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修武常姓

2013年05月24日 | 阅读:1699次 | 关键词:

      常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0位,在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94位,在修武姓氏人口中排名第16位,有4000多人,是修武的常见姓氏之一,且主要聚居在郇封镇的常庄和周庄乡的张弓铺村。

      常姓源流有四:

      一是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张满《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河南。因此,常姓应该说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二是出自姬姓,以邑为氏,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于前209年为秦所灭。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邑为氏姓常的,史称常姓正宗。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为山东常姓。

      三是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据《姓氏考略》所载:“吴后有常姓”,是为江苏常氏。

      四是出自恒姓,为避讳改姓。北宋真宗名赵恒,古时“恒”“常”义相近,故因避皇帝讳,改恒姓为常。恒姓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主要繁衍于今江苏省东海沿岸一带。二、迁徙分布 常姓发源于今山东西部,最初,常姓是以此地为主要的繁衍中心的。战国末年,常姓主支便繁衍于今河南、河北南部等地,并已散居于大江南北。汉初有一支常姓迁入山西,形成以太原郡为中心的一大望族。同时,山东西部常姓起源地也形成了一大望族。汉末至三国时,常姓有一支迁入四川。魏晋南北朝时,有常姓迁入甘肃。隋唐时,新丰(今陕西临潼)人常衮迁居福建。宋代,常姓已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常姓迁居福建、广东,最后到达云南、贵州等地。至明清,常姓已广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清代以后,又有部分满族人融入常姓。从历代繁衍迁徙情况看,常姓在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甘肃分布最广,江苏、四川、浙江次之。

      当代修武修武常姓人口都是明朝洪洞移民的后代。其中,张弓铺村常姓始祖为常相,明初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来,其后代也有迁往西平县和辉县的,传至民国20年,已历15世,有50户452口人;常庄常姓也是同期迁来,传至民国20年,已历20世,有65户380口人。其中,张弓铺村常姓名人较多。

      常公著,字元章,自号兰石山人,清代修武县张弓铺村人,嘉庆戊午科(1798年)举人。一生喜爱文学,淡泊名利。曾于县北东水寨村东购置数十亩水田,结庐其间,并亲自和僮仆一起插秧灌种。每当秋夏之交,荷风送馥,萤火交飞,蛙声四起,常公著即于此间露坐凉宵,时作集句诗以自遣,颇为悠然自得。又曾游青龙洞,有《青龙洞集句》诗。常公著的文章有韩愈之气盛言宜,而又得欧阳修之神味。诗多集句,闲适自然。其诗文结集为《兰石山房全集》。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