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饶始祖肇熙公詹氏大宗祠“永思堂”简介
开饶始祖肇熙公,讳上弦,字东潞,号维民,行三五郎。宋明经授五经博士,学传公之第五代孙,是二十郎公(墓在饶平汤溪白水塘)之独子。
肇熙公生于南宋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辛酉),公为人气宇恢宏,识见超越,慎择里以贻大谋,侨寓海阳钱塘 (现饶平钱东镇),复迁饶平白水塘 (饶平汤溪白水塘),最后卜宅弦歌都西瓜园居住(今饶平饶洋镇瓜园寨村)。式扩前烈,佑启后人。子若孙寝昌寝炽,都是公之恩泽。
公之元妣张氏妈十二娘,生百一郎公(必达)百二郎公(必敬),继妣杨氏妈十七娘生百三郎公(必恭)。
百一郎公(必达)生五子:1、国保 2、文亨 3、山甫 4得甫 5、淑文。
百二郎公(必敬)生四子:1、友义 2、友莱 3、友益 4、淑久。
百三郎公(必恭)生三子:1、国兴 2、国待 3、淑惠、
肇熙公一脉源远流长,枝繁叶茂,人丁蕃盛,代有闻人,裔孙分布于今粤东饶平、潮州枫溪、潮安、汕头、澄海、潮阳、潮南、南澳、揭阳、普宁、惠来、揭东、梅州五华、丰顺、大埔、梅县、汕尾、海陆丰,粤西、肇庆、广宁、云浮、云安、罗定,江西定南、余庆、进贤、万载,安徽、广德,广西荔浦、博白,福建东山等县和台湾、四川、贵州及海外各地,人口逾三十万,是中华詹氏人口最多,分布范围最广,浸润于丰厚的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台海文化的重要支系。
明朝天启元年(辛酉),即公元1621年,经众裔孙商议建造以饶平开饶始祖肇熙公为首的詹氏大宗祠,名曰“永思堂”, 坐午山子向兼丙,用甲子甲午分金。历时两年,于天启壬戍年,公元1622年完工,同年阖族首次祭祖。祖祠结构为长方形,门面凹入,祖祠大门,以正楷书法书写"詹氏大宗祠"五个石刻鎏金大字,苍劲有力,凝炼有神,显得格外雄伟、门旁两侧, 书写门联一对,“一脉衣冠开宋代,千秋俎豆配饶山”,旁边矗立着石狮一对。门顶部分,镶嵌着留幅梅、兰、菊、竹木雕图画,刀功娴熟,技艺超群。祠前有一门坪,踏上五级台阶,为一小坪,两侧连着主体建有房间。踏入大门,即见第一口天井,再上,即是第二口天井,因此,中厅的上下,皆为天井了,再上,即为上厅(主厅)。再入,即是土塑麒麟瑞兽,山水风光等八幅图画。整个祠堂墙体,都是青砖砌顶,厅内分成三格,以柱为界,分成左、中、右三部份,以中格最宽。上厅中格栋梁,长十余米,做成泥鳅形体,两头小,中间大,单头直径30公分,中间60公分,画上八卦太极图。大厅栋梁以下,挂着历代裔孙的功勋匾额,如:“金马玉堂”、“至孝神孚”,… …等等,不一而足,蔚为壮观。
大宗祠建成两年后,公之九世孙一槐公贡献墓穴,建立肇熙公墓于三饶河口村卓屋埔。穴名“金龟朝北斗”,坐丙向壬兼子午分金。民间流传,当年三饶以北下雨,站在坟前朝北眺望,九条山泉水浪花滚滚奔涌而来,大有万水朝宗之状,可见这是风水宝地之所在。历经沧桑,时代变迁,墓地受损。在台湾詹姓宗亲总会创会会长詹昭榜的倡导下,众乡贤达贵热心贡献,慷慨解囊,通力合作,一九九二年进行重修,于一九九五年四月建成肇熙公纪念园。肇熙公纪念园面积共10.8亩,至今花木葱葱,蔚为壮观,并定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八日为祭祖日。肇熙公墓地经受世代之变化,经过重建,面目焕然一新。
而詹氏大宗祠也因年久失修,墙倾桁斜。2006年,由乡贤詹益表等人率头,詹作良、詹建怀等众裔孙慷慨解囊,捐资修建。遂成立“整修肇熙公大宗祠筹委会”,与政府协商收回祖祠,并呼吁众多裔孙大力捐资,聘请良师于2007年6月18日开始动工修建,于2010年始告竣工。现宗祠修缮一新,择日于辛卯年五月初六卯时举行晋主庆典。愿我祖上安坐龙位,祖宗幸甚,裔孙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