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沙园严氏大宗祠

2014年02月13日 | 作者:百姓通谱网 | 阅读:1212 | 来源: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访沙园严氏大宗祠

访沙园严氏大宗祠

早就听说仙游县盖尾镇除了闻名中外的龙纪寺之外,还有一座颇具规模、规制宏伟、保持明清古建筑风貌的严氏大宗祠就在龙纪寺附近。夏日的一天,尽管七月流火,烈日炎炎,但在这种古老文化召唤下,我们一行不畏酷暑,怀着崇敬的心情驱车前去探访一番。
  大宗祠全称“沙园严氏大宗祠”,位于杉尾、昌山两个行政村之中,创建于明代洪武三年,重修于清乾隆四年,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座北朝南,前为大埕、古戏台,主殿宽五间,进深三座,中设大天井,左右护厝。大门擅设石方一对,柱后设门三个,中堂高悬大匾“严氏宗祠”四字。大门联为“思古贤人朝朝文章伯、见佳子弟代代忠孝家”,把严氏族脉人文都浓缩于此。大门边的的抱鼓石、衍梁均加花卉祥云等多种雕饰,显得古朴大方。上厅供堂设柱四对,厢房二间。祠堂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科学,坚固美观,是莆仙地区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古祠堂之一,是研究明清古建珍贵的实物。
  唐德宗年间,严氏先祖河南光州固始人严辅率族避乱入闽,居福州侯官,为入闽严氏始祖,明洪武三年,严氏河公八世孙恩公迁入盖尾沙园村,披荆斩棘,艰辛创业,蔚成望族。今沙园境的杉尾、昌山两村即有严氏族人一万余人,占莆仙严姓人数一半以上。族群兴旺,人才辈出。
  严氏大宗祠前有一口方圆数亩的古潭,潭深莫测。微风掠过,可见水中鱼儿窜游,悠哉自得。因潭中之水冰清玉洁,波面似镜,因之该潭自古就有“美人照镜”之誉称。
  严氏宗祠背后原为山坡地,左右两边分别为红黑二色土壤,坡上森林茂密,枝藤缠绕。每当雨后,即有黑红两色清泉自山坡潺潺而来,汇聚祠内大天井后注入祠南面的木兰溪,向滔滔东海奔去。而沙园境的严氏后裔亦如这汇入大海的泉流一样,遍布世界各地,繁衍延居海内外。
  据严氏祠堂管委会董事长严春叶介绍,数百年来,沙园严氏子孙一直奉行祖宗“一宫二祠三祖坟“的家训,对先祖留下的昌山宫、严氏祠堂、严氏祖墓进行精心的维护,而祖宗德泽也荫映子孙健康吉祥。据统计,严氏族人多长寿,现今九十岁以上者更是多达二十余人,百岁老人也不稀奇,七、八十岁长者只能算是老前辈里的“年轻人”。
  接受记者采访的严明良老人家,今年90年多岁,脸色红润,声音宏亮,耳不聋、眼不花。严老前辈爱好旅游,退休三十多年,足迹遍及神州各地并多次亲赴浙江桐庐富春江畔拜谒严氏先贤“一江独钓、隐居富春”的历史传奇人物严子陵遗迹,可谓至诚。
  严氏族人注重教育,祠中高悬的“世进士”匾额为明代皇帝嘉封。史上,莆田严姓首登科第者为严淦,明代兴化卫军生,明景泰五年(1455)进士及第。陪同采访的老协会会长严培祥介绍说,沙园严氏学子遍及全国,学成后或出仕或经商,或远赴海外开拓新事业,均有所成,大有作为。民国时期沙园严氏也出过国会议员,目前,也有严氏裔孙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可谓藏龙卧虎、风生水起之宝地。
  严氏宗祠供堂墙壁上三尊严氏先贤肖像,由李耕画院顾问、著名画家、邑人郑少群先生绘画。画中人物慈贤和祥,呈现贤者风范,实为祠中至宝。祠之东侧立着一方清乾隆年间的石碑,记载严氏族人祭祀仪式和族内礼仪程序,实为研究明代莆仙地区民俗风物难得的实物。2005年,经仙游县文联上报福建省文联,严氏宗祠列入《八闽名祠大观》一书。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