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期中的游氏家庙祠堂功能

2013年05月28日 | 阅读:3098次 | 关键词:
    核心提示:在上杭县稔田镇,隔着一条汀江支流黄潭河,两岸的化厚村(又叫壩头村)和官田村分别矗立着两大祠堂——立雪堂游氏家庙和李氏大宗祠
 
    立雪堂游氏家庙是使北宋程氏理学南传光大、立雪程门的主要人物游酢后代所立。游氏家庙的规模并不大,却挂满了闽台粤浙赣等地游氏宗亲赠送的匾联。大门口“
游氏家庙”横匾下,是一幅标志着该村游氏源流的对联:“郑国家声远,建阳世泽长”。游氏得姓源于春秋时郑穆公的儿子公子偃,偃字子游,他的孙子游皈以祖父字命氏。游皈的二儿子游吉号子大叔,继名相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此即“郑国家声远”的来历;“建阳世泽长”则明确说明化厚村(壩头)的游氏是建阳游酢的后裔。
  此地游氏明末清初迁居台湾者颇多,我国改革开放后,台湾的游岳勳先生多次偕家人和其他在台宗亲回该地寻根拜祖,捐资数十万元人民币在当地和永定、南靖等游氏宗亲聚居地建祠修谱、修路助教等。
 
  2000年,游岳勳先生等28位游氏台胞与来自广东、浙江等地的游氏宗亲上千人,在此地举行规模宏大的祭祖活动,举行游酢石像安放仪式。游岳勳深情地说:“我们寻根,是为了纪念祖先游酢公,更是借此表达我们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们渴盼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与游氏家庙一河之隔的李氏大宗祠是清道光年间的建筑,其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规模恢宏,古色古香,1996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台湾、香港、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的李氏宗亲同样时常回来寻根祭祖、捐资于教育和修路等公益事业。一条由台胞捐资修建通往李氏大宗祠的路被命名为“回归路”,便寄寓着台湾同胞对祖国故土故人的认同感。
 
  福州仓山区两个祠堂——螺洲镇殿前村的陈氏祠堂和城门镇胪雷村的陈氏祠堂也声名远播。前者因有族人末代帝师陈宝琛和当代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而闻名;后者因有民国海军部长陈绍宽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而闻名。
 
  在这两个陈氏祠堂中,同时都悬挂着迁居台湾的若干宗亲族人的影像或事迹介绍。螺洲陈氏祠堂的同一堵墙上既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家、英烈们的挂像和简介,也有众多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身影。与1947年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枪下的中共福州市委书记陈振先的挂像相近的便是国民党空军少将、蒋介石座机驾驶员、解放后因驾机挑衅大陆而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毙的陈怀。82岁的离休干部、陈振先烈士的老部下陈耀铿先生指着他们的挂像说:“祠堂这里,认的只是祖宗共同的子孙。”这话,道出了祠堂在闽台宗亲族群认同方面的特殊功能。
 
 
  福建各地祠堂的建设主要是民间自发的行为,而且多以老年人热衷于此。这是乡镇村一级大众文化事业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各地基层干部应有意识地引导民众充分利用各乡村的祠堂,将祠堂建设成不影响其庄严肃静穆之氛围的兼有博物馆和图书馆功能、吸引当地民众、策励民众爱乡爱国、奋发向上的重要文化基地。
 
 
  各地的祠堂占地规模虽不等,但其地理位置和周边自然环境一般都是当地最好的。民众出于对祖先的敬仰,祠堂建筑多存护良好或重建一新。这样,如果就地利用祠堂建文化基地,既可不必占用新土地搞基建,又可减轻财政负担,充分其发挥作用。
 
  祠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祭祖拜祖加强族群的团结力、凝聚力,激励后辈晚生向先贤前辈学习,奋发向上。事实上,我省不少地方的一些祠堂通过大量的匾联题柱、图片影像、文字资料等的展出,已经使祠堂具有了某族群史专题博物馆或展览馆甚至图书馆的功能。如化厚村的立雪堂游氏家庙,洁净的庭院中除挂满了追思前贤策励来者的匾联外,还在其间设了玻璃橱柜,摆满了学者们研究游酢的专著和论文集等,来访者可以就地借阅或购买。院内一面墙上整齐挂放着南平游酢宗亲研究会和台北市游氏宗亲会共同编纂的定期出版物《游酢研究》,来访者也可就地取阅或购买。
 
  李氏大宗祠管理委员会也自行编印了大十六开彩印的《李氏大宗祠》画册,图文并茂,另编有小手册《李氏大宗祠文史概观》、《李姓趣闻》、《诗词汇编》等。
 
  胪雷陈氏祠堂规模恢宏,匾联题柱和图片挂像及其文字介绍等琳琅满目;螺洲陈氏宗祠也印制了内容翔实的《螺江陈氏宗祠简介》。
 
  而连城县四堡乡清代雕版印刷博物馆馆址就是原来的祠堂。但它的祠堂功能已经完全消失,除展出不拘于一姓的当地邹、马等在清朝盛极一时的印刷世家的实物和图片外,还展出当地的乡土风情民俗以及学者们近期的研究成果等。
 
 
  目前,在福建已有越来越多的祠堂或多或少具备了博物馆、展览馆甚至图书馆的功能,并在大众公益文化方面发挥作用。其中,螺洲陈氏祠堂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当代螺洲陈氏族人意识到祠堂文化应该与时俱进,增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内容。离休老同志陈耀铿先生捐资6000元给该祠堂,说服族人在祠堂的第一进小院子中立两个尺寸并不巨大但颇为显眼的小石碑,上面分别刻着朱镕基和李岚清致陈岱孙先生的信件贺词;2005年,该祠堂大厅上专门悬挂了“巾帼十杰”的匾联,表彰福建近代第一个女教育家、陈宝琛夫人王眉寿、林觉民烈士的夫人陈意映女士等十位陈门杰出女性。这种对女性一视同仁的意识对原本只重男性的传统祠堂文化是一种革新。对那些经商致富后出巨资回报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的人士,该祠堂也为他们悬挂了“爱国爱乡”的匾联等,这为传统的祠堂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
 
  与陈氏祠堂相毗邻的是“中共福建省委螺洲联络站旧址”纪念室。该室址实际上是陈耀铿先生的家。陈老先生为了缅怀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牺牲的战友们,离休后专门和夫人一起回到家乡自费将这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故居辟为纪念室,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如今此室作为陈氏祠堂的一部分,成了附近中小学青少年文化德育教育的基地。八十多高龄的陈老夫妇时常出入于祠堂和纪念室之间,义务担任青少年和来访游客的讲解员。陈氏祠堂的这些创新之举,使该祠堂的利用率和知名度不断攀升,几乎天天都有人慕名前来观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乡村民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乡村基层领导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规划建设好乡村的大众文化事业。
 
  当前,各地应科学合理利用各地现有的祠堂文化资源,既尊重历史传统,保护发挥好祠堂祭祖拜祖、团结凝聚族人宗亲爱乡爱土爱国的文化整合功能,又充分发挥祠堂在闽台宗亲族群认同方面的特殊功能,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同时,应积极引导支持祠堂发挥博物馆、图书馆的功能,使它成为传播普及先进文化、科学知识的文化场所,使它成为策励后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奋发向上的重要的德育基地和公众文化教育基地。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