下《回乡偶书》二首,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未几病逝,年86。为官50年,仕途畅达,受到朝野敬钦和唐玄宗的倚重。乾元元年(758)肃宗以侍读之归,赠礼部尚书。存诗19首。《新唐书》、《旧唐书》有传。
       为便于对照,特将《献八舅东归》引录如下:
高位莫能舍,舍之世所贤。云车游日华,岂比龙楼前。
寝疾乃就枕,情感唯灵仙。帝鸿思道宗,臣彭亦长年。
天书加羽服,又许归东川。镜水涵太清,禹山朝上玄。
诚亡真混沌,玉立方婵娟。素业作仙居,子孙当自传。
门多松柏树,箧有逍遥篇。独往不可群,沧海成桑田。
       诗中与贺知章晚年告老还乡吻合的有:首先是诗题“八舅”,与贺知章排行第八人称“贺八”吻合;开头两句指舅父位居高官,太子宾客系正三品;五、六两句指舅父请辞之前精神恍惚,思归从道;九至十二句指皇上恩准请辞,回归越地禹山镜水。此外,两人的生卒年代也相吻合,储光羲比舅父小40多岁。
        这么多吻合之处,应该说天下不会有第二个如此巧合之人了,笔者以为可以确认“八舅”即贺知章无疑。遗憾的是,诗人未能按照古人习惯,在诗题中标出贺秘监、太子宾客等官职尊称。如李白的《送贺宾客归越》、《对酒忆贺监二首》就写出了他的官职。还有,诗人有这么一位显赫的舅父,应该有不少唱和诗文,死后则有悼念诗文。可能是因为两人的诗文散佚太多。
       古人重视节操,因为被安禄山授过伪官,储光羲的仕途及身后因此蒙上了难以洗刷的阴影,新旧唐书没有他的传记,正史中未记他与贺知章的甥舅关系,也许是史官的刻意回避,但非常遗憾的是,他的诗友王维、包融、殷璠、顾况及后裔编纂的家谱均未记载此事,从而成了谜团。
       史载贺知章告老还乡之日,太子李亨以下,几乎所有的当朝权贵都出席了饯别宴会,唐玄宗亦以五言诗《送贺知章归四明》赠别,朝臣应制和诗者36人。不知身为外甥的储光羲其时是否正在朝廷任官,其诗是否名列36人之内,尚待考证。
        储光羲缺少生平事迹,解读他的诗文是了解他人生的重要资料,《献八舅东归》即是一例。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