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诸城臧氏家族

2013年10月21日 | 阅读:376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臧氏

浅探诸城臧氏家族

臧氏就是诸城五大族之一,自四世祖臧惟一中进士始,这个家族逐渐发达,子孙兴盛,数代不衰,为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家族探源

臧姓主要有两种起源:一、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据《中华姓氏源》载,春秋时期鲁孝公子驱封于臧邑,称为臧驱,后代子孙用封邑为姓;二、用祖先字为姓。鲁惠公之子名欣,字子臧,后代子孙遂用臧字为姓。

臧姓形成后,经过迁徙,后来在东海郡发展成望族,称“东海望”,史称“臧氏祖居东,本仁祖义,世代相承”。元末动乱导致明朝初年山东腹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朝廷采取移民政策来扭转这种局面,于是,大量移民来到山东,来自江苏、山西的臧氏也就随之迁徙而来,并在诸城、五莲、莒县等地形成望族,诸城臧氏乃其中一支。

关于诸城臧氏居住地的各种资料的记载比较一致,即明初诸城臧氏从江苏省东海宿迁县迁至诸城琅琊台,后迁居瓦屋庄,又居诸城城里。清康熙《琅琊碑记》云:“吾祖居琅琊台,再乃迁居瓦屋庄,后又迁居于诸城……”,“瓦屋庄”即今天的诸城县瓦屋庄,现在居于此地的主要是惟精(臧惟一三弟)祖后。又据长兴眉锡在康熙《诸城臧氏族谱》序中云:“……即自吾祖僖伯公以后之散处于大江以南,大海以北者之俱可浔源溯委也……”。六世祖新德在康熙年间的谱序中谓:“臧氏之来诸城也,肇基于琅琊台,开创之人以湮乎无闻……”。

相传臧氏先祖三兄弟从东海宿迁县迁居琅琊台时,生活困难,长兄去登州福山县,其他二人留住在琅琊台,相传三世,曾有讳班祖在琅琊台居住,现有九座坟茔留于此。因臧氏前所修的族谱都毁于战乱,现在有记载的臧氏最远祖是二世祖斐,他是明正德十三年(1518)贡生,初任湖广景陵卫经历,后升任直隶真定府定州同知。三世祖节、符、策三人,节祖敕赠文林郎太湖知县,南京兵部右侍郎。四世祖惟一,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赠工部尚书,人称大司空。四世中有祖四人,即惟一、惟几、惟精、惟时,他们均住在诸城城里。

二、望族子孙

诸城臧氏家族的兴盛始自四世祖惟一。自臧惟一中进士始,臧氏渐为显赫门第,族人遍及胶南、诸城等地,人才辈出,数世不衰。

臧惟一的祖父黄斐,字文甫,因其父入赘黄氏,故姓黄。由岁贡为景陵卫经历升任定州同知,解饷京师时,火耗剩余黄金数百两,分毫不取,后调任忻州。

臧惟一,字守中,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三甲一百六十三名进士,复姓臧。先后任宿松和太湖知县、户部主事、吏部稽司员外郎并兼理文选司事务。在吏部任职期间,他恪尽职守,刚正不阿,不受当时把持朝政的首辅张居正的摆布。因此,张居正被弹劾后,许多人都遭罢官,而臧惟一却被赞扬。万历八年,调任大理寺少卿,署理大理寺正卿的事务。万历九年春,升为太仆寺正卿,又调任光禄寺正卿,在任职期间,他力倡节俭,严查虚报费用。后又先后任顺天府尹、河南巡抚、南京兵部侍郎,死后赠工部尚书。臧惟一是臧氏家族中成就最高的人。

臧尔劝,臧惟一次子,字仲声,又字九岩。明万历二十年中三甲一百四十名进士,授户部山西主事,后历任兵部车驾、礼部主客司主事、仪制司员外郎中,后升任陕西潼关兵备副使,又改任提学副使。时年虽二十余岁,但为官老成持重,所荐之士多居要职,秦人称他为“水镜”。后历任陕西潼关兵备右参政、河南颖洲兵备右参政、浙江湖广按祭使、河南右布政使、广东左布政使。他在职期间皆严守清正廉洁的操行,曾自书“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为座右铭。当时明朝西部边境经常受哱拜扰,臧尔劝被特选为右副都御使,巡抚宁夏,他激励将士英勇作战,在贺兰山南麓伏击哱军,被授为兵部侍郎。不久,又荐为尚书,不过任命还未下达,他就告病归乡,在家闲居三年,64岁卒,被追赠为兵部尚书。

臧允德,臧尔劝嗣子。自幼读书,欲以科举考试赢得功名。因其父在宁夏建功给予世荫,按规定可得锦衣百户,圣旨下达,经母亲劝说方才拜受。不久,朝廷准备晋升他为北镇抚,掌管诏狱。北镇抚自魏忠贤掌权后属东厂,允德以“吾岂为中贵人作鹰犬乎”为由,坚持不就。归里后,养亲尽孝,崇祯十五年饥荒,允德出粟在路上煮粥施舍,乡人多赖之不死。晚年开梧桐旧居,每日与诸名士赋诗唱和,书画相酬,年58岁卒。

七世祖臧振荣,即允德孙,二十岁中进士,先后任广东龙川知县和宁夏西路同知,后升任礼部仪别司员外郎,又调至祠祭司,出任建宁知府。他在任上兴水利,裁冗费,革旧俗,多有善政。

