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钦政:首富发电受热议 到底揭了谁的遮羞布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截至17日,这篇报道已迅速被各大媒体转载超过86次。于此同时,全国各大媒体做了各种跟进报道与评论。16~17日两天,百度新闻上关于此事的文章超过了900篇;新浪平台上,一些媒体官微所发言及此事的微博,转发和评论均过千,如南方都市报所发已过万,财经网(博客,微博)的也有6000余。舆情之热,可见一斑。而舆论的火力,一开始就集中到了“电网垄断”之上。大家的矛头基本一致:民办低价电,揭了国家电网的遮羞布。
魏桥集团也许并不是第一家自己发电的企业,据统计,截至2011年,单山东一省就有179家企业自建电厂。而能对外输电的,却仅魏桥一家,这还是其与地方政府、国家电网三方博弈的结果。电价高企,成本下不来,再加上为京都议定书,为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一个承诺,时不时还拉拉闸限限电企业自办电厂保证生产,情有可原。问题在于,为什么一个民营企业自用的电厂,其产能可供一方民众共用?其电价低,低在何处?
16日,发改委出来表态了,称这不符合《电力法》,而其价格之所以要比国家电网的低,那是因为没有承担社会责任。诚然,国家电网需要在安全、环保、电网建设等方面付出成本,咱发改委的同志还补充解释,现行的电价里,还包含了三峡建设基金、城市建设等一系列的附加费用。但将抬高电价的理由,归结为社会责任,您这是在说笑话吧?
正如当日下午的广东省的听证会上,听证代表们怒斥:电网员工平均薪金是全省的近两倍,你们一边享受垄断带来的高利润高福利,一边嚷嚷着成本过高亏损,有没有想过从内部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南方都市报》也发了一篇评论《民企肆意压低电价,这还得了?》,通篇反语,极尽嘲讽,文章直斥国企人员冗余,管理混乱,黑暗腐败等不良现象。
随着舆情推进,“魏桥模式”这一新词也正式出炉。人民网(603000,股吧)转载四川新闻网的评论《“魏桥模式”,这个真可以有》时称:尽管魏桥模式在山东取得了成功,但由于需要多个前提条件,魏桥模式被业内认为是局部的个例,难以在全国推广。文中写道:魏桥为中国电力发展建设趟出来的这条新路显得特别珍贵和来之不易。
也许,发改委同志说其成本低是因为未尽社会责任,是事实。不过,它的出现对冲击国企垄断,有现实意义,起码大家都在谈论这件事了。
17日,又有消息称,国家电网已经将魏桥集团招安,双方欲重新联网,实现互利共赢。尽管魏桥方面拒绝透露合作的细节,但知情人士称,这是一个“平起平坐”的合作。尽管艰难,但总算迈出了一步。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舆论的触角开始散开,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开始将整个事件边边角角都挖了起来。因而魏桥集团,以及它背后坐拥数百亿的张士平家族,也被推上舆论浪尖。张士平是谁?其控制下的魏桥集团,何以堪称中国最大也最神秘的家族企业之一?福布斯中文网发文,图文并茂地揭示了张士平家族财富的构成和积累的过程。在过剩的想象力和娱乐至死的精神指导下,网民开始既担心又期待:这么挖下去,张士平和魏桥集团背后,是否会有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