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家谱后记

2013年05月16日 | 阅读:280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常氏东侯分支自明初迁巩至今六百余年口头相传曾有族谱传世但未见有实物,后至八零年左右有十五世名宗辰者(现居偃师)回乡祭祖时提供:山西省洹曲县华锋乡有名喜林者(我氏十四世裔)保有我氏族谱有其女名水莲珍藏并自费往返山西数次终将族谱取回系七世泽坤祖咸丰三年理续记载大儒祖以下各支至十三世大儒祖以上标有行七景·凤·文举四代祖此系我氏唯一的现存传世族谱(称七世坤则祖传本)先由拾伍世宗威手抄复制后由时任族长同六聚合族众依此本为据克服重重困难第二次续修至一九九零年(称十三世同六传本)并分抄数本珍藏其后族众感到族大本少查阅不便多有望印之意延至二零零二年在十三世更福十四世新亭主持下由族众共同努力进行第三次续修并制版印发由十七世孟星义务承印

  近年两次续修族谱所撰两篇序文需要说明几点:一、序文二所列常氏先贤实不敢存哗众取宠自我炫耀之心,意在以先贤为楷模,启迪我辈立志报国为民有所建树。二、序文三所指历史时弊是历史的局限丝毫无损先世修谱之功德意在续修族谱要体现时代精神,合乎时代要求有益於社会。三、由于水平所限,加上以十三世同六传本为准。四、由于时代的不同汉字演化,以前所用个别古字,繁体字,现代电脑检索不出者,只好用同音字替代,查阅时请注意。五、封面,版面,装帧设计:序文资料多有不尽人意者,请族人留心指正,留待以后纠正完善。六、家谱虽经多次校对,改正错误实所难免,请族众谅解。七、此次续修将我氏以前保有资料一并印制於族谱后望我辈不断补充完善。

  十三世更福十四世新亭十五世宗炳

  宗殿谨启

  公元二零零二年岁次壬午春正月印

  资料一

  西侯祖茔碑文

  粤稽明代迁民始居茔东西侯村历数传文分脉别各择茔所一支至无息祖有五子兄弟四人世才等仍居故土而寿终拔茔於祖茔之北唯曰孟善迁居偃邑忠义村后即卜葬於偃境一支至大儒祖则移居东侯村而殁后也别茔以葬焉宗同地异愈传愈远及金不叙恐族属日繁而统绪行列未有不混淆而分辨者爰将里居位次名讳胪列於碑阴

  常氏祖茔

  合族同立

  嘉庆四年岁次已未己巳月庚戊日

  资料二

  东侯常湾常氏祖茔碑阴

  载家谱序

  夫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所以昭信记实季本笃亲使后世子孙不敢所忘自也盖支分脉衍系序易淆非笔之於谱将数世以后还茫然不知祖考所自出而相视如秦越焉故家谱作於繁衍之日诚急而作於迁析之时者尤不容缓也我家之元出於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自明太祖迁民我始祖弟兄七人同迁河南一居南阳府唐县一居洛阳司马庄一居偃师义井铺一居偃师西关一居登封县一居巩县西侯村我始祖行七卜居东侯迄今历年久远不知原始祖讳字若何不知始祖之子若孙讳字若何并不知始祖迄今几何世但据先人轴所载首景祖次凤祖次文举祖次大儒祖自景祖至今历代:相传已十余世矣夫当族姓之始欢然一父子也久之而亲者疏疏者远矣知分疆异地系序阙焉甚相视如秦越者势也吾为此惧因笔为家谱谨记其实俾无紊祖考以昭信也异日者我家之子若孙庶各祖其祖虽处异地而按谱以嵇森若雁序譬诸黄河之水千里九曲穿龙门过积坎以达于海其始固同原星宿也油然而孝敬生荡然而礼让椁重本笃亲毋忘所自是则愚之志也失

  后世孙泽坤沐手撰并书

  立碑事泽还际明经管

  资料三

  一:中华常姓源於上古黄帝时代帝有司空臣讳常先从帝征蛮夷治华夏帝奖其功取讳上常字赐为氏立部落居平原先祖系我中华常氏之根及今伍千余年常氏后裔遍布中华根深干正枝繁叶茂先祖德广惠远(中华姓氏源考)

  二:常氏东侯分支源自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大明朝洪武年间我祖弟兄七人同迁河南一居南阳府唐县一居洛阳司马庄一居偃师义井铺一居偃师西关一居登封县一居巩县西侯村上七祖名讳失传但据常氏东侯分支家谱载知我显祖是行七但居葬地未曾详传(据东侯常氏祖茔碑记载据家谱载)

  三:据西侯村常氏祖茔碑记载我行七祖既景凤文举三代祖始居地应是西侯村茔葬地也可能在西侯常氏祖茔历几代未详记望我常氏后代人留心历史资料上续祖根(据西侯常氏祖茔碑记载)

  四:据西侯村常氏祖茔碑云我祖大儒系自西侯村移居原因年代未记考查我常氏东侯常湾祖茔入茔始祖系大儒祖我常氏东侯分支俱系大儒祖后裔(据西侯常氏祖茔碑记载据东侯常氏祖茔史实)

  五:常氏东侯分支尊大儒祖为始祖以下各支派俱在谱记

  六:大儒祖后裔分有三支东门一支居长迁至鄢陵一支居次西门一支行三此次整理谱记未有鄢陵一支待以后补入

  七:谱上所载俱系同根谱上未记非我同宗

  八:再次告诫我氏后代贤明子孙留意西侯村西常氏祖茔地形变动可以搜求出土碑石墓志考祖根续嗣统切:此要 。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