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恩平甄氏源流初探

2013年04月08日 | 阅读:1243次 | 关键词: 甄氏

甄舜河祖创业近八百年,走过悠长的艰巨路程,我们的前辈经受朝代兴替,民族纷争和社会的变替转折各种困难考验,开创基业,英才辈出,涌现出不少名流学士、巨富商贾、达官贵人,这是我们甄族祖先和后代的光荣。

据史料稽查及历代族谱转録,目前多方面核实,恩平市聚居舜河祖的后裔现在分布村落:平石镇锦岗村(锦地岗村)、平塘村、深水村、石仔地村、新村塘村、榄坑村、平安村、牛仔颈村、赤基塘村。沙湖镇水楼村、沙湖村。良西镇方田村。江南镇塘上村。东成镇荷木坑村。大田镇牛潭村、下新村。恩城地区羲学村、西门村。总计分居七镇(城区)十八自然村(其间从恩平市迁居外地及省、港、澳、台、海外的亦不少人数)。

公元一九九八年五月,舜河侨刊社常委会拟定《关于编修〈广东甄氏族谱〉(卷二)的意见》,并决定分九册编印各房系族谱。会后各房系宗亲纷纷响应,并积极地付之行动,在短短的几年间已基本完成分房系的族谱续篇出版。正因为有了族谱的延续及再深入作彻底稽查,兹将甄氏宗亲居住恩平市村落、人口、经济等概况记叙一二。

恩平锦地岗村(锦岗村)的甄姓族人,是由台山霞坑房、八世祖越明翁迁来的分支。他生于明永乐三年(乙酉),娶妻汤氏生有一子取名云霖,越明翁卒于己未年五月二十四日,享寿三十有五岁,汤氏因生活所迫乃于明成化己酉年带子迁于恩平锦地岗村至今约五百余年,后由锦地岗村再分迁到平塘村各处,现在锦地岗村(属锦岗村委员会),已分开有石仔地村、深水村、新村、塘村四条自然村有288户,共1949人(包括迁居外地及省、港、澳、台、海外)。

锦地岗村旧貌换新颜。近数年来,海外华侨与港、澳、台同胞及在乡宗亲们为了建设家乡,纷纷慷慨捐款,将村塘坦全面用水泥混凝土铺盖,路也直通325国道。又新建村委会大楼一座,锦岗学校教育大楼二座,还有公用厕所、篮球场等设施。随着文明村建设趋势,石仔地村、新村塘村、深水村也陆续将村容改变,不但村塘坦铺设水泥路面,而且村与村水泥路相通,来往十分方便。农田建设全面机耕,道路畅通直达田间,水利灌溉设施完善,也有防旱抗涝筹措方案。可谓之耕场条件好。村民生活提高,基本实现户户装上电话,富裕户还以摩托车甚至小汽车代步。农闲休息日,唱卡拉OK、打麻将、看电视,处处欢声笑语,呈现一片升平景象。

十一世德耀祖之三子任吉翁,其赋性灵敏,甚喜宾客,善于贻谋,年方十八未及冠而经营创业,首是植果树几百枝,四时果品无不俱备,尤以荔枝为最,每到果熟上市所值得银佰余两,历传数代,其间三遭天灾,及至干隆年间,其果树犹存,正是前人种果,后人得福也。次建房屋在锦地岗村之北(即果园南边),自立村庄,创宅数巷,每巷四座,皆以青石为基,烟砖砌墙,村前开挖大塘一口,当时所养之鱼一年时间,每尾皆重数斤,后至大乱之年,其屋与塘,开始荒废。又在村侧西北,开有一小池,池中又砌一洗浴石级,皆是翁之功绩。

二十四世广治翁,乳名炳卓,生于清宣统三年,岁次辛亥,终于公元1987年,岁次丁卯十一月,享寿七十七岁。公元1940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在广州行辕张发奎部担任秘书参谋。抗日光复后,受权担任接收日军侵略华南总指挥官田中久一投降。抗日时我族五世日丽祖祠在广州被人侵占,他出面斡旋取回,为我族付出很大力量。解放后,往香港从商,公元1985年回乡欢度晚年。其时,目睹锦岗小学教学设备不全,解囊资助,品德高尚,受人敬重。

平塘村是恩平市较大的甄姓村庄,也是甄舜河公子孙聚居恩平最多人数的地方,又是著名的侨乡。据清光绪十五年重修《广东甄氏族谱》记载:霞坑房九世云霖翁十六岁与母汤氏由台山霞坑迁居恩平县(市)先在锦地岗村立宅,后再分迁平塘村等地方,妣张氏生二子,长子朝信翁,妣黄氏无子,次子冈主翁,妣吴氏生四子,长子德辉、次子德耀、三子德彰、四子德胜,从此繁衍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

自十一世起至三十世,开始自立世系字辈:德 邦 儒 纯 隆(叶)/ 经 传 世 守(子)奕 / 道 立 崇 广 厚 / 作 述 尚 贤 良。故与原霞坑房不同(世系不变,字辈区分而已)。平塘村自十一世分房世系:一房德辉、二房德耀、三房德彰、四房德胜、五房德高、六房德举、德实、七房德魁。

鉴此,打开世系图观之,《广东甄氏族谱》卷二第六分册恩平(锦平甄氏家谱):明确了一房德辉、二房德耀、三房德彰、四房德胜是八世越明祖之后裔。五房德高是八世德信祖之后裔(详见清光绪十五年重修《广东甄氏族谱》霞坑房第六十页)。六房德举、德实是六世仁寿祖之裔。七房德魁是六世仁曰祖之裔。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