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庄园陕北的窑洞四合院

2013年05月20日 | 阅读:1783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常氏庄园

如园林之于苏州,山水之于江南,提及窑洞,能让人们在第一时间想起这个常常被我们遗忘掉的地方——陕北。可以这样说,窑洞是陕北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对于陕北人来说,窑洞的演变史几乎浓缩了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全部历程。由原始形态的石窟让位于投工少、见效快且使用寿命长的土窑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2009年5月初,在陕北众多的窑洞当中,我们走进了米脂县内被誉为陕北“窑洞四合院”的常氏庄园。

窑洞渊源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千多年前,那时人们便开始依黄土凿洞安身。时至今日,窑洞式房屋还广泛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各省、自治区,如陕西、甘肃和宁夏,居住人口达4千多万。

在我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我国人民创造性地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如图1)。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它是建筑在山坡、土塬边缘处,常依山向上呈现数级台阶式分布,下层窑顶为上层前庭,视野开阔。下沉式窑洞则是就地挖一个方形地坑,再在内壁挖窑洞,形成一个地下四合院。

为什么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钟情于窑洞这种居所形式呢?米脂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一是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二,陕北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而且土窑洞挖掘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凉。最后,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地位和价值

陕北窑洞历史悠久。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这种窑洞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时间了。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关于陕北窑洞的演变,近代有很多人曾专门著述。张闻天在《米脂杨家沟调查》,郭冰庐先生在《窑洞风俗文化》等书中对陕北地方窑洞就有细微描述:杨家沟因有钱财修建比较豪华的窑洞式庄院。马氏庄院有多处四合院,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杨家沟的山坡邦梁之间。每一个四合院既互为独立,又可连为一体。主院皆有堂号,诸如中正堂、依仁堂、裕仁堂、迎仁堂等十多个,另有祠堂、学堂,可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是全国罕见的一个村庄。还有姜氏庄院。“癸山丁向”,坐东北向西南,从山脚到山顶分为三个既连通又独立的院落,组成一个大型群体。有涵洞、寨墙、井泉、地窖。大门额题“大夫第”的书房院,也有“明五暗四大厢窑”的主院,还有额题“武魁”的中院,三院自成一体,互相联结。再看常氏庄院。庭院分上下四合院,下院有对称倒厅房及耳房,两偏院,东西为畜圈,碾磨院,前院方石铺地,泄洪排水系统精巧而隐秘。诸如此类记载,在地方志中比比皆是,可见陕北窑洞在考古、文学、生活和建筑领域中占据的地位和价值了。

窑洞四合院

米脂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米脂的窑洞有别于陕北其他县份的窑洞。它高大宏伟,宽敞明亮,规范别致。境内有常氏庄园、马氏庄园、姜氏庄园,它们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窑洞四合院。

2009年5月初,在米脂县文化宫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处高庙山柳树沟北侧的常氏庄园。

据当地志书记载,常氏庄园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常维兴动工兴建,维兴未讫而终,由他的长子常英经管并最后完成。现在的这处庄园是指后来由常维兴的三子、四子继承的窑洞民居院落,而非长子常英、次子常耀和幼子常杰另外的继承之所。其格局为上下两套四合院,气势虽不如姜氏庄园宏大,但更为紧凑对称规范。

大门前沿用块石筑高畔,平台场地约三百多平方米,两端为石拱门洞,沿坡由西而入。进入大门即底园,门两边有对称厅房、耳房,院西门内为石院磨房,院东门内为马厩厕所。由底园拾级而上经二门直抵顶院,正面一线五孔石窑,高门亮窗,穿廊虎抱,正窑两边配双窑小院,主院两侧六孔石窑相对,呈典型“明五暗四六厢窑”式。二门内彩绘装饰古朴典雅,门前两侧影壁水磨砖雕松鹤竹鹿,祥云荟萃。常家庄园富丽堂皇,出入方便,居住得宜。深山沟中有如此窑洞美宅,无疑为黄土地增添亮丽一景。

常遇春的后裔

米脂因米汁如脂而有名,而米脂更是全国典型的石拱窑洞四合院宝库。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出英雄也更出美人。李自成和貂蝉是顺理成章的米脂名片。而关于米脂常氏的传说则更显得神秘。据传米脂常氏为明代开国元勋常遇春之三子常森后裔,袭封昭勇将军。1403年,朱棣篡权称帝,常森携眷至山西临县兔番村,后因看到黄河对的陕北更宜于隐蔽,遂西渡黄河隐居于米脂佳县交界处,易名为“僧”,住永和寺,陕北方音“僧”“森”同音,以谐音志其原名“森”。其长子常岗落户于七甲,次子常强落户于十甲。于今陕北米脂、佳县、子洲、绥德、横山等5县均有常森后裔分布,仅米脂常姓就遍布在八十多个村庄,约3万余人。主要居住村庄有五儿洼、常坪、麻渠、杨(阳)山、高庙山、自家沿等村和其他“常”字打头为名的村落。以常氏庄园为例,它结构严谨,标准规范,宽敞明亮,“三雕”艺术十分精细。

常氏庄园隐藏在黄土高原的腹地,它的设计巧妙在把常字的暗记打了进去,这在陕北地区别无二家。常家祖先是晚清地主,靠土地发家,这与历史有关,但常氏发家后便建造这一精细的窑洞四合院,以“务本敦伦”家训后人。

一个家族的兴衰

常氏庄园中另外两部分未谈到,因为当初更加宏伟的窑洞组合蓝图并未完成。要完整地了解常氏庄园,就必须追溯常氏家族发展和变迁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以及由穷人变财主的发家历程。

米脂五儿洼是高庙山常氏的祖居地,至18世的常祥廷时,家无长物,欠债累累。祥廷为躲债又为谋生,只身走“老山”(延安一带的专称)金盆湾开荒种地,几年下来,居然赶上两头毛驴反复往家运粮食。此时恰遇大旱,二三升米就能买1垧(3亩)地,不但偿还了债务,还买了不少地。于是想在祖居地五儿洼修窑洞。但由于五儿洼诸多事体难以到位,才决定另择村庄。惠家沟、印斗都有自己所购之地,川宽地好,但虑及大沟常有盗贼抢劫,又常有“浮人”(即成群结队“吃大户”者)不时“光顾”,最后决定来高庙山定居。至19世的常步霄时,先买下现成的5孔石窑暂居。到20世的常维兴时,已拥有5千垧(1万5千亩)土地和米脂城、镇川镇的“复胜祥”铺面,这是常氏发家和来高庙山发展的来由。

透过眼前这座饱经风霜的窑洞四合院看过去,我们触摸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

其实陕北窑洞对于我们这些外来者而言,它既是建筑,也是文化。它从远古走来,黄土是它的命脉;它向未来走去,还将生生不息,永世记载。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