后世臧氏子孙比较有成就的是辛亥革命时领导了诸城独立的臧汉臣。臧汉臣,字植堂,号望山,臧氏第十三世孙,清末监生,捐资河南道许县知县,家财雄厚,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慷慨赞助,革命爆发时,领导诸城独立。此外,还有臧松年、臧云衢、臧思堂、臧星望、臧子望、臧坤、臧爱民、臧鲁、臧家鼎、臧健和等,他们作为臧氏子孙在不同时代为社会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为臧氏家族赢得了荣誉,不愧为名门之后,望族子孙。

三、家族兴旺揭秘

诸城臧氏家族是科举世家,要揭开这个家族兴旺的秘密,就要从科举家族形成和兴旺的条件上找原因。科举家族是指那些世代聚族而居,参加科举人数较多,至少取得举人或五贡以上功名的家族。臧氏家族是完全符合这个条件的,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从明万历年间到清道光年间的三百年中,诸城臧氏就有进士5人、举人14人、武举3人、拨贡2人、贡生28人、廪生7人、监生136人、附生77人、官生5人、庠生4人、武生4人、增生5人、秀才多人。

科举家族的形成是家族组织与科举制度紧密结合的产物。

对于参加科举的人来说,家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来源、知识传授、仕途依靠。

参加科举的人整天埋头于科举考试的书籍当中,根本没有时间去从事生产活动,因此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所需要的费用势必要他人承担,家族就正好充当了这个角色,因为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家族的,一般应置有相当数量的田产作为家族的经济来源。所以,通过观察许多家族的兴衰史,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往往不是从第一代就开始兴盛的,而是要经过至少三代的积累,臧氏的兴盛就是始于四世祖臧惟一。据《诸诚县志》载,仁里臧氏是诸城望族,特别是清朝中期经济达到鼎盛时,多人担任官职,有布政使司、儒林郎、文林郎,出仕后各家争先建房买地,立铺号,全村八大家,七十二堂号,福禄永、福禄泰、德顺、玉顺、洪峰、双和、双成、致和、致祥九大号铺,显赫一时。可见,臧氏家族的兴旺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支撑的。

在科举家族中,参加科举者经常是以家族中已考中举人或进士的长辈或同辈为师,虽然有专门的老师,但是,家族中的长辈在知识的传授中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科举家族功名不断的共同经验。臧惟一中进士后,经常教育子孙要勤于学业,其子六人均参加科举,2人中进士,2人是官生,1人是附生,三子尔动不详,其后代子孙秉承先辈遗训,在科举上取得很大成绩,形成望族。科举家族获得知识的途径并不仅是本家族的训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办族学。科举家族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往往会办本家族的族学来教育族人,使尽可能多的族人读书应考,壮大本族势力,这类机构主要有家塾、书室、义塾等,他们往往花重金聘请当时当地的名师硕儒,以提高考试的成功率。臧氏家族中臧惟一时还没有本家族的族学,惟一师从当时的名师邱月林,与另一琅琊望族之后丁惟宁是同门师兄弟,他们同时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中举,又同时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臧惟一以后,随着家族逐渐兴旺,臧氏家族也办起了族学,臧惟一之孙臧允德就自幼读书于家塾,欲以科举考试赢得功名。因此,通过长辈传授或族学教育,为臧氏家族不断注入知识的血液,延续着家族的科举和仕途之路,维持着家族的兴盛。

家族对于科举的第三个作用就是家族中已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长辈对后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可以利用职位的条件举荐族人或在工作上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这也是中国古代经常出现家族政治的原因。血缘与权力的结合必然产生亲情政治,而亲情政治实质上是权力垄断。臧惟一以刚正不阿、清正廉明著称于世,臧惟一任太湖知县时实行德政,使那时被称作“老、大、难”问题的太湖得到了很好的治理,清乾隆《太湖县志》载:“侯(臧惟一)入湖,首谒文庙,进诸弟子讲明道义……侯惟端己以帅人,政尚简静,老成持重,屹然如山,遇事剖决如流,里甲浮费载省殆尽。”臧惟一也教育子孙为官要清正廉明,正直护道。其子臧尔劝年仅二十就继承其父为官持重、不轻浮的品德,所取之士多居要职,被秦人称为“水镜”,他历仕陕西潼关兵备右参政、河南颖洲兵备右参政、浙江湖广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广东左布政使,都严守清操。惟一孙臧允德因其父在宁夏建功给予世荫,按规定可得锦衣百户,但由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功名,所以,经其母劝才接受。朝廷晋升他为北镇抚,他则因北镇抚属魏忠贤掌管的东厂而坚持不就,称不愿为“中贵人作鹰犬”。臧惟一四子尔令、五子尔寿都在明崇祯“壬午之乱”中殉难。可见,臧氏后代都继承了臧惟一恪尽职守、正直卫道的为官作风,使臧氏家族人才辈出,长盛不衰。

当然,家族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盛衰还系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在明朝,科举制是选拨人才的主要制度,朱元璋一立国就非常重视科举,整个明朝立国276年,举行乡试19科,平均3年就一科。清朝若从入关算起,立国268年,举行乡、会试112科,比明朝还多。这也为像臧氏这样的家族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广阔的途径。

四、总结

今天的臧氏子孙虽然许多已经散居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他们仍秉承着臧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和家风。他们身上的族魂让他们时刻铭记着自己是臧氏子孙,并激励自己为社会做贡献。臧氏已成为诸城的一张名片,永远镶在诸城的相册里。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