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河里曲初姓起源的几个关健问题,也是我们今后调查的重点。
1、提供手抄部分家谱资料的初胜孔、初利孔及初志孔都说初旺是从雀泉汤或雀山汤来的,而根据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推断,初旺源于现在的初家汤。
这是我们今后要考查的重点。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要为历史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所以对此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才行。要想办法详查雀泉汤(也许是口误)或雀山汤特别是初家汤的家谱资料,
阅读:1207次
-
关于全面修订烟台雀山汤(后山、初家汤、河里曲等地)《初氏谱书》的倡议书
烟台市院格庄镇后山、初家汤、夹河、李庄、木浴、于家汤、 朱唐夼村;烟台市姜格庄镇河里曲村,文登市汪疃镇杭上村;威海市初村镇西北道村以及黑、吉、辽等全国各地的本支初氏宗亲:你们好! 2009年初,在中国初姓宗亲家谱研究委员会初智强主任的支持与鼓励下,为了深入探索初姓历史起源,抢救和发掘濒临消失的初家历史文化遗产,我开始通过各种形式广泛收集初姓历史资料并编写修家谱的基础
阅读:1584次
-
2013年4月3日至4日,根据初智强提供的线索我分别对水道和远陵夼这两个村进行初姓历史走访调查,收获很大,特别是在水道村,我用相机拍下初铭忍家有关初氏源于楚的两个重要历史资料。
一、烟台市牟平区水道村两个重要的初姓历史资料
第一个重要历史资料:在初铭
阅读:1540次
-
宗祠,即祠堂也称家庙,是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地方,也是宗族议事、修谱、庆典和娱乐的场所。在封建农耕社会里,它是宗族实力与权威的象征,也是凝聚族人耀祖扬宗的寄托,在血缘性村落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而古老的宗祠能完好保存至今的却非常少,尤其我们初氏宗祠,在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之后已没有完好保存至今的,我们初氏在全国各地的宗祠中保存相对好一点的当属烟台永福园初氏宗祠,其次就是河里曲初氏宗祠,其他的或只剩下部分遗迹或已完全无踪迹了。
阅读:1049次
-
各位本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从各地来到美丽的长春,以特别高兴的心情参加这次初氏聚会活动。我们能有这样的相聚机会,还要感谢初雪峰等本家以及初氏家族-东北网这个平台的牵线搭桥,感谢他们为这次初氏聚会活动所做的一切。
参加这次聚会的本家多数来自东北三省,
阅读:1372次
-
第二次和第三次胶东初氏历史调查笔录
调查目的:一为编修烟台雀山汤世系《初氏谱书》;二为《初氏通谱》再版提供部分基础资料。抢救濒临消失的初氏历史文化遗产,广泛收集(记录或拍照)各地各支系初氏家谱及有关初姓的古籍、古建筑、古碑文、古书画、老照片、故事传说等历史资料,了解各地初姓之间的关系、历史起源及分布状况。
第二次走访调查(2010-3-10):主要记录证据、证言及线索信息。
阅读:1732次
-
依据:1、各地相关宗谱资料;2、初春福(初家村)编制的烟台三村范字对照表;3、莱山区初家村初氏老谱书(民国六年重修)上记载:“与日字同辈的有:宁海州雀山汤村好原、好礼……”“与维字同辈的有:宁海州(县)……雀山汤村……柄(秉)贞”。4、文登《初氏谱书》中上郭家村初氏于清末民初从芝罘原谱(手抄本复印件)摘抄的初家村等地三十九至四十二世(初慧安为1世)部分初姓的名字,对照得来各村范字是慧安公的多少世。
阅读:3606次
-
初氏古碑文:
初慧安于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立碑于烟台芝罘西陀矶岛,碑文有“羽音世考 初姓传宗 上先荆楚 袭受国封 四至八世 老祖初公 清净为质 富贵若空 奇获保寿 安隐南衡 由周时于楚武王之位始 历秦汉代三十之系承 晋时移业江陵 甫盛人丁 迨宋齐梁陈及隋一土 二十一世 古地冢茔 唐初北徙 辽地杏山 立十五世之茔 时至朱粱乱世 晋王讨叛兴兵 耶律氏朔方称帝 惟齐东地境清平 来登州芝罘居业”-摘自<初氏谱书 >(清)初文斌篡修 民国六年(1917)。
阅读:298次
-
兴建初氏总宗祠捐资倡议书
编族谱、建宗祠、修祖墓,是一个宗族最重要的三件大事。
阅读:1676次
-
山东昌邑宗亲组织成员
阅读:399次
-
征集地方联络人
各位本家,大家好!
因家族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家谱收集工作的需要,现征集各地方的联络人
联系人的主要工作如下:
1、积极主动组织、参加当地本家活动
2、收集地方本家的相关家谱资料
3、负责家谱及通讯录的编写与分发组织协调工作
阅读:1066次
-
“初”在湖南是个不常见的姓氏,老家在吉林的初广明却告诉我们,在我国的山东、安徽和东北三省有不少姓初的人,他们还有一个QQ群,用来联络全国各地初姓的人。
阅读:673次
-
内蒙通辽宗亲组织成员
阅读:687次
-
初氏家族经济
辕秀合既是权利体制,又是经济实体。在经济上他相当于现在的企业集团,下设若干子企业。明初,初氏家族除了象社会上一家一户耕种土地之外,辕秀合还利用祭田收入中的剩余部分,从办馃子铺起家,除族上出资外还动员三户出资,共同办铺,购置了模具、案子、油、糖、调料等,制售桃酥、月饼、八件等民间面食食品,同时为周围群众来料加工,即面粉等主料由个人出,辅助调料铺里出
阅读:1258次
-
关于出版《初氏通谱》(第三版)的公告
《初氏通谱》(第三版)于五月印刷完成,现在开始征订。
阅读:685次
-
初氏家族教育
水道初氏家族,历来重视教育,不但强调家教,而且重视儒学。据《水道初氏谱书》记载:第三代初云的儿子有“辱长兄,污兄嫂”的劣迹。“养不教,父之过”,初云因此被族长罚银十钱,除谱。初氏家族按照人丁集资,建造塾舍,统一建立了初氏私塾。在族长的操办下,先生由族长聘请,先生的薪水由读书的学生家长平均负担;先生就餐,由学生家长轮流管饭;学生的书费、桌凳各家自理。先生住在私塾内
阅读:296次
-
吉林延边宗亲组织成员
阅读:292次
-
初氏在水道村排行字
初氏在水道村定居以后,每年都要到烟台祭祖拜宗。为了解决祭祖拜宗所需的费用,初氏家族集资购田百余亩,租给本族或他族人耕种,收取一定租银,作为祭祖的费用。购得的田地属本族人共用,称为“祭田”。祭田收入、祭祖支出,由族长安排专人义务管理。明末清初,因战乱,初氏家族去烟台祭祖拜宗习俗中断。清顺治到乾隆年间,烟台老宗几乎年年派人到水道,督促水道初氏坚持祭祖拜宗习俗。
阅读:709次
-
初彭龄逸事
官宦之家,聪颖学子初彭龄(1749-1825)(莱阳初世能的十一世),字绍祖,号颐园,原籍系莱阳北黄村,1753年(乾隆十八年)迁居即墨市金口镇海堤村。初彭龄(详见《清史稿》列传一百四十二),世代簪缨,官位显赫,是清代中叶闻遐迩的清廷大员。至今,初彭龄及其宗族的佚文轶事,仍在即墨、莱阳一带广为流传。当年的初始宗族堪称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其家资巨富更可想而知。
阅读:10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