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支氏”的脉络

2013年04月08日 | 阅读:449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一、 支姓主要来源是大月氏族,今天的青海、新疆、甘肃,包括乌兹、宛一带,汉代以前,举国者游牧并以翻译佛经为生,人居散落,人性淳朴,(原先为彪悍种族)是沟通西域与中原的佛教的桥梁和纽带,至汉朝,为西域36国之一。后因战乱,国人迁徙中原以传播佛教经典为生,逐步向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推进,并融入中原的支姓。隋唐以后已经在中原各地散布开来。直到宋代, 原来的月氏人以仍翻译佛经、歌舞、演奏为生。并得到宋王朝的赏识遂有入宫廷以演奏、歌舞为生。北宋末年宋王朝南迁,“元”统治中原,宋宫廷中的“支”姓一族随朝廷南迁,民间也有支姓南迁者,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
二、 此时北方的朋友一定有疑问,燕山以北的,包括东北三省的支性何来来呢,我先放一放,少后有补叙。先谈中原支姓哪里去了?中原支姓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伴随着月氏的迁徙(被匈奴灭,分三支,一去阿富汗、二去伊朗、三去中原,少量沿着草原去了蒙古)。中原的支却安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农耕)所以中原的支是比较富裕的,那么中原支的先辈是谁?可以随便的在网上查到(略)。农耕民族的后代主要是O型血,自己可以检验一下。而大月支是游牧民族为B型血,由于几百年的佛教、佛经的熏陶,大月支人对佛教极其的敏感,天生偏爱佛教,与佛有缘。后人对学习西域文字(梵字)也有天赋。并且他们很喜欢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个字“游”,走到那里都可以安家。
这里我要插进一段不相干的话题,秦汉以前,中国是以道教文化作为统治者统治人民思想的有力武器。而此时佛教文化只在西域部分地区流行,包括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此时并非回教占主要地位)。东汉末年、三国、晋都以道教文化为主。张骞出使西域后佛教开始渗透进来。东晋以后我们便可以看见大量的佛教文化进来了。莫高窟、云岗石窟、到南京的栖霞石窟(建于六朝),这些伟大的功绩,都带有大月支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是大月支使佛文化在中国发扬光大。
三、 唐宋年间,中原大地文人辈出,语言极其发达,与西北少数民族比较起来显得很优越。正因为语言的发达, 歌舞、音乐显现出萎缩。宫廷和民间都需要大批的乐师、舞师、歌师,供他们享乐。(见《中国民乐史》)而这些乐师、舞师、歌师主要来自西域各民族(此时西南的各民族尚过着洞穴生活,音乐也就是锣、鼓、号角等,不能称的上乐器),大月支是西域民族,此时已经被匈奴所灭,散居在西域广大的地区,过去悠闲的游牧生活方式没有了。但民间仍然存有大量的乐师、舞师、歌师。而这些乐师、舞师、歌师又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中原,以歌舞表达他们的精神和情感。其中很多的人在当时的进了宫廷,以演奏为生。《阳关三叠》为唐代歌曲,歌词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抒发了大月支对故乡的怀恋之情,各位可能有疑问了,你怎么肯定《阳关三叠》是大月支后人做的曲子呢?唐朝时期西域很多民族都没有了?有可能是其他民族的遗产啊?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的,只要你稍微观察一下敦煌乐谱《水鼓子》.《飞天与水月观音》。《又曲子》。舞蹈:《妙音琵琶》等等、等等。敦煌这个佛教的产物无处不透视在大月支的民族精神的寄托。现在不难理解宫廷中的艺人为什么会以大月支为主了。
四、 北宋年间,辽、金、西夏等族垂涎中原物产和人文,大举入侵中原,特别是金人曾经一度占据长江以北的大部地区,并将原来的宫廷艺人搜捕到东北三省(燕京以北)以共自己享乐,而稍后的大元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将南宋朝廷的艺人搜捕到了北京,王公大臣竟相攀比在民间大肆搜捕艺人,而这些元人根本就享受不了中原文明,也根本听不动那些有是浓厚中原文化底蕴、并夹带着佛教文化的音乐,史料考证这些人主要来自江、浙,其中以杭州和长江三角洲的昆山人最多,达数万之众。以翻译佛经为主的大月支此时已经演变成了以演奏佛教音乐为主的宫廷艺人、乐师、舞者、他们中的老年人在从宫廷中退出后转向民间。